電爐安全操作規(guī)程有哪些
篇1
1. 設備檢查:在每次啟動前,需對電爐除塵器進行全面檢查,確保各部件完好無損。
2. 安全操作:運行過程中,遵守操作規(guī)程,防止觸電、燙傷等事故。
3. 清潔維護:定期清理濾袋和灰斗,保持設備清潔暢通。
4. 故障處理:遇到異常情況,立即停機,查明原因,及時排除故障。
5. 檢修保養(yǎng):按制造商建議的周期進行設備檢修,更換磨損部件。
篇2
電爐高壓系統(tǒng)安全操作規(guī)程
一、操作前準備
1. 檢查設備:確保電爐及高壓系統(tǒng)的各部件完好無損,無明顯磨損或損壞。
2. 安全裝備:操作人員應佩戴絕緣手套、絕緣鞋,并使用絕緣工具。
3. 系統(tǒng)檢查:確認電源開關、斷路器、接地線等正常,無異常報警。
二、操作步驟
1. 啟動前:關閉所有無關電源,將電爐調至零功率狀態(tài)。
2. 開啟電源:按照規(guī)程逐步升高電壓,密切觀察儀表讀數。
3. 運行監(jiān)控:運行過程中,定期檢查電流、電壓是否穩(wěn)定,防止超負荷運行。
4. 停止操作:完成工作后,先降低電壓,再切斷電源,最后進行設備清理。
三、維護保養(yǎng)
1. 定期檢查:每月進行一次全面的設備檢查,及時更換磨損部件。
2. 清潔工作:保持設備表面清潔,防止積塵影響絕緣性能。
3. 記錄與報告:詳細記錄每次操作情況,發(fā)現異常立即上報并處理。
篇3
1. 檢查設備:在啟動熱處理電爐前,務必檢查電爐的電源線、控制面板、加熱元件及爐門等關鍵部位是否完好無損。
2. 預熱與升溫:按照設備手冊的指導,正確設置預熱時間和升溫速率,避免過快導致設備損壞或安全事故。
3. 加載工件:確保工件清潔干燥,防止水分引發(fā)爆炸,且放置位置要均勻,不影響熱傳遞。
4. 運行監(jiān)控:運行過程中,定期查看電爐運行狀態(tài),確保溫度控制在設定范圍內,避免超溫。
5. 冷卻與停機:冷卻應逐步進行,不得驟然關閉電源,停機后斷開電源,并做好設備保養(yǎng)。
篇4
壓晶體片用高溫箱式電爐技術安全操作規(guī)程涵蓋了設備的正確使用、維護保養(yǎng)、安全預防措施以及緊急情況下的應對策略。
篇5
箱式電爐操作規(guī)程
箱式電爐是一種廣泛應用的加熱設備,常用于實驗室、工業(yè)生產線的熱處理工藝,如燒結、熔化、退火等。其操作規(guī)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關鍵步驟:
1. 設備檢查:確保電爐電源線無破損,控制面板功能正常,爐膛內無雜物。
2. 溫度設定:依據工藝需求,正確輸入預設溫度,并設置升溫速率。
3. 加載樣品:將處理物品小心放入爐膛,避免碰撞和堆積。
4. 啟動與運行:關閉爐門,啟動電爐,監(jiān)控升溫過程。
5. 運行監(jiān)控:觀察溫度曲線,確保其符合工藝要求。
6. 完成與冷卻:達到預設溫度后,保持恒溫時間,待冷卻至安全溫度后關閉電爐。
7. 清理與維護:定期清理爐膛,檢查電熱元件狀態(tài),確保設備良好運行。
篇6
工頻感應電爐安全操作規(guī)程
工頻感應電爐是一種廣泛應用的金屬熔煉設備,其安全操作規(guī)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設備檢查 在啟動前,必須確保電爐及其附屬設備完好無損,電線連接牢固,無裸露或破損現象。
2. 操作準備 確認操作人員已接受過專業(yè)培訓,熟知電爐操作流程和應急預案,穿戴好防護裝備,如防護眼鏡、手套、耳塞等。
3. 啟動與運行 按照設備手冊逐步開啟電源,預熱電爐,逐步增加輸入功率,直至達到設定工作狀態(tài)。
4. 加料與熔煉 加料時應緩慢、均勻,避免金屬物料直接接觸電極,以防短路。熔煉過程中需密切關注溫度和液面,防止溢出。
5. 運行監(jiān)控 定期檢查電爐運行參數,如電流、電壓、功率等,確保在正常范圍內。
6. 停機與維護 熔煉完成后,應按步驟逐步降低功率,待爐內金屬冷卻后再斷電。定期進行設備維護保養(yǎng),消除潛在隱患。
7. 應急處理 遇到異常情況,如設備故障、火災等,立即啟動應急程序,切斷電源,并及時上報。
篇7
電爐吊兌鐵水安全操作規(guī)程
一、設備準備
1. 確保電爐及其附屬設備(如起重機、鐵水包、測溫儀等)完好無損,符合安全標準。
2. 檢查起重機操作裝置、制動系統(tǒng)及鋼絲繩,確保其功能正常。
3. 鐵水包內壁清潔無渣,容量適中,不超過規(guī)定的最大裝載量。
二、操作流程
1. 接收鐵水:鐵水運輸車到達指定位置后,由專業(yè)人員指揮起重機平穩(wěn)吊起鐵水包。
2. 測量溫度:使用測溫儀測量鐵水溫度,以確定是否適合熔煉。
3. 吊兌鐵水:緩慢、平穩(wěn)地將鐵水包吊至電爐上方,與電爐對接,確保無泄漏風險。
4. 傾倒鐵水:在操作員指令下,控制起重機緩緩傾倒鐵水,直至倒入適量。
5. 完成后處理:關閉鐵水包,重新吊回原位,清理現場,準備下次操作。
三、安全措施
1. 操作人員應穿戴防護服、頭盔、防護眼鏡和手套,防止飛濺物傷害。
2. 工作區(qū)域保持清潔,嚴禁煙火,防止引發(fā)火災。
3. 鐵水包下方應設置接渣盤,以防意外泄漏。
4. 操作過程中,非操作人員應遠離作業(yè)區(qū),避免事故。
篇8
箱式電爐操作規(guī)程
箱式電爐是一種常見的實驗室加熱設備,主要用于材料的燒結、熱處理、熔化、烘干等工藝。其操作規(guī)程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 設備檢查 1.1 確保電爐電源線無損壞,插頭干凈無污漬。 1.2 檢查電爐內部是否清潔,無異物殘留。
2. 開機與預熱 2.1 接通電源,打開電爐開關。 2.2 設置所需的溫度和預熱時間,等待電爐達到設定溫度。
3. 裝載樣品 3.1 使用耐熱工具將樣品放入爐膛內,確保樣品與電爐壁保持適當距離。 3.2 關閉爐門,確保密封良好。
4. 運行過程 4.1 監(jiān)控電爐運行狀態(tài),防止溫度異常波動。 4.2 如需調整溫度,應在安全范圍內緩慢進行。
5. 結束操作 5.1 完成工作后,關閉電爐電源,等待爐膛自然冷卻至室溫。 5.2 打開爐門,取出樣品,清理爐膛。
6. 維護保養(yǎng) 6.1 定期清理電爐內外,防止積灰影響散熱。 6.2 檢查電爐元件,如發(fā)現損壞應及時更換。
篇9
中頻電爐操作工安全操作規(guī)程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 設備檢查:確保電爐、電源線路、冷卻系統(tǒng)等關鍵部件正常無損。
2. 操作程序:遵循正確的啟動、運行、停止及應急處理流程。
3. 安全防護:穿戴適當的防護裝備,如絕緣手套、安全眼鏡和防護鞋。
4. 環(huán)境監(jiān)控:保持工作區(qū)域整潔,防止金屬屑、油污等引發(fā)事故。
5. 應急措施:熟悉火警、電氣故障等緊急情況的應對方法。
篇10
1. 設備檢查:確保感應電爐及其附屬設備完好無損,電氣線路正常。
2. 材料準備:選用合格的金屬原料,清除雜質,避免混入異物。
3. 熔煉操作:控制好加熱速度,防止過熱引發(fā)事故。
4. 安全防護:佩戴防護裝備,設置警戒區(qū)域,避免人員接近。
5. 應急處理:制定應急計劃,熟悉緊急停車及滅火流程。
篇11
電爐操作規(guī)程
一、開機前準備
1. 檢查電爐電源線是否完好無損,接頭是否牢固。
2. 確認電爐內部無異物,爐膛清潔干燥。
3. 檢查電爐控制器的各項參數設置是否正確,如溫度設定、加熱時間等。
二、操作步驟
1. 合上電源開關,啟動電爐。
2. 根據預設程序,逐步調整電爐至所需工作溫度。
3. 在加熱過程中,定期觀察電爐工作狀態(tài),防止過熱或異常升溫。
4. 完成加熱后,按照降溫程序逐步降低溫度,直至關閉電爐。
三、維護與保養(yǎng)
1. 每次使用后,清理電爐內殘留物,保持爐膛清潔。
2. 定期檢查電爐絕緣性能,確保安全運行。
3. 發(fā)現設備異常,應立即停機并報告維修人員。
篇12
電爐澆注工安全操作規(guī)程
一、穿戴防護裝備
1. 工作前,務必佩戴好安全帽,以防高空墜物。
2. 穿著耐高溫的防護服,防止熱液濺傷。
3. 戴防熱手套,保護手部不受高溫傷害。
4. 穿防砸鞋,以應對可能的重物掉落。
5. 必要時,使用護目鏡或面罩,避免熔融金屬飛濺。
二、設備檢查
1. 檢查電爐是否完好,確保無漏電、短路現象。
2. 確認澆注工具如澆包、鐵勺等無破損,固定牢固。
3. 檢查冷卻系統(tǒng)正常運行,防止過熱。
三、操作流程
1. 啟動電爐,預熱至適宜溫度。
2. 當金屬液達到合適溫度后,關閉電源,等待稍許降溫。
3. 使用專用工具將金屬液倒入澆包,避免直接接觸。
4. 緩慢、穩(wěn)定地進行澆注,避免濺出。
四、緊急情況處理
1. 如遇金屬液溢出,立即關閉電源,使用滅火器控制火源。
2. 若有人員受傷,立即啟動應急救援程序,撥打急救電話。
五、工作環(huán)境
1. 保持工作區(qū)域整潔,避免雜物堆積引發(fā)事故。
2. 確保通風良好,減少熱氣和有害氣體積聚。
篇13
中頻感應電爐崗位操作規(guī)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設備檢查與啟動
2. 加料與熔煉
3. 溫度控制與質量檢測
4. 液態(tài)金屬處理
5. 爐體維護與停機
6. 安全操作
篇14
感應電爐熔煉安全操作規(guī)程
感應電爐熔煉是一種高效、環(huán)保的金屬熔煉方法,廣泛應用于冶金、鑄造等行業(yè)。為了確保操作人員的安全及設備的正常運行,制定以下感應電爐熔煉安全操作規(guī)程:
1. 檢查設備:每次熔煉前,務必檢查電爐的電氣線路、冷卻系統(tǒng)、感應線圈等關鍵部件,確認無損壞、老化現象。
2. 熔煉準備:清理爐膛,去除上次熔煉殘留物,確保電爐內無雜物。
3. 裝料:按照規(guī)定的比例和順序裝入金屬原料,避免過滿或偏載。
4. 啟動電爐:接通電源,緩慢提升電流,觀察熔化情況,防止局部過熱。
5. 監(jiān)控溫度:使用紅外測溫儀或熱電偶監(jiān)測熔液溫度,避免超溫導致金屬氧化或飛濺。
6. 操作控制:保持熔煉過程平穩(wěn),避免快速升溫和急停,以防止熔液飛濺或壓力波動。
7. 出鋼:待金屬完全熔化后,緩慢傾倒至模具或保溫爐,注意防止飛濺。
8. 關機維護:熔煉結束后,關閉電源,進行設備清潔和維護,確保下次使用。
9. 應急處理:備好消防器材,一旦發(fā)生異常,立即切斷電源并啟動應急預案。
篇15
箱式電爐安全操作規(guī)程
一、設備準備與檢查
1. 確認電爐電源線完好無損,連接牢固。
2. 檢查電爐內膛是否清潔,無異物殘留。
3. 確保電爐控制器功能正常,顯示屏清晰可見。
二、操作步驟
1. 打開電源開關,預熱電爐至設定溫度。
2. 將實驗樣品放置于耐熱容器內,平穩(wěn)放入電爐內膛。
3. 設置并鎖定所需加熱溫度及時間,啟動加熱程序。
4. 實驗過程中,定期觀察溫度變化,避免超溫。
5. 完成加熱后,關閉加熱源,待爐內溫度自然下降至安全范圍后打開爐門取出樣品。
三、維護與保養(yǎng)
1. 使用后及時清理電爐內外殘留物,保持設備清潔。
2. 定期檢查電爐絕緣性能,確保安全運行。
3. 發(fā)現設備異常應立即停機,并上報維修。
篇16
操作步驟
1. 檢查設備:在開始卸料前,務必檢查電爐和轉爐設備的狀態(tài),包括電源、控制系統(tǒng)、安全防護裝置等,確保其正常運行。
2. 準備熔劑:根據工藝需求,配制好所需的固鈹熔劑,確保其成分準確無誤。
3. 開啟卸料:啟動電爐或轉爐的卸料系統(tǒng),遵循設備操作手冊進行操作,避免強行卸料導致設備損壞。
4. 控制卸料速度:根據熔劑特性和設備性能,控制卸料速度,避免過快引起揚塵或過慢影響生產效率。
5. 監(jiān)控過程:在卸料過程中,密切觀察設備運行情況和熔劑狀態(tài),及時調整操作。
6. 清理現場:卸料完成后,清理殘留的熔劑,保持工作區(qū)域整潔。
7. 記錄操作:詳細記錄每次卸料的過程和結果,以便后續(xù)分析和改進。
篇17
電爐安全操作規(guī)程
一、設備檢查
1. 開工前,確保電爐電源線無破損,插頭完好。
2. 檢查電爐表面是否有雜物,防止短路。
3. 確認電爐溫度控制器正常,顯示屏清晰。
二、操作步驟
1. 插入電源,開啟電爐開關。
2. 根據需求設定溫度,等待預熱至所需溫度。
3. 放置物料,保持物料與電爐壁一定距離。
4. 監(jiān)控電爐運行,避免超溫或低溫運行。
5. 完成工作后,關閉電爐,待冷卻后再斷開電源。
三、維護保養(yǎng)
1. 定期清理電爐內部及周邊積灰,保持清潔。
2. 發(fā)現異常情況,如發(fā)熱不均、異味等,立即停用并報修。
3. 不得用水直接沖洗電爐,以防觸電。
篇18
中頻電爐熱處理工安全技術操作規(guī)程
中頻電爐熱處理工的安全操作規(guī)程旨在保障生產過程中的人員安全及設備正常運行,確保熱處理工藝的精確執(zhí)行。以下是關鍵的操作要點:
1. 設備檢查
- 在啟動前,務必檢查電爐的電氣線路、冷卻系統(tǒng)、感應線圈等關鍵部件是否完好無損。
- 確保所有安全裝置如漏電保護器、過載保護器等處于正常工作狀態(tài)。
2. 操作準備
- 工件應預熱至適當溫度,避免冷熱沖擊導致設備損壞。
- 穿戴好防護裝備,包括耐熱手套、護目鏡、防護鞋等。
3. 啟動與運行
- 按照操作手冊逐步啟動電爐,逐步調整功率,避免電流沖擊。
- 監(jiān)控電爐溫度,確保在設定范圍內。
4. 加熱與保溫
- 工件加熱過程中,應定期觀察工件顏色變化,判斷溫度。
- 保溫階段,保持恒定溫度,防止過熱或欠熱。
5. 冷卻處理
- 根據工藝要求,選擇合適的冷卻方式,如油冷、水冷等。
- 冷卻過程中,密切注意設備和工件狀態(tài),防止爆裂或變形。
6. 停機與保養(yǎng)
- 完成熱處理后,逐步降低電爐功率,待溫度下降到安全范圍后停機。
- 定期進行設備保養(yǎng),清潔感應線圈、檢查冷卻系統(tǒng)等。
篇19
1. 檢查設備:在開始工作前,務必檢查箱式臺式電爐的電源線、控制面板、加熱元件以及爐門是否完好無損。
2. 設定溫度:根據熱處理工藝要求,準確設定電爐的加熱溫度和保溫時間。
3. 加載物料:將待處理物品平穩(wěn)放入爐內,確保不接觸爐壁或加熱元件。
4. 啟動設備:確認所有設置正確后,啟動電爐,開始加熱過程。
5. 監(jiān)控過程:加熱過程中,應定時觀察電爐運行狀態(tài),防止異常發(fā)生。
6. 冷卻處理:完成熱處理后,需按照規(guī)定方式和速度進行冷卻,以保證材料性能。
7. 關閉設備:待電爐完全冷卻后,關閉電源,清理工作區(qū)域。
篇20
電爐安全操作規(guī)程
電爐作為工業(yè)生產中不可或缺的設備,其安全操作至關重要。以下是電爐安全操作的基本規(guī)程:
1. 檢查電爐設備:在啟動前,務必檢查電爐的電源線、控制面板、加熱元件及冷卻系統(tǒng)是否完好無損。
2. 啟動前準備:確保工作區(qū)域清潔,無易燃物靠近,關閉無關電源,并佩戴好必要的個人防護裝備。
3. 操作流程:按照操作手冊步驟開啟電爐,設定合適的溫度和時間,避免超負荷運行。
4. 監(jiān)控運行:電爐運行過程中,定期檢查運行狀態(tài),防止異常發(fā)熱或短路。
5. 停止與關閉:完成工作后,遵循先降溫后斷電的原則,待電爐冷卻至安全溫度后再切斷電源。
6. 維護保養(yǎng):定期進行電爐的清潔和維護,及時更換損壞部件,確保設備性能良好。
篇21
感應電爐操作規(guī)程
感應電爐是一種利用電磁感應原理進行金屬熔煉的設備,廣泛應用于冶金、鑄造等行業(yè)。其主要組成部分包括電源、感應線圈、爐體、冷卻系統(tǒng)及控制系統(tǒng)等。
篇22
1. 電爐啟動前的檢查:
- 檢查電源線路是否完好,無裸露、破損。
- 確認電爐體無損壞,絕緣層完整。
- 檢查控制面板上的開關、按鈕是否正常。
2. 電爐操作流程:
- 接通電源,打開總開關。
- 調整設定溫度,預熱電爐。
- 放置物料,關閉爐門。
- 啟動加熱程序,監(jiān)控溫度變化。
- 完成后,關閉加熱,待冷卻至安全溫度后斷電。
3. 電爐維護保養(yǎng):
- 定期清理電爐內部積灰。
- 檢查電熱元件狀態(tài),及時更換破損部件。
- 確保冷卻系統(tǒng)正常運行。
篇23
1. 設備準備:確保電爐處于良好工作狀態(tài),包括電源連接、控制器校準、安全防護設備檢查。
2. 材料預處理:清除工件表面的油污、銹跡等雜質,以便于熱處理過程的進行。
3. 熱處理程序設定:根據工件材質、尺寸及工藝要求,設定合適的升溫速度、保溫時間和冷卻方式。
4. 工件裝載:將預處理后的工件平穩(wěn)放入電爐內,避免相互碰撞。
5. 進行熱處理:啟動電爐,按照設定程序進行升溫、保溫和冷卻操作。
6. 后處理:熱處理完成后,從電爐中取出工件,進行必要的冷卻和檢查。
篇24
36000kva電爐變壓器安全操作規(guī)程
一、設備概述 36000kva電爐變壓器是大型工業(yè)生產中不可或缺的關鍵設備,主要用于電爐的供電和電壓調節(jié),確保冶煉過程的穩(wěn)定進行。
篇25
中頻電爐操作規(guī)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設備檢查與啟動
2. 材料準備與裝入
3. 爐體操作與溫度控制
4. 過程監(jiān)控與故障處理
5. 關機與維護保養(yǎng)
篇26
中、高頻電爐工安全操作規(guī)程主要包括以下關鍵環(huán)節(jié):
1. 設備檢查與準備
2. 安全操作流程
3. 應急處理措施
4. 維護保養(yǎng)規(guī)定
5. 個人防護裝備使用
6. 現場清潔與整理
篇27
1. 設備準備:確保電爐、原料、冷卻系統(tǒng)、電源及控制系統(tǒng)等設備完好無損。
2. 原料預處理:清理原料表面雜質,按比例混合,確保成分均勻。
3. 熔煉過程:啟動電爐,逐步加入原料,控制溫度和時間,進行熔化和精煉。
4. 出鋼操作:熔煉完成后,將金屬液倒入模具或保溫爐,確保無渣無氣泡。
5. 清理維護:關閉電爐,清理現場,做好設備保養(yǎng)。
篇28
電爐質檢員安全技術操作規(guī)程
電爐質檢員的安全工作至關重要,涉及生產流程的穩(wěn)定和人員的生命安全。以下是電爐質檢員需遵循的操作規(guī)程:
1. 熟悉設備:掌握電爐的構造、功能及操作程序,了解設備的正常運行狀態(tài)和異常情況的識別。
2. 個人防護:佩戴必要的防護裝備,如安全帽、防護眼鏡、絕緣手套和防護鞋,確保人身安全。
3. 檢查設備:每次作業(yè)前,檢查電爐及其附屬設備是否完好,無漏電、破損等情況。
4. 合理操作: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程啟動和關閉電爐,避免短路或過載。
5. 監(jiān)測溫度:定期測量和記錄電爐的工作溫度,確保在安全范圍內。
6. 應急處理:熟悉應急預案,遇到故障能迅速切斷電源,并及時報告。
7. 維護保養(yǎng):參與電爐的日常維護和定期保養(yǎng),確保設備的良好運行狀態(tài)。
8. 記錄與報告:詳細記錄電爐運行狀況,發(fā)現問題及時上報并跟蹤處理結果。
篇29
1. 檢查設備:在啟動電爐前,務必檢查電爐的電源線路、冷卻系統(tǒng)、感應線圈及控制面板是否正常。
2. 預熱與升溫:按照操作手冊逐步預熱電爐,確保設備逐漸升溫,避免驟然加熱導致損壞。
3. 加料操作:使用專用工具將金屬原料均勻放入爐內,避免過量或集中放置。
4. 運行監(jiān)控:運行過程中,持續(xù)觀察電爐溫度、電流和電壓等參數,確保其在安全范圍內。
5. 故障處理:一旦發(fā)現異常,立即停止操作并報告維修人員,切勿自行處理。
6. 關機與清潔:工作結束后,按正確步驟關閉電爐,待其冷卻后進行內部清潔。
篇30
1. 準備工作:確保所有操作人員熟悉電爐出渣流程,并佩戴好個人防護裝備。
2. 檢查設備:在開始出渣前,檢查電爐、渣罐、吊車及其控制系統(tǒng)是否正常運行。
3. 開始出渣:根據工藝要求,控制電爐溫度,緩慢降低電流,使爐內渣液化。
4. 渣罐對接:待渣液穩(wěn)定后,使用吊車將渣罐對準電爐出渣口,確保平穩(wěn)無晃動。
5. 排渣操作:打開電爐出渣口,控制排渣速度,避免濺出。
6. 監(jiān)控過程:出渣過程中,操作人員應持續(xù)觀察渣罐液面及電爐狀況,防止溢出或泄漏。
7. 完成后處理:排渣完畢,關閉出渣口,清理現場,做好渣罐的封閉和運輸準備。
電爐安全操作規(guī)程范文
一、嚴格遵守公司的上下班及公司的著裝管理制度。
二、嚴格執(zhí)行公司的請假制度,杜絕酒后上班。
三、上班必須穿戴公司規(guī)定的勞保用品方可上崗。
四、嚴格杜絕爐上所用材料的標設牌亂拿亂放,必須按標設牌的指定位置放置材料。
五、工作前必須先檢查電爐的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有無泄露,管道是否暢通,看用水是否足量。
六、每天要定期檢查水塔噴淋水池的內存水、電源柜、水箱存水量的多少,并及時補充水。
七、每班觀察水壓表,水溫表及檢查輸水膠管老化程度,檢查分支路閥門接頭處是否有漏點。
八、通電前必須確認各水路都通有水。
九、操縱臺手柄的操作,不得同時扳動兩只手柄。
十、爐子各潤滑點部位定期加潤滑油。
十一、爐子在中斷或停爐時,冷卻水要繼續(xù)通水,在幾小時或通水冷卻爐襯下溫度在100℃以下方可停水。
十二、爐襯搗打必須嚴格按筑爐工點進行搗打。
十三、非專業(yè)人員嚴格杜絕進入電爐高壓觸電用地。
十四、每班必須保持場地清潔、干凈無油污。
十五、嚴禁未經烘烤、帶水爐料進爐,以防爆炸。
十六、加料時(廢鋼)密封容器不允許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