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第1篇 鹽官鎮(zhèn)陳閣老故居導游詞
陳元龍,字廣陵,號乾齋,世稱廣陵相國,亦稱海寧相國,清代相國(宰相)又稱閣老,故其故宅俗呼“陳閣老宅'。下面是為大家?guī)淼柠}官鎮(zhèn)陳閣老故居導游詞,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鹽官鎮(zhèn)陳閣老故居導游詞范文1:
陳閣老本名陳元龍,字陵,號乾齋,清雍正朝太子太傅、文淵閣大學士,宮至宰相,世稱廣陵相國,也稱“陳閣老”。其故居位于浙江省海寧縣鹽官鎮(zhèn)堰瓦坎。這個宅子本是著名學者王國維的先祖、宋朝的王沆所建,當時稱為“王氏園”,有“浙西園林之冠”的美譽。宋葛勝仲游王氏園后有《臨江仙》云: “倦客身同舟不系,輕帆來訪儒仙。春風元已艷陽天。夭桃方散綿,高柳欲飛綿。千古海昌佳絕地,雙鳧暫此留連。通宵娛客破芳尊。蘭亭修禊事,梓澤醉名園。”
明朝時,此宅為太守陳與郊所有,名“隅園”。明晚期陳元龍的曾祖陳與相得此園,至陳元龍拜相后,將它改建擴大,并把大門改為竹扉,又增建了雙清草堂,還移建了筠香館,有皇宮內(nèi)院之氣派。初名“遂初園”,后乾隆皇帝賜名“安瀾園”。清陳卿《安瀾園記》中記載:“庭廣數(shù)畝,寬平如坻,欄俯清流,毅紋渺遠,望隔湖山色,在煙光杏靄之中。夏日荷翠翻風,花紅絢日,雖西湖三十里,無以過之。”可見此園盛況。
提到乾隆和陳閣老,這里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相傳陳閣老本是海寧的一位大鹽商,康熙年間,陳閣老入朝為官,與雍親王一家常有往來。據(jù)說,雍親王和陳閣老兩家夫人同年同月同日分別生了孩子,雍親王讓陳家把孩子抱入王府看看。不料,等孩子再送出來時,陳家的胖小子竟變成了小丫頭。而那胖小子,就是后來的乾隆皇帝。
乾隆的身世一直是個謎,百姓們?yōu)楹螘羞@樣的猜測呢?也許和乾隆下江南有關(guān)。乾隆一生曾六次南巡,其中有四次到海寧,而且每次都駐蹕陳氏家中。乾隆還曾在陳閣老生前的書房內(nèi)揮筆寫就“雙清草堂”四字。有人因此猜測,乾隆是為探訪身世而來的,當他得知身世后,寫下“雙清”,寄寓“雙親”。這些猜測未免牽強附會,但乾隆皇帝四次幸駕“安瀾園”卻是無爭的事實,難怪袁枚也做詩感嘆:
百畝池塘十畝花,擎天老樹綠槎材。
調(diào)羹梅也如松古,想見三朝宰相家。
據(jù)說陳閣老死時,乾隆曾親賜祭葬文。但祭葬文宣讀之后,卻沒有依照慣例鐫刻成墓碣,而是當場被焚燒于墓前。這一異常的舉動曾引起人們的推測,有人認為或許祭文中有難言之隱,不便公開于世罷了。正因為種種傳言,以致陳閣老及其故居成了后人們議論的焦點。如今斯人已去,徒留懸念。雖然它是個永遠無法解開的千古之謎,但人們的興趣并未因此而有所減退。就算只能在“安瀾園”中默默地憑吊,默默地猜想,也是一種很美的享受。
鹽官鎮(zhèn)陳閣老故居導游詞范文2:
鹽官鎮(zhèn)與清朝王室們有一層斬不斷理還亂的關(guān)系。
我們乘汽車一駛進海寧,沿途便看到“乾隆故里,觀潮勝地”的巨幅大字,觀潮勝地是貨真價實,而乾隆故里卻是大有文章在內(nèi)。
眾所周知,乾隆皇帝是雍正皇帝的親生兒子,無論是《清史稿》還是皇家的玉諜上都有明文記載,可是有時歷史也會開個不大不小的玩笑,制造出了雍親王與海寧鹽官鎮(zhèn)陳閣老調(diào)換兒女的故事。
傳說雍親王胤禛早年無子,后生下一個女兒,恰巧此時朝臣海寧陳閣老生下了一個兒子,兩個孩子同年同月同日出生,在為無子繼承王位的憂慮中,雍親王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調(diào)包計。以慶賀兩個孩子周歲為名,把陳閣老及其家眷騙進了府中,乘機用女兒換走了陳閣老的兒子,陳閣老明知中計卻敢怒不敢言,吃了啞巴虧以后,只好把女孩送回鹽官鎮(zhèn)撫養(yǎng),而兒子從此永遠留在了雍王府,男孩長大后做了清朝入關(guān)后的第四位皇帝,他就是清高宗乾隆。這個故事由于在民間流傳甚廣,影響很大,后又被香港作家金庸先生寫進了《書劍恩仇錄》中,因此以訛傳訛,海寧人便把鹽官鎮(zhèn)當做了乾隆故里。其實乾隆的身世非常清楚,他出生后“洗三”的金盆今天還在雍和宮內(nèi)供人參觀,哪里會有如此的調(diào)包計呀!
幾百年來,在坊間偷偷流傳,大量文學作品也以此故事為藍本,延伸出各場精彩好戲。
在鹽官,幾乎人人都能講一口好故事,繪聲繪色地向您描述雍正是如何偷龍轉(zhuǎn)鳳,掉包自己與陳閣老的兒女的,鹽官人深信不疑:乾隆的生父正是這位清代大學士陳元龍陳閣老。
關(guān)于乾隆的身世之謎,鹽官坊間傳說是這樣的:
康熙皇帝的兒子們?yōu)榱藸帄Z皇位,是個個絞盡腦汁、用盡手段。其中又以四子胤禛(即后來的雍正皇帝)野心最大。由于康熙傳位時年數(shù)已高,所以挑選接班人時既看兒子,更要看孫子,而雍正的三個兒子,沒有一個得到康熙的喜愛。此時,雍正最寵愛的熹妃鈕鈷祿氏再次臨盆,與陳元龍妻同時生產(chǎn)。鈕鈷祿氏產(chǎn)下一女,陳氏則誕下兒子。雍正聞訊讓陳元龍抱著兒子前來,問陳元龍:“你得的是龍還是鳳?” 陳元龍自知不可回答是“龍”,便沉默以對。雍正大怒,呵斥:“難道你得的是龍么?” 陳元龍大驚,急忙否認。雍正大笑,“不是龍,那么就是鳳嘍。”于是,陳元龍的兒子變成了女兒,也從此守口如瓶,再無人知。那一塊奇特的九龍匾,莫非就是給陳家的一點安慰?
陳元龍的陳閣老宅位于古城里最具特色的一條老街上。來到陳閣老宅,在門口便被來了個下馬威,門檻竟高達一米,甚至比海神廟的門檻還要高。據(jù)說當年乾隆南巡到海寧,幸臨陳家,詢問陳元龍家事。等他跨出正中竹扉門時,命把門封了,對陳元龍說:“以后除非天子臨幸,此門不得輕易開啟。”
乾隆一生中曾四次南巡,每次都入住海寧陳家安瀾園,同時命畫師將園狀繪圖帶回宮中,將圓明園中的四宜書屋景點略加改造,亦命名為安瀾園。
安瀾園如今已經(jīng)不復存在,只有一塊幸存的石碑“漾月”保留下來,當?shù)厝朔Q隱喻“養(yǎng)育”。而陳家的一座三開間廳得乾隆御賜為“雙清草堂”,諧音“雙親草堂”。
“雙清草堂”往南,拐角處有一座十分隱蔽的閣樓,據(jù)說這座閣樓便是當年與乾隆掉包的公主“九小姐”生活的地方。“九小姐”在陳家生活了20xx年后嫁于江蘇常熟的世族大家。
從此,閣樓常年緊閉,掩蓋在一棵茂密的羅漢松下,多少秘密,就這樣隨著年月悄無聲息地流逝。
鹽官鎮(zhèn)陳閣老故居導游詞范文3:
即清代太子太傅、文淵閣大學士、禮部尚書轉(zhuǎn)工部尚書陳元龍
陳元龍,字廣陵,號乾齋,世稱廣陵相國,亦稱海寧相國,清代相國(宰相)又稱閣老,故其故宅俗呼“陳閣老宅'。 陳元龍(1652—1736)字廣陵,號乾齋,浙江海寧人,清朝大臣。康熙二十四年一甲二名進士,授編修,直南書房。郭琇劾高士奇,辭連元龍,謂與士奇結(jié)為叔侄,招納賄賂,命與士奇等并休致。語互詳士奇?zhèn)?。元龍奏辯,謂:“臣宗本出自高,譜牒炳然。若果臣交結(jié)士奇,何以士奇反稱臣為叔?”事得白,命復任。累遷侍讀學士。元龍工書,為圣祖所賞,嘗命就御前作書,深被獎許。上御便殿書賜內(nèi)直翰林,諭曰:“爾等家中各有堂名,不妨自言,當書以賜。”元龍奏臣父之闿年逾八十,家有愛日堂,御書榜賜之。四十二年,再遷詹事。以父病乞養(yǎng)歸,賜葠。時正編賦匯,令攜歸校對增益。上南巡,元龍迎謁,御書榜賜之闿及元龍母陸。之闿卒,喪終,召元龍授翰林院掌院學士。
五十年,遷吏部侍郎。授廣西巡撫。值廣東歲歉,廣西米價高,元龍遣官詣湖南采米平糶。五十四年,修筑興安陡河閘,護兩廣運道。并於省城擴養(yǎng)濟院,立義學,創(chuàng)育嬰堂,建倉貯谷。五十七年,擢工部尚書。六十年,調(diào)禮部。
世宗即位,命守護景陵。七年,與左都御史尹泰同授額外大學士,尋授文淵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元龍在廣西,請開例民捐谷得入監(jiān)。李紱為巡撫,請以捐谷為開墾費。上責其借名支銷,命元龍詣廣西清理。紱旋奏:“元龍分得羨馀十一萬有奇,除在廣西捐公費九萬,又助軍需十萬。今倉谷尚有虧空,應令分償。”及授大學士,命免之。十一年,以老乞休,加太子太傅致仕,令其子編修邦直歸侍養(yǎng)。行日,賜酒膳,令六部滿、漢堂官餞送,沿途將吏送迎。
乾隆元年,命在籍食俸。尋卒,賜祭葬,謚文簡。
第2篇 海寧市鹽官鎮(zhèn)導游詞
海寧鹽官鎮(zhèn)導游詞
中國浙江鹽官是中國唯一的潮鄉(xiāng)。它位于中國長江三角洲南端,緊臨著上海、杭州、蘇州等大中城市,處在中國華東金三角——滬蘇杭的中心,是錢塘江入??诘难屎恚阱X塘江大橋通車前,這里一直是兩浙的交通孔道,是重要物資集散地,城市經(jīng)濟自古繁榮。在2200年前的中國西漢時期,這塊土地的領(lǐng)主吳王劉濞就利用錢塘江通海的便利,制造食鹽來牟利。為了有力地管理鹽務,在這里設(shè)置專門的官員——鹽官,后來將官名當作地名,把這塊土地命名為“鹽官”。地理位置優(yōu)越、經(jīng)濟發(fā)達的鹽官,歷史上也曾經(jīng)叫作“海寧”,就是希望“大海安寧”的意思,它不僅是觀賞天下奇觀海寧潮的最佳地點,還是一個充滿了皇家氣息的、擁有輝煌歷史的文化古城。
鹽官,二千多年的歷史古城。她,因“海寧潮”而聞名中外。宋朝的詩人蘇軾即興寫下的“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二句話,如今似乎成了撰寫觀潮文章經(jīng)典的引用句。這無疑吊起了游客的胃口,引得中外游客接踵而來。鹽官自古一來人才輩出,遠的不說,以明清二代而言,“海寧陳家”家學淵源造就了“一門三閣老、六部五尚書”而名震朝野。海寧籍作家金庸在《書劍恩仇錄》中寫陳閣老之子被皇上的公主調(diào)包的故事,雖無考證卻真假難辨,再說乾隆六次下江南,四次來鹽官住進了閣老的私家花園——安瀾園,還為閣老府邸一間靠著湖石、花木的小屋御賜“雙清草堂”,這難道不是雙親的諧音?于是乾隆來此尋生父之說便在坊間傳得沸沸揚揚,一直流傳至今,成為坊間津津樂道的話題。陳閣老的府邸外貌并不顯赫,進門即為轎廳,舉目望去即感到一派皇家之氣迎面而來,漫步筠香館、雙清草堂、寶硯齋、戲臺、回廊更是氣勢非凡……
鹽官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處。海神廟為其中之一,該廟始建于1730年,由雍正親諭,委派朝廷要員督工敕建,仿故宮太和殿建成。廟前石坊、石獅及大殿四周護欄都是漢白玉精琢成,殿內(nèi)裝飾更是仿照皇帝內(nèi)廷圖案繪制,莊嚴而神秘,故有“江南紫禁城”之稱。
鹽官這座小鎮(zhèn),近現(xiàn)代出了無數(shù)杰出名人,留法歸來投奔延安的作家陳學昭、著名的音樂家劉質(zhì)平、畫家杭稚英、李慕白、“西冷印社”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周承德、收藏家錢鏡塘等不下數(shù)十位,其中最出彩的當數(shù)享譽國籍的大學者王國維。王國維的故居在城西,粉墻黛瓦,屋前有王國維大理石雕像,造型簡潔、線條流暢,一位治學嚴謹又不張揚的學者神態(tài)刻劃十分神似精到,非雕塑高手莫能為也。
歷史沿革
海寧鹽官鎮(zhèn)是個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鎮(zhèn),早在我國的漢代便開始曬鹽制鹽,因此得名鹽官鎮(zhèn)。唐宣宗大中年間,(847年—859年)李忱在坐了十四年皇帝后,終于看破了世間的滾滾紅塵,自愿放棄了錦衣玉食的皇位,甘愿來在鹽官鎮(zhèn)削發(fā)為僧,他圓寂后的靈塔至今還在鹽官鎮(zhèn)上屹立。
當中國歷史走進清王朝統(tǒng)治時期,海寧鹽官鎮(zhèn)與清朝王室們又有了一層斬不斷理還亂的關(guān)系。乘汽車一駛進海寧沿途便可以看到“乾隆故里,觀潮勝地”的巨幅大字,觀潮勝地貨真價實,而乾隆故里卻是大有文章在內(nèi)的。眾所周知,乾隆皇帝是雍正皇帝的親生兒子,無論是《清史稿》還是皇家的玉諜上都有明文記載,可是有時歷史也會開個不大不小的玩笑,制造出了雍親王與海寧鹽官鎮(zhèn)陳閣老調(diào)換兒女的故事。傳說雍親王胤禛早年無子,后生下一個女兒,恰巧此時朝臣海寧陳閣老生下了一個兒子,兩個孩子同年同月同日出生,在為無子繼承王位的憂慮中,雍親王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調(diào)包計。以慶賀兩個孩子周歲為名,把陳閣老及其家眷騙進了府中,乘機用女兒換走了陳閣老的兒子,陳閣老明知中計卻敢怒不敢言,吃了啞巴虧以后,只好把女孩送回鹽官鎮(zhèn)撫養(yǎng),而兒子從此永遠留在了雍王府(即今天北京的雍和宮),男孩長大后做了清朝入關(guān)后的第四位皇帝,他就是清高宗乾隆。這個故事由于在民間流傳甚廣,影響很大,后又被香港作家金庸先生寫進了《書劍恩仇錄》中,因此以訛傳訛,海寧人便把鹽官鎮(zhèn)當做了乾隆故里。其實乾隆的身世非常清楚,他出生后“洗三”的金盆今天還在雍和宮內(nèi)供人參觀,哪里會有如此的調(diào)包計呀!
在海寧鹽官鎮(zhèn)還有一座建筑與清王室有關(guān),它就是海神廟。離觀潮公園三百米遠的地方,面向錢塘江,有一座似廟非廟,似宮非宮的建筑,據(jù)說當年這里只供一位海神,可廟宇軒昂,建筑恢宏,金磚鋪地,金碧輝煌,它建于清雍正十年六月一日,有其弟果親王允禮親手書寫的碑文。原來雍正皇帝繼位以后,誅殺了反對他的弟兄多人,當皇帝時間越久越感到內(nèi)疚和自責,為了安撫那些被屈死的鬼魂,借錢塘江平時每天兩潮的諧音,讓那些死去的弟兄們也能日日上朝,特撥庫銀百萬兩,建起了這座海神廟,實際上它是雍正皇帝贖罪的地方。
名人文化
海寧鹽官鎮(zhèn)不僅是觀潮勝地,更是名人薈萃的地方,當代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就生于斯長于斯。王國維一生研究中國文學與歷史,著有《人間詞話》一書,他把人生和詩詞的三種境界概括為:“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薄耙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夢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彼麖纳虾5奖本┮院螅吻迦A大學教授,也曾到清宮為廢帝溥儀講書說經(jīng),成了一位帝師。1927年6月2日,他在頤和園內(nèi)的魚藻軒投昆明湖自殺而亡,對于他的死因至今仍是眾說紛紛,有人說他是因為廢帝溥儀被趕出了清宮,他用一死表示對清廷的支持,另一種說法是與兒女親家羅振玉,因被竊取了甲骨文的研究成果而自盡,他的死是千古之謎。
海寧鹽官鎮(zhèn)還是中國著名詩人徐志摩和香港著名作家金庸先生的故里,徐志摩雖然早已辭世半個多世紀了,但他的《再別康橋》和陸小曼的愛情故事,仍為人們津津樂道。
浙江海寧鹽官鎮(zhèn)還有個值得提及一筆的事,那就是洪憲皇帝袁世凱在做八十三天皇帝夢時,他的內(nèi)閣總理唐紹儀曾提議把國都從北京遷到海寧鹽官鎮(zhèn),這種偏安一隅的做法,當然遭到了國人的反對,但卻從這里可以看到鹽官鎮(zhèn)不愧為江南沿海第一鎮(zhèn)。
行政區(qū)劃
截至xxxx年,鹽官鎮(zhèn)全鎮(zhèn)總面積為56.02平方公里,轄17個行政村、4個社區(qū),總?cè)丝?萬人。xxxx年鹽官鎮(zhèn)鎮(zhèn)生產(chǎn)總值31.10億元,工農(nóng)業(yè)總產(chǎn)值73.82億元,外貿(mào)出口15181萬美元,利稅1.76億元,財政總收入2.71億元,農(nóng)民人均純收入20329元。
經(jīng)濟發(fā)展
近年來,鹽官鎮(zhèn)以建設(shè)“實力鹽官、科技鹽官、生態(tài)鹽官、旅游鹽官”的奮斗目標,經(jīng)濟和社會各項事業(yè)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先后被命名為浙江省中心鎮(zhèn)、浙江省歷史文化名鎮(zhèn)、浙江省衛(wèi)生鎮(zhèn)、浙江省綠色小城鎮(zhèn)、浙江省教育強鎮(zhèn)、浙江省體育強鎮(zhèn)、浙江省生態(tài)鎮(zhèn)、嘉興市文明鎮(zhèn)。
全鎮(zhèn)產(chǎn)業(yè)優(yōu)勢明顯,工業(yè)上以海寧高新技術(shù)產(chǎn)業(yè)區(qū)和鹽官五金機電產(chǎn)業(yè)區(qū)以及海寧電鍍專業(yè)加工區(qū)組成的特色工業(yè)功能區(qū)為依托,形成了以電子信息和五金機電兩大主導產(chǎn)業(yè)為支柱,軟磁、五金、機電、化工、電鍍、服裝、紡織共同發(fā)展的產(chǎn)業(yè)格局,是國家火炬計劃軟磁材料產(chǎn)業(yè)基地和家具(建筑)小五金生產(chǎn)基地,xxxx年被確定為國家(嘉興)機電產(chǎn)業(yè)園海寧磁性材料產(chǎn)業(yè)區(qū)。
農(nóng)業(yè)上形成了以大棚蔬菜和行道樹苗木生產(chǎn)為主導,蠶桑、水稻、畜禽養(yǎng)殖共同發(fā)展,蔬菜種植面積達2000多畝,綠化苗木面積達1.5萬畝,“鹽官”牌蔬菜、“郭溪”牌苗木遠近聞名。近年來被授予海寧市“千畝無公害蔬菜示范區(qū)”、嘉興市“優(yōu)質(zhì)農(nóng)產(chǎn)品”、省林業(yè)系統(tǒng)“行道樹苗木之鄉(xiāng)”、國家林業(yè)系統(tǒng)“全國特色種苗基地”等稱號,著名的“九里桑園”即出自鹽官。
考證民間換子乾隆傳說
乾隆皇帝,姓愛新覺羅,名弘歷,是清王朝定鼎中原后的第四位皇帝。他在位六十年,勵精圖治,出現(xiàn)了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的“康乾盛世”。
在民間,乾隆皇帝的身世被人傳得十分離奇,傳說他是海寧陳家的兒子……
離奇?zhèn)髡f
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十三日,雍親王府里一片歡笑,這一天家里又添了一個小孩。同一天,海寧陳家也添了一個小孩。這海寧陳家指的是浙江海寧的陳世倌家,人們俗稱他為陳閣老,在康熙年間曾入朝為官,并且和當時的皇四子雍親王胤禛的關(guān)系十分密切。當時,雍親王妃和陳世倌的夫人都懷有身孕。不久,兩家先后生了孩子,雍親王生了一個女孩,而陳家生了一個男孩。過了幾天,雍親王讓陳家把男孩抱入王府看看。王命難違,陳家只好把孩子送進王府??傻群⒆釉偎统鰜頃r,陳家的胖小子竟變成了一個小丫頭。久在官場的陳閣老意識到此事性命攸關(guān),不敢聲張,不久就辭官帶著全家回原籍去了。而那個被換入王府的男孩,就是后來的乾隆皇帝。 隨著這個傳說的廣泛流傳,乾隆帝六次南巡甚至被說成是為了探望自己的親生父母。而那個雍正換出去的女兒,長大后嫁給了大學士蔣廷錫的兒子蔣溥。蔣家是江蘇常熟的大姓,雍正之女所住的那棟樓被后人稱為“公主樓”。
中國歷來就有俗文化壓倒嚴肅文化,演義小說埋沒正史的傳統(tǒng)。乾隆為海寧陳家之子的傳聞不斷被吸收到文藝作品中。1925年,上海出版了鴛鴦蝴蝶派大家許嘯天的一部《清宮十三朝演義》。書中說:乾隆原來是海寧陳閣老的兒子,被雍正用調(diào)包之計換了來。乾隆長大后,從乳母嘴里得知此事,便借南巡之名,去海寧探望親生父母。因陳閣老夫婦早已去世,乾隆只好到陳氏夫婦的墓前,用黃幔遮著,行了做兒子的大禮。 近些年,乾隆是海寧陳家之子的傳聞仍連續(xù)不斷地進入到文藝作品中,其中最有影響的就是金庸先生的《書劍恩仇錄》。金庸是浙江海寧人,從小便聽說乾隆是海寧陳家之子的傳聞,因此《書劍恩仇錄》緊緊圍繞乾隆身世這條線索展開。不但如此,金庸還在書中杜撰了陳世倌的三公子,也就是乾隆的親弟弟陳家洛。他在于萬亭去世以后繼任紅花會總舵主,共同成就恢復漢家天下的宏業(yè);而熱戀陳家洛的香香公主則犧牲了自己的愛情,身侍乾隆,欲助陳家洛一臂之力,不幸失敗自刎,葬于“香?!薄?/p>
金庸先生在這部小說的后記中老老實實地告訴廣大的讀者,“陳家洛這個人物是我的杜撰”,同時他還聲明,“歷史學家孟森做過考據(jù),認為乾隆是海寧陳家之子的傳說靠不住”。
史家考證
一般來說,凡是有影響的傳聞逸事,不管它怪誕荒唐到何種地步,總是有某種合理性和或多或少的歷史原因。
那么,乾隆是海寧陳家之子這種說法,又有什么根據(jù)呢?
首先,乾隆在位六十年中曾六次南巡,其中四次到海寧,而且每次都住在陳閣老家的私園——隅園中,并將“隅園”改為“安瀾園”。 其次,海寧陳家有清帝御賜的兩塊名曰“愛日堂”和“春暉堂”的堂匾。“愛日”也好,“春暉”也好,用的都是唐代詩人孟郊《游子吟》一詩的典故。乾隆若不是陳家的兒子,談得上報答父母如春暉一般的深情嗎?
再次,乾隆的父親胤禛為皇子時,生育不繁。由于當時皇太子兩次被廢,儲位遲遲未定。出于爭儲的目的,胤禛有可能不擇手段地將女兒“調(diào)包”成兒子。以至于以后出現(xiàn)了這樣一種說法,雍正之所以能登上皇位,是因為康熙皇帝看到了胤禛的兒子弘歷(即后來的乾隆)頗有英雄氣概,有一代雄主之氣象,于是為了讓弘歷以后繼位,就把皇位傳給了胤禛。
第四,那個被換走的雍正的女兒由陳家?guī)Щ睾?,長大后嫁給了當朝重臣、大學士蔣廷錫之子蔣溥。蔣溥也甚得皇上恩寵,官至大學士。當?shù)厝怂鞂⑹Y氏夫人所居之樓稱為“公主樓”。
最后,在清一代,海寧陳家科名最盛,名相迭出,寵榮無比。據(jù)傳,當年陳崇禮科舉及第之后蒙道光帝召對,得知他是陳世倌的后人,道光帝微微一笑說:“汝固海寧陳家也?!辈痪?,陳崇禮即被擢升為鹽運使。若無雍正、乾隆和海寧陳家的這層關(guān)系,陳崇禮怎會受到如此眷顧? 更有野史傳說,乾隆自知自己不是滿族人,因此在宮中常常穿漢服,還問身邊的侍從自己是否像漢人。一位老臣趕緊跪下說:“對漢人來說,皇上確實像漢人;對滿人來說,則不像?!鼻÷牶蠛芫脹]有說話,而且此后也不再提起此事。
對于上述說法,金庸先生提到的那位歷史學家孟森先生分別援引史實加以批駁。首先,來看一下海寧陳氏家族的歷史。海寧陳氏的先世為北方渤海高氏,后南遷到江南地區(qū)。陳家的真正發(fā)達在萬歷年間,其中,陳元成這一支,與傳聞中的“海寧陳家”關(guān)系最大。陳元成之孫陳詵官至刑部尚書。陳詵之子陳世倌在雍正當朝時已歷任巡撫,至乾隆六年以工部尚書授文淵閣大學士。他就是金庸在小說中所寫的乾隆生父。
陳世倌的侄子陳用敷官至巡撫,那已是乾隆中期以后的事了。據(jù)此,孟森先生明確指出,海寧陳家仕宦之盛,發(fā)端于明朝末年,到康熙和雍正時達到了頂峰。乾隆即位之前,陳氏為相者多已謝世,陳世倌尚存,卻并未得到乾隆皇帝的格外關(guān)照。乾隆六年(1741)升任內(nèi)閣大學士的陳世倌,不久因起草諭旨出錯被革職。不僅如此,乾隆皇帝還當面斥責他“無參贊之能,多卑瑣之節(jié),綸扉重地,實不稱職”。如此不留情面的呵斥,就是很普通的前朝老臣也很少受到,更不用說是傳聞中皇帝的生父了。
關(guān)于陳家的兩塊匾額“愛日堂”和“春暉堂”一事,孟森先生肯定確有其事,但這并不是乾隆所題寫,而是其祖父康熙皇帝書賜的。這兩方匾額與乾隆毫無關(guān)系,更談不上乾隆是陳家之子的證據(jù)了。
從乾隆出生的時間和當時的背景來看,其為雍正急欲抱養(yǎng)外姓之子為己子的說法也不合情理,且沒有根據(jù)。
按照皇帝家譜《玉牒》所記載,乾隆出生于康熙五十年八月,當時雍親王胤禛三十四歲,已先后生育了弘輝、弘盼、弘昀、弘時四個兒子(但前三子均夭折)。乾隆出生時弘時已經(jīng)八歲,而且就在乾隆出生后三個月,雍親王又得了一個兒子弘晝,后來又陸續(xù)生育了弘瞻等四個兒子。在這種情況下,雍親王偷偷摸摸換一個漢人的兒子,于情于理都說不通。從另一方面來看,當時皇太子兩次被廢,且從此以后皇太子的儲位一直空缺,為爭奪儲位而進行的明爭暗斗日趨白熱化。以雍親王的精明和謹慎,怎么會在這個時候冒著給別人留下把柄的風險去抱一個漢人的孩子呢?再說,他又怎么會知道自己一定會繼承大位,而陳家之子就一定會大富大貴呢?在這“一著不慎全盤皆輸”的微妙時刻,雍親王決不會冒這個險。
另外,一個滿族旗人在《皇室見聞錄》中稱:“以雍正之英明,豈能任后宮以女易男?”因為按清朝皇室的規(guī)矩,皇孫誕生時,皇子要立即派王府里的太監(jiān)到皇宮的內(nèi)奏事處口頭上報給皇上,然后再由宗人府專門寫折子奏報,以備皇上為皇孫取名;若雍親王府當時已按時辰報生的是女兒,又怎么能過了幾天再改為男孩呢?這從理論上來看也是說不過去的。
就算傳說是真的,乾隆是被雍正用女兒從海寧陳家換來的,那么這位真正的金枝玉葉的下落也應該有所交代。據(jù)說,這位公主后來嫁給了當朝重臣、大學士蔣廷錫之子蔣溥,蔣氏夫人所居之樓被稱為“公主樓”。可許多熟悉當?shù)貧v史的人,都不知道家鄉(xiāng)有座“公主樓”;就連蔣家后人,也都說不知道。由此我們可以肯定地說,這件事情為訛傳。
早在清軍入關(guān)時,曾對頑強抵抗的江南人民進行過大規(guī)模的屠殺,因此江南地區(qū)的反清情緒異常高漲。從康熙皇帝開始,清朝的統(tǒng)治者就采取了各種方法,如設(shè)立博學鴻詞科,征調(diào)明朝遺民編修明史等,極力籠絡前朝尤其是江南地區(qū)的文人士大夫。海寧陳家中科舉人數(shù)之多,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這是和統(tǒng)治者重視科舉,極力籠絡南方世族,借以消弭江浙一帶士大夫強烈的反清民族主義意識的政策有關(guān)。而到了乾隆時期,這種科舉之盛早已成為明日黃花。將此作為乾隆出自海寧陳家并眷顧陳家的根據(jù),顯然是不能成立的。
六下江南
如此,支持乾隆是海寧陳家之子的幾條證據(jù)都被逐一批駁。現(xiàn)在只剩下最后一條,也是最重要的一條:乾隆六次南巡,四次到海寧,而且每次都住在陳氏的私園中,這是為什么呢? 康熙皇帝曾六次南巡。一心想要效仿祖父的乾隆也有過六次南巡,并且前兩次和他的祖父康熙一樣,以浙江杭州為終點,還登上紹興會稽山祭禹陵而還,意在炫耀國力、安撫江南民心。從第三次南巡開始,乾隆連續(xù)四次都到了海寧,主要目的是視察耗費巨大的錢塘江海塘工程。 古代錢塘江口江流海潮的出入有南大門、中小門和北大門三個口門。如果海潮趨向北大門,則海寧一帶的海潮首當其沖;趨向南大門,則紹興一帶的海塘坐當其險;唯有主流走中小門,南北兩岸才少有海潮之災。從乾隆二十五年開始,海潮北趨,海寧一帶潮信告急。一旦海寧一帶的大堤被沖毀,那么臨近的蘇州、杭州、嘉興、湖州,這些全國最富庶的地區(qū)將會被海水淹沒。因此,乾隆皇帝從“海塘為越中第一保障”的認識出發(fā),在乾隆二十七年第三次南巡之時,親臨海寧勘察。
另一方面,海寧地方的地勢和土質(zhì)都不是很好,在施工過程中存在著許多困難,負責的官員們在具體措施等問題上還有很大分歧。因此,乾隆每次南巡都要親往閱視,以便更好地做出決策。就這樣,在乾隆皇帝的督責之下,海寧一帶修建起了耗資巨大的魚鱗石塘,成功地抵擋住了海潮的侵襲,對保護當?shù)丶案浇貐^(qū)的百姓、土地以及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安全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時至今日,經(jīng)過了兩百多年的海水沖刷,這座石塘的某些地段依然完好,還在繼續(xù)發(fā)揮著作用。金庸先生小的時候,就曾在海寧乾隆皇帝所修的石塘邊露營、玩耍。
由此可見,乾隆四度前往海寧,根本不是所謂的探望親生父母,而是要閱視和籌劃海寧的海塘工程。 那么,乾隆四到海寧勘察,總得有個合適的住所吧? 乾隆駐蹕的陳家私園名叫“隅園”,位于海寧縣城的西北角。而陳氏是康、雍、乾三朝宰輔,其隅園占地有百畝之廣,入門水闊云寬,園內(nèi)有百年古梅,南宋時期的老樹,風景宜人。在這偏僻的小縣城,確實是找不到另外一個比這“三朝宰相家”的私家園林更為體面的地方來迎接乾隆皇帝了。且這個園林景色可人,在園中就可以聽到海潮的聲音。難怪乾隆皇帝四度駐蹕此園,流連盤桓了。
乾隆并不諱言駐蹕陳氏隅園是“喜其結(jié)構(gòu)至佳”,心中念念不忘的卻是越中第一保障———海塘。所以,在他初幸隅園之后,便賜名為“安瀾園”,以志此行在使海水永安其瀾。乾隆回京之后,在圓明園也仿造了一個安瀾園,而且還寫了《安瀾園記》,愿四海之內(nèi)江河之瀾皆安,曲折地表達了他不忘民生疾苦這樣一個意思。
如果仔細檢查一下正史、野史以及其他同時代人所著的文集,就可發(fā)現(xiàn),乾隆四次駐蹕在陳氏家園,但從未召見過這聲名顯赫的“三朝宰相”陳家的子孫,更談不上什么“升堂垂詢家世”了。至于說他張黃幔偷祭死去的生身父母,則更是無稽之談。 乾隆出自海寧陳家,乃漢人之子,是一個流傳很久而且很有影響的傳聞。近年來某些休閑性質(zhì)的小說和影視作品還仍然用它來媚俗,但是歷史學界早已徹底摒棄了這個傳聞,認為它等諸齊東野語,毫無根據(jù)。就連善于寫作清宮故事的高陽先生也說,乾隆絕不可能是海寧陳家之后。可見故事本來就是故事,不能和歷史事實等同起來。
第3篇 海寧市鹽官觀潮導游詞
鹽官觀潮導游詞
游覽路線:宰相府第風情街——觀潮公園——海神廟——金庸書院-----王國維故居
各位游客:首先歡迎你們來鹽官旅游,我姓*,你們可以叫我“小*”,我們首先安排的景點是宰相府第風情街。
鹽官位于錢塘江北岸,與蕭山隔江相望,東距上海160公里,西距杭州45公里,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鹽官之名始于西漢,因吳王劉濞煮海為鹽,在此設(shè)司鹽之官而得名。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了。如今鹽官景區(qū)面積5.4平方公里,總?cè)丝?120人。擁有眾多的名勝古跡,讓人目不暇接。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3個四處,省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7處。
有史可查到的鹽官古城建城時間是在唐永徽六年(655年),距今也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從建城到1949年的千余年間,鹽官長期作為縣(州)治所在地,鹽官有一首民謠:“一座古塔十年廟,五大城門四吊橋,七十二弄三大街……”這里就描繪出了我們鹽官眾多的名勝古跡,鹽官有五大城門分別為:東門春熙門、南門鎮(zhèn)海門、西門安戌門、北門拱辰門、東北門宣德門。宣德門又稱小東門,所以這個吊橋也稱為小東門吊橋了。城墻、城樓、城門等等都是鹽官作為古城的最顯著的特色。
宰相府第風情街
各位游客,在鹽官東北部,有一條宰相府第風情街,它以“宰相府第”陳閣老宅為中心,集中體現(xiàn)了鹽官古鎮(zhèn)的皇家氣息與人文風范。好,現(xiàn)在我們到了。
“宰相府第風情街”全長600米,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宣德門是整條街的起點,宣德門這三個字是鹽官北宋狀元張九成題寫的,意思是“宣揚德化”的意思。城門上的“鎮(zhèn)海樓”之名是乾隆皇帝所賜,當時乾隆皇帝四次到鹽官,三次是從這扇門進來的。乾隆到鹽官最主要的目的是巡視海塘,同時由于舟馬勞頓,乾隆到宣德門后,一般都要到城樓上去看看,順便聽聽大臣門關(guān)于海塘治理的一些匯報。整個吊橋、護城河和城墻構(gòu)成了鹽官城的外層防御屏障。走過城門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教場、點將臺。其中的點將臺和東吳大都都陸遜有關(guān),陸遜是一位既有學識,又有卓見的政治家,三國時的“夷陵之戰(zhàn)”充分顯示了他的才干,當時陸遜做過“海昌屯田都慰”,這個都尉府就設(shè)在鹽官,為了緬懷陸遜出任“海昌屯田都慰”時的功績,特設(shè)點將臺紀念陸遜,海寧市還特選取新建的主干大道命名“海昌路”以志紀念。
而這點將臺也是xxxx年張紀中導演的鹿鼎記在鹽官拍攝的開機儀式,當時張紀中把揚州的戲選在了鹽官,而這條老街正是韋小寶在揚州城的重頭戲,當時在老街上有三場戲,分別是一、小時候在麗春院聽書偷酒;二、是奉康熙之旨回揚州收復吳三桂心腹葛爾丹和桑結(jié)時看望在麗春院的老母親。三、是陳近南死后在奉旨來滅天地會與率天地會反清皆不能的兩難選擇中,回揚州率一家10口赴滇潛逃。鹿鼎記頭尾的重頭戲都在這長600米的老街上。
走過點將臺,我們看到的這些房子都是古商鋪,街的右邊有一個“百工技藝”的展示區(qū)。海寧到現(xiàn)在還流傳著“學得一身好手藝,走遍天下有飯吃”的俗話,在這個展出區(qū)里大家可以看到箍桶師傅、穿棕繃師傅、磨剪刀師傅在勞作,這些都是海寧傳統(tǒng)的手工業(yè)行當,當然有些行當,現(xiàn)已被現(xiàn)在的新技術(shù)所代替,但回往過去這無疑是一種傳統(tǒng)文化,現(xiàn)在海寧的“百工技藝”發(fā)展日益繁榮,在這里只展示了其中的一角,各位游客如您感興趣的話可以慢慢感受一下。
走過兩邊的古商鋪,我們來到了這條街的第一個景點“江南民俗風情館”
民俗風情館的這座房子,原先是清朝末期一位孫縣令的家宅,當時他在嘉善做縣令,這座房屋的建筑挑梁完整,保存得比較好。
“民俗風情館”第一部分陳列的是皮影戲。來到鹽官你不得不來看一下皮影戲,在這里面有著鹽官古典文化的精華,皮影戲始于春秋戰(zhàn)國,西漢時期進入宮中為游戲之物,至唐代皮影剪刻日益精致,用作講史傳經(jīng),到宋代皮影戲真正成為百戲中的正劇,不但流于酒肆茶坊,而且登堂入室,作為皇家慶典項目之一。宋室南遷定都臨安(杭州)之后,部分皮影藝人由此南下,北方的技藝與南方的文化相融合,形成獨具一格的江南皮影的典型代表。海寧皮影戲自古四大腔之一的“海鹽腔”既有高亢激昂又有優(yōu)美抒情,典牌十分豐富,約有100多個。江南皮影戲以浙江為代表,而浙江目前碩果僅存的皮影戲劇團,就是現(xiàn)在在這里為大家演出的“郎家班”。皮影郎家班創(chuàng)建于清光緒元年,即1875年,最盛時期曾創(chuàng)建了三套皮影班。足跡遍及江南大小鄉(xiāng)鎮(zhèn)。好,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就來看一下皮影藝人們的精彩表演。他們曾去過烏鎮(zhèn)、杭州宋城、新西蘭演出過,都受到了游客的好評??赐昶び皯蚝笪覀兛梢钥匆幌聝蛇吺茄莩龅钠び坝镁摺⑵び皠∶?。好,各位游客往這邊走。
“民俗風情館”的第二部分是“養(yǎng)蠶人家”和“農(nóng)耕時代”。幾千年的農(nóng)業(yè)社會中長江文化的主要特征,就是水稻文明和蠶桑文明,民俗的形成,往往是在某種信仰的作用下,祈望通過某種神力,保佑糧食和蠶繭得到豐收,民間多子多福的信念,可能來自農(nóng)業(yè)社會對勞動力的要求。本館“農(nóng)耕時代”部分展示當年水稻文明的一些特征。各位游客,如你能發(fā)揮想象,也許可以勾勒出當年“男耕女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狀態(tài)。
我們現(xiàn)在看到這里有一個石臼,鹽官是良渚文化的腹地,最遲在約五、六千年以前,這里的先民已開始種植水稻,并且利用簡陋的石器脫谷,以便吃上米飯。此后,這種石器逐漸發(fā)展成石臼。石臼的主要功能是將已脫櫳的米打白,使用的工具是榔頭。現(xiàn)在大家看到的這個方形的石臼就是鹽官城外一個姓吳的家族一代代流傳下來的。早期的石臼以方形為主,代表“天圓地方”之意。明清以后,石臼逐步以圓形的為主。除了打米,古代鹽官人還用石臼來打制年糕。人們把糯米用石磨磨成糯米粉,蒸熟。然后把蒸熟的糯米粉用紗布包裹放在石臼中用榔頭敲打,增加其密度和韌性,再制作成年糕。這樣打制出來的年糕既耐放、不容易變質(zhì),又別有風味。這項技術(shù)一直沿用至今。每年春節(jié)以前,都有大量的上海人、杭州人到鹽官收購石臼年糕回去享用。
現(xiàn)在請大家看這個石磨。石磨曾經(jīng)是鹽官城居民普遍使用的家庭用具。利用石磨的兩塊石頭間的紋路,可以將堅硬的東西如黃豆、芝麻等磨成細粉,制成石磨豆腐、石磨芝麻酥糖、小磨麻油等食品。
民俗是一種生活方式和神靈信仰的世俗化結(jié)合。這一點在“養(yǎng)蠶人家”表現(xiàn)十分充分,在單一的農(nóng)業(yè)社會,養(yǎng)蠶幾乎是農(nóng)民一年的全部經(jīng)濟收入,歷來有“蠶熟半年稻”的說法。馬明王就是蠶花菩薩,主管蠶事,“請蠶花”是清明搞的活動。人們?yōu)榱祟A祝蠶花“有長頭”,希望自己家的蠶繭結(jié)得好,能夠賣個好價錢,就來拜一下這們馬明王菩薩。各位游客,您可以隨意參觀一下,參觀好之后我們在門口集合。
在“民俗風情館”門口,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富有特色的手工藝品,像前面的宜興紫砂壺、蘇州刺繡等。這些東西從南宋的時候開始,就可以在鹽官本地買到,這是因為鹽官地處錢塘江入??诘难屎硖?,距對面蕭山只有2-3公里路程,過去在以船為工具的時候,鹽官是主要的交通要道,物資集散地。歷來商賈云集,再加上鹽官本地的物產(chǎn)也十分豐富。大家看到了嗎?前面有兩家蠶絲坊,里面出售的蠶絲制品,都是手工制作的,歷來是本地的特產(chǎn)。除了這些,鹽官本地的特產(chǎn)還有“三把刀”即片刀、糕刀、藥刀;朱萬昌的糕點、鹽官的汪菜等?,F(xiàn)在我給大家十分鐘時間,您可以在這里走走看看,買一些特產(chǎn)回去,好了之后,我們在“花居雅舍”門口集合。
好了,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這條街的第二個景點“花居雅舍”。這里是青樓文化的陳列展廳,分青樓和紅粉兩個區(qū)塊展示。
首先大家請看當時央視版鹿鼎記在這里拍攝的演員陣容,花居雅舍當時拍攝的是鹿鼎中的麗春院,這里也就是韋小寶所出身的魚龍混雜的麗春院,也是他母親韋春花招待客人的地方。
青樓在中國古代文化的發(fā)展與傳承中確實擔任了某種角色??梢哉f,不了解青樓,不了解青樓女子,就不可能完整地了解中國古代文化。
所以在這青樓區(qū)塊里面主要展示了青樓的文化。青樓中的代表當然是比較突出的有中國十大名妓的文學?,F(xiàn)在帶大家先來參觀青樓與文學區(qū)塊。這里主要展示的是青樓女子與文人名士的交往中她們自己創(chuàng)作的一些文學作品。大家可以看到墻壁上有薛濤作的《春望》,薛濤當時與元稹有很多的書信交往,在交往中她寫詩信用的紙都是自己制作的,稱為薛濤箋。在這里也有展示,我們可以看一下,非常漂亮有詩意。
接下來我們上樓參觀,這里是青樓與名士的展廳,在古代傳媒業(yè)不發(fā)達,甚至還沒有的情況下,文學的詞曲發(fā)展,只能依懶于樂妓的演唱,才能得以廣泛的傳播,所以就產(chǎn)生了名士與青樓女子頻繁的接觸,產(chǎn)生了很多傳奇愛情,在這里就可以看到一副冒辟疆與董小婉避難鹽官圖,董小婉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名妓,在第一次見到冒辟疆的時候,兩人就相互仰慕,三年后,冒辟疆再次來到董小婉的身邊,因董小婉對冒辟疆說:“與其做庸人婦,毋寧為夫子妾。”但這件事因為董小婉家中負債三千金加上董小婉的身份還是金陵樂妓,冒辟疆當時又要去南京科舉,因而就這樣擔擱了下來,董小婉決定到南京與冒辟疆相會,此舉真情感動了一些人,如錢謙益、柳如是夫婦就出錢為她贖身,將她送到了冒府,最終董小婉脫離經(jīng)塵,與冒辟疆一起。
在青樓與名士的接觸中,柳永是相當有名的,請大家看一下柳永游妓圖,柳永原名柳三變,年青的時候到京城去科舉考試,因年少風流,經(jīng)常出入于青樓常為樂妓、樂公們填詞,名氣在京城里是相當大的,有次填詞的時候得罪了宋仁宗,所以考試完了后,把他的名字勾掉了,讓他一生去填詞,柳永就在青樓中打出了“奉旨填詞”的招牌,一生在青樓中度過,成了當時青樓女子的大眾情人,這副就是在青樓中生活的一場景,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個廳也是青樓女子活動的場所,從這些擺設(shè)當中可以看出那些青樓女子是相當注重文學修養(yǎng)的,從這一面也看出了這些青樓女子的文學素養(yǎng)為名士們的作品提供了素材,現(xiàn)在我們?nèi)タ辞鄻桥c歷史展廳,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這幅“宋江夜訪李師師圖”,這是《水滸傳》中出現(xiàn)的一個場景,從這幅畫上也看到了青樓女子不僅與名士有聯(lián)系,更與當時的歷史融合在一起,起到一種傳承作用。
現(xiàn)在我們?nèi)⒂^紅粉區(qū)塊,在這里展示的是他們生活起居的一個區(qū)塊。
接下來我們下樓去看一下進門的正廳,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十大名妓圖,像時間上離我們最近的這一位賽金花曾出使四國:德、奧、俄、荷,因她善于交際,回國后在八國聯(lián)軍打入北京后,由于她們一些努力,曾保護了一些老百姓,這里還有一賬桌,這里就進門的另一件事情,把銀子換成兌錢,這是防止青樓女子私吞銀倆的一種措施,我們?nèi)ハ逻M,這里有她們的一些宗教活動的房間,中間的這一位是白眉神,專門保佑青樓女子的,右邊這位就是財神,右邊這位就是觀音了。
好了,我們?nèi)タ匆幌虑鄻菂^(qū)塊的最后一個展廳——青樓與音樂。
在古時,宮廷和青樓是音樂的發(fā)源與傳播的主要場所,這里的二胡、古箏之類為當時青樓女子必須掌握的音樂素養(yǎng),特別是這干墻上掛的更是青樓女子自己創(chuàng)作的,相當有才華。
各位游客,“五土廟”是一個道教寺廟,是鹽官的社稷壇,也就是古代每年春秋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地方。 北宋政和二年(公元1112), 鹽官縣令歐陽珣重修社稷壇后逐漸發(fā)展為廟。 至明代中期,鹽官社稷壇被“五土廟”所取代?!拔逋痢奔粗浮拔宸酵恋邸薄!凹牢宸健痹诠糯恢笔翘熳拥膶@?, 以表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展現(xiàn)帝王一統(tǒng)天下的愿望?;蛟S正是鹽官與皇家剪不斷,理還亂的千絲萬縷,使得帝王許可了鹽官“五土廟”的建造。帝王專祭的“五方土帝”讓百姓祭祀,這在全國道教寺廟中是唯一的。
各位游客,我們現(xiàn)在就往前走,這邊是鹽官著名的百年老店“朱萬昌食鋪”,這是建于晚清的一家以生產(chǎn)出售傳統(tǒng)中式茶點為經(jīng)營特色的商號。其名聲曾經(jīng)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響絕一時,特色產(chǎn)品有百果大芝麻餅、松子糕、芝麻酥糖等。各位有興趣的就嘗嘗,好就帶點回去?這邊還有一個景觀更絕,龍鳳井,這可是一個古井,它是北寧時期的產(chǎn)物。這里水中樹立的是一個燈幢。燈幢是經(jīng)幢的一種變體,經(jīng)幢主要是宗教性的,同時帶有宣傳性和紀念性。
現(xiàn)在請大家一起隨我參觀下一個景點國棋圣院。
這里是乾嘉年間兩位棋壇高手范西屏、施襄夏當年的主要活動場所,他們是數(shù)千年圍棋發(fā)展史上最為杰出的棋圣。請看,“國棋圣院”這四個大字是由清代大文學家、書法家袁枚題寫,他寫的《范西屏墓志銘》對范西屏有極高的評價。
來,我們首先參觀弈圣堂?!稗摹痹谖覈糯菄宓膶S妹?,《說文解字》中有明確定義:“弈,圍棋也?!爆F(xiàn)在弈也指象棋等其它棋類,象棋同樣起源于我國,比圍棋稍晚一點,它與圍棋并稱為我國的國棋。那么“圣”字當然是指范西屏、施襄夏兩位棋圣。這塊匾額是由晚清時期海寧的又一位圍棋頂級國手陳子仙題寫。表達了他對先圣的崇敬之情。
請看這副對聯(lián),“黑白爭雄,當湖十局傳百世;紋枰逐鹿,寧邑雙星耀千秋”。因圍棋子是由黑白二色組成,所以黑白泛指圍棋,下聯(lián)的紋枰古時專指圍棋盤。大家請注意,這里的當湖十局可是我國圍棋史上的一件大事,當湖就是現(xiàn)在的平湖,受當時平湖望族張永年的邀請,范、施二位棋圣在平湖對弈十多局,斗得驚心動魄、技驚四座,創(chuàng)造了圍棋史上登峰造極之作,人稱當湖十局,至今仍被棋手們奉為典范。
大家請看“海昌二妙”匾額,海寧古時又稱海昌,由于海寧當時出現(xiàn)了這兩位德藝雙馨、天下無敵的棋圣,人們都尊稱為海昌二妙,光緒二十三年出版的《海昌二妙集》,收錄了二人的棋譜三百余局。兩側(cè)的對聯(lián)“文楸魚陣縱橫松窗飛電施圣手弈理斗道,玉子雁陣絡繹竹院敲聲范元桃泉通神”。
因古時棋盤和棋子很多以楸木和玉石制成,所以文楸和玉子分別指棋盤和棋子;“魚陣縱橫松窗飛電”和“雁陣絡繹竹院敲聲”,表現(xiàn)了下棋時的緊張激烈,變化莫測的情形;弈理斗道和桃泉通神,意思是施襄夏、范西屏兩位棋圣留下的千古棋譜《弈理指歸》和《桃花泉弈譜》的精妙神奇。大家可以再仔細看一下兩側(cè)的范、施兩位棋圣的生平。
接下來我們進入弈淵齋,“弈淵”顧名思義就是圍棋發(fā)展的淵源。這副對聯(lián)“妙古絕今唯施范,承前啟后數(shù)子仙”,是對三位棋圣范西屏、施襄夏、陳子仙的頌揚。請看這是圍棋發(fā)展簡史,并配了一些生動的畫面,概括了四千多年的圍棋發(fā)展史。
我們看到的這座新造的建筑是博弈館,用于圍棋教學、培訓,舉行小型圍棋比賽等,體現(xiàn)了政府部門傳承圍棋藝術(shù)、宏揚圍棋文化的決心。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這幢帶有歐式風格的建筑,是海寧民國時期的警察局,它建于民國初年,用于維持本地治安,鹽運管理,禁毒等。大家看到它三面都有突出的木結(jié)構(gòu)陽臺,據(jù)本地的一位老人介紹,曾看到過警察持槍在那里站崗。
這里是聽竹軒,大家其實早就注意到了,整個庭院內(nèi)外有好多竹子,竹是國棋圣壇院的一大主題,它的清雅與圍棋的高雅有異曲同工之妙。范西屏和施襄夏都非常喜愛竹子,當時他們親手在庭院中種了好多竹子,“聽竹”可以說是達到了賞竹、受竹的最高境界。請看這副對聯(lián)“一池荷紅映爛柯玄機事,數(shù)枝竹碧搖疏簾儒雅風”。它以巧妙的方式把圍棋與庭院中的荷花池、竹林聯(lián)起來;爛柯的出處是古時候的爛柯山有一個關(guān)于圍棋的的神話故事,流傳很廣,后來人們就將爛柯作為圍棋的別稱。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這幅氣勢宏偉的圍棋歷史人物長卷畫,這幅畫有十多米長,上面有從堯帝創(chuàng)造圍棋到各個時期的著名圍棋歷史人物,生動地展現(xiàn)了最具代表性的圍棋歷史人物三十多人。大家可以隨意參觀一下。
現(xiàn)在我們來看天元樓,熟悉圍棋的人都知道,天元是棋盤上最中間的一個交叉點,它象征了圍棋的最高境界。這里的天元樓三字是由畢沅題寫的,。他是江蘇太昌人,十七歲就向范西屏學習圍棋,后官至湖廣總督、陜西巡撫,同時也是清代的經(jīng)史學家、文學家、金石學家,他所作的《秋堂對弈歌》對范西屏有極高的評價。這幅中堂是表現(xiàn)范西屏、施襄夏年輕時在一起下棋的情景,畫得栩栩如生。而這幅對聯(lián)“石上含碁勢,竹間蘊樂章”,是對這幅畫的進一步詮釋。
各位游客,大家如果感覺這里風景美的話可以拍照留念,國棋圣院參觀到這兒就結(jié)束了。
那好我們繼續(xù)往前走,這條是堰瓦河,現(xiàn)已成為死水河,但終年清澈碧綠,從不干涸。它上河可到長安、臨平、杭州;下河通硤石、平湖、上海等地。可見在當時交通工具只有馬和船的情況下,交通可謂方便。
各位游客,我想你一定聽說過“乾隆是海寧陳閣老的兒子”這一民間傳說,現(xiàn)在我?guī)Т蠹襾淼木褪沁@位陳閣老的府第——陳閣老宅。
陳閣老宅位于鹽官鎮(zhèn)堰瓦壩,建于明代后期,距今已有近400年的歷史。主人陳元龍為清康熙二十四年一甲二名進士出身,后官拜文淵閣大學士,又稱閣老。海寧陳有有“一門三閣老,六部五尚書”之稱,從明代到清代,大小官吏出了300多位,可見陳家從明代起已聲震朝野。至清代,陳氏家族可謂遍布整個鹽官城,所以陳家在我們海寧城里有“陳半城”之稱。
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步入陳閣老宅,細凡的游客在發(fā)問了:這堂堂宰相府的大門怎么是朝北的?這是一種向著宮闕的體制,為了表達主人心向朝廷,所以大門以及主體部分都是朝北的。好,各位游客請進,現(xiàn)在我們走過的是第二道門,叫儀門,請游客們當心,這門檻特別高。其實我們只裝了一塊,另一塊擱在旁邊,兩塊疊加有多少高呢?有魯班尺“三尺三寸”,就是現(xiàn)在一公凡不到一點。你們一定要問了:這第高的門檻怎么跨呀!特別是當時那些太太們又是長裙,又是小腳。別急,這高門檻,還特別有講究呢!當時只有兩種人可以走正門:一種是比陳元龍官職再高的;第二種是陳家操辦婚喪喜事,有請?zhí)目腿?。傭人會把門檻全部拿下,轎子抬進來,除此以外就只能走邊門。我們現(xiàn)在還講:你們家門檻高,跨不過。其實這也是一種地位級別的象征,今天各位游客是享受宰相級待遇了。
現(xiàn)在,我們已來到大廳,這大廳原來是停轎子用的,故而稱轎廳。這兒,我們陳列了一個模型——陳閣老宅復原模型。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老宅原先的輝煌。從整個模型來看,老宅分主軸線,以及左右兩大偏房。主體部分現(xiàn)在就只剩轎廳了,原來還有“百桌廳”又名“愛日堂”,這個堂名是康熙皇帝所賜。還有戲臺,四周有樓,可觀戲。從模型上可見這三大建筑的雄偉,并且都是朝北的。而左右兩大偏房又都轉(zhuǎn)向了,是座北朝南的。右邊偏房是傭人們的住房以及放米、堆柴用的,左邊偏房是游客可以參觀瀏覽到的。就是說現(xiàn)在只剩三分之一的房子了,大部分毀于咸豐年間,也就是太平天國的時候。現(xiàn)剩下的建筑面積還有1100多平方米,占地面積有4700多平方米。雖然令大家相當遺憾,但那幸免于難的三分之一,我們不得不承認是個奇跡。我想,文物的價值就體現(xiàn)于此吧!
請游客們跟隨我往左邊走,我們先參觀一下陳家的東路建筑,現(xiàn)在我們來到的地方是陳家的家廟,供有“天地君親師”神位及“本宅土地正神”,天:老天爺,上天。地:土地爺,君:皇上,親:父母,祖宗,師:老師,合稱五圣。是我國民間供奉的神,因為以前沒有照片,簡化下來就供奉牌位,后為祖宗的牌位擺在神龕里,供家人祭拜。每月的農(nóng)歷初一,十五,陳家由執(zhí)事家丁導小主人來叩拜。穿過圓孔門,我們來到了左邊第一間偏房——祠堂。是陳家祭祀用的,并且祖宗牌位都放在這兒,首先印入眼簾的是“明德維馨”,意思是真正能夠發(fā)出香氣的是美德,正如柱聯(lián)上寫的:十里書香綿世澤,九傳宦業(yè)振家聲。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來到的這第二進房子叫老大房(寢樓)。是陳家大兒子所居住的地方。寢樓為二層小樓,現(xiàn)樓上未對外開放。東次間為雅玩室,內(nèi)陳列有圍棋桌、字、畫、青花、粉彩瓷器、梅瓶等器玩,突出了主人的喜好 。西次間為書齋,陳家是書香門第,在書法上有很大的成就,清朝初期稱為陳字,所以練字看書是他們家子孫必修的課程。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陳家子孫當時深厚的學習氛圍。
現(xiàn)在,我們到的這間屋子叫筠香館,是陳元龍的書房,主人陳元龍偏愛竹子,曾自題:水能性淡為吾友,竹解心虛是我?guī)?,所以稱為筠香館,筠為竹子的意思,書房分為東、中、西三間,中廳掛有筠香館匾額,筠香館匾原為安瀾園舊額,匾為乾所題,現(xiàn)請海寧著名書法家所寫,匾額下有一屏風,上面有仿明清大家的山水畫,還有六幅當代著名書畫家寫的風景、山水方面的詩,為復制品。邊上有一副對聯(lián)原為乾隆所題:筠含籟戛金石韻,花湛露緋錦繡香。中廳還設(shè)有羅漢床及小圓桌供主人休息會客之用。
走出筠香館,展現(xiàn)在各位眼前的是一個很別致的小庭院。請看,庭院的左邊是一個三曲石板橋,橋邊用假山石圍住的這一叢綠是臘梅,也是原物,長得郁郁郁蔥蔥。庭院右邊的假山造型相當美,整個庭院給人的感覺是;小橋流水人家,一幅很寫意的圖畫,我人可以一起想象一到冬天,萬物皆枯,而這里石橋殘雪,臘梅傲骨芬芳,木蓮依然碧綠茂盛。
走過石橋,我們一起步入第四進房屋——“雙清草堂”。這里原來是陳元龍休息、娛樂的場所。走進雙清草堂我們可以看到這有一幅觀音大士像,是陳家第一位閣老陳之遴的夫人徐燦所作,徐燦名湘萍,字深明,又名明霞,為“蕉園五子”之一,善詩文,工書畫、填詞,所作有《拙政園詩余》,《拙政園詩集》,她是蘇州園主徐孚的女兒,德才皆備。此畫為復制品,原物在海寧市博物館。畫的邊上有一幅對聯(lián):澤雨無偏,心田受潤;慈云既擁,智海亦深。字為海寧市書法家吳磊達所寫。接下來大家請看“雙清草堂”匾額,原匾為陳奕禧所書,“雙清”得名于草堂前庭大羅漢松兩棵,虬龍?zhí)熳?,氣勢甚盛。但對于這塊匾卻隱藏著一個傳說,據(jù)說這塊匾額上四個字原是乾隆所題,“雙清”用我們鹽官的土話說和父母“雙親”是諧音,來到我們鹽官看潮是一大事,但探迷也是一大樂事,都說乾隆是我們海寧陳閣老的兒子,有這么一個傳說:傳說康熙皇帝兒子甚多,唯四子雍正野心最大,他為當上皇帝,不擇手段,攬權(quán)奪位。甚至還想到了傳位的千秋大計,可是他的那些四妃二嬪的肚子偏偏又不爭氣,都生不出男孩子來。這天,雍正最寵愛的熹妃鈕鈷實祿氏又做產(chǎn)了?!巴邸钡囊宦暵涞?,又是個女的。雍正非常的生氣,獨自一人來到御花園,恰遇陳閣老經(jīng)過,兩人寒喧一番。話間說到陳閣老花甲得子,而且非常的巧,和雍親王的小孩是同年同月同日生,雍親王回去告訴了自己的愛妃鈕鈷祿氏。愛妃一聽,喜出望外,計從心來,便在雍正耳旁耳語一番。過了一會兒雍親王就約陳閣老和公子到他家做客,陳閣老就興沖沖抱著公子來到王宮,叩頭施禮?!翱彀压颖н^來讓我看看?!闭f著,雍親王接過孩子,摟在懷里,好不歡喜。接著把孩子抱到內(nèi)房,讓愛妃看,陳閣老一旁坐下等候。一會兒,雍親王抱著孩子走出來,連聲“恭喜、恭喜”后,就打發(fā)陳閣老走了。回到府上,陳閣老因為今日親王賞識公子,覺得十分榮幸。并夸贊夫人勞苦功高,生個兒子與王妃孩子同庚。說話間,孩子“哇”的一聲啼哭,陳夫人為孩子喂奶,發(fā)現(xiàn)襁褓中有一樣東西放著。取出一看。“啊,這不是宮中的鎮(zhèn)宮之寶嗎”?陳閣老忙把這東西拿過來一看,果然是皇兒皇女隨身佩帶的“金蓮花”。再細看那孩子,公子變成了千金。
陳閣老一切都明白了,長嘆一聲,雍親王是康熙皇帝的繼位人。陳閣老再得寵,也不敢與雍正作對。他懾于天威,立即吩咐夫人不許聲張,嚴守秘密。后來康熙一死,雍正接任皇位,那孩子也就成了名正言順的皇太子,也就是后來的乾隆皇帝。對于這個傳說也一直流傳至今,也給陳閣老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左邊是書房寶硯齋,分上下兩層小樓,為藏書之所,里面陳列有書桌、文房用具、書卷等。
陳家有三件寶貝是正宗原物,沒有假冒偽劣,其歷史價值是不可以用金錢來衡量的。好,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老宅第一件寶貝,走出雙清草堂,這里又是一個別致的小庭院,第一件寶貝就在庭院的右下角,大家請過來。就是這棵“羅漢松”,它可以說是老宅唯一的、活的見證人。我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老宅只有近400年的歷史,而這棵松樹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了,所以說,老宅的風風雨雨它都看見了,可惜不會說話而已。羅漢松是四大名松之一,一般種在盆景里,高山上面這么大的羅漢松也相當罕見,更何況是在我們南方平原,所以這棵羅漢松相當珍貴,已經(jīng)載入中國古樹名物了。
請大家細細品味這棵羅漢松風覺得有兩大特點:第一活得“相當年青”,600多歲了還像個年青人一樣,精力充沛,枝繁中茂,并且四季常青。第二,老得相當完美。你看,有些老樹要么半株枯死,要么樹干上一個大洞,而它卻蒼勁有力,風度翩翩。從這棵老樹身上,我們還可以看到陳元龍當時一種意識——環(huán)境保護意識。大家請看,這間閣樓名“寶硯齋”是陳元龍的藏書房,陳元龍到這兒建房的時候,這棵樹已經(jīng)在了,他完全可以把這棵樹砍掉,把寶硯齋向前移,跟雙清草堂平齊,他沒有這樣做,而特地空出了一個位置,保護松樹,把閣樓往后退了,讓我們后人可以欣賞到這一奇跡。所以我說陳元龍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相當強,你們認為呢?
大家看這里還有一“小池如缽”,是陳元龍的洗墨池,大家可以聞一聞,伴隨著微風送來的是不是有陣陣的墨香呢?
好,我們?nèi)⒂^后建成的兩大主體建筑“百席廳”和“戲樓”。 現(xiàn)在,游客們走過的這條長廊稱東陪弄,老宅主體部分以及偏房是由東、西這樣兩條長廊貫穿起來的,在老宅整個建筑中具有相作用,也是江南民居的一大特色。
各位游客,我們現(xiàn)在來到的是陳家第二進筑建,這是陳家的正廳,堂名是愛日堂,是康熙皇帝所賜,在康熙四十年,康熙帝南巡,陳元龍就陪在他的身側(cè),作為一名漢官,這是多么大的一份榮耀啊!在南巡過程中,陳元龍收到家中的一封書信,信上說他父親病危了,于是他連忙向康熙帝告假,康熙帝得知他告假的原因是為了自己的父親,認為他是一個很有孝心的人,又得知陳家正廳正在改建,于是賜匾“愛日堂”,但陳家把這里俗稱為“百席廳”,據(jù)說這個廳堂很大,可以擺放100桌席位,只有陳家最有出息的子孫才有資格坐在這里吃飯,所以說能站在這里也是一種榮耀,這愛日堂是陳家宴會的場所,現(xiàn)在請各位往后走,去看一下陳家娛樂消遣的地方。這個“百席廳”分前廳和后廳兩個廳,前廳是男士議事的場所,后廳是女士招待女眷的地方,這就體現(xiàn)了封建社會男女有別的風氣了。
現(xiàn)在我們來到的是陳家的大樓,因里面搭有戲臺,又稱為戲樓,在室內(nèi)搭有戲臺在江南地區(qū)是比較少見的,一般都是露戲臺。接下來我們一起上樓參觀陳家稀世珍寶九龍匾,展現(xiàn)在各位眼前功盡棄是一塊稀世國寶——九龍匾。這塊九龍匾是雍正元年十一月十五日(匾額的右上角刻著),雍正皇帝在登基的這一年,把這塊匾額賜給這位誥命一品夫人查氏的(指左上角)。查氏夫是陳元龍的堂嫂,也就是著名武俠小說家金庸先生(原名查良鏞)的先祖。那么雍正皇帝為什么要把這塊匾額賜給查氏夫人呢?中這了褒獎夫人教子有方,三個兒子由她一手拉扯大,教育成人,為國家輸送了人才。這三個兒子都上匾的,請看(指左上角),他們分別是:男,江西建昌府知府,陳世俊,相當于現(xiàn)在南昌市市長;第二個兒子是翰林院侍講學士,陳世倌,翰林院是專門給皇帝起草文件,講經(jīng)說文或編修國史的一個機構(gòu),侍講是給皇帝講學的一個官職;第三個兒子是翰林院檢討,陳世侃,檢討是書籍校對方面的官職。匾額正中的四個大字“躬勞著訓”也是雍正皇帝所題,大意是贊揚這位夫人親身操勞,作出了好榜樣。
這塊九龍匾長3米,寬1米,是用楠木雕刻而成,九條龍雕刻細膩,形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九龍匾到今已有近300年的歷史,陳家共有皇帝所賜匾額八塊,此匾為僅存的一塊,它依然能夠較完整地保存下來,我們后輩應更加珍惜并保護好這份來之不易的文物。
樓下還有兩個展廳大樓右邊是陳家家史展,左邊是陳家字畫展,我們現(xiàn)在下樓去參觀陳家家史展,我們現(xiàn)在來到的是陳家家史展,記錄了陳家的家族歷史,追溯其淵源,據(jù)陳家后代陳其元所撰寫的《庸閑齋筆記》記載:陳家出自渤海高氏,宋氏隨高宗南渡到了杭州臨安。海寧陳家的始祖——高諒,游學到了海寧,因為熱愛困,就在趙家橋上休息了一下,忽然掉入水中。陳明誼在橋側(cè)有一個豆腐館,白天睡覺夢見在橋下有一條青龍,他非常驚訝,連忙起床,看見一男子剛掉入水中,急忙救援后,詢問是世家子弟,于是把他留在家中。陳明誼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女兒,因此把高諒入贅了陳家,高諒的兒子——陳榮雖然姓了母姓,但仍不忘父親的姓,因此陳家自稱為渤海陳氏。渤海是高的郡名,這樣用以區(qū)別原宗穎川陳氏。這里有陳元龍一生的簡歷,各位如有興趣,可以看一下,陳家“一門三閣老”除陳元龍之外,還有陳之遴、陳世倌,陳家不僅在書法方面造詣頗深,而且在戲曲、詩詞、圍棋、藏書等方面都卓著的人,各位可以隨意看一下。
陳家本是書香門第,他家出了這么多的官員,不是因為朝里有人好辦事,而和他們的努力是離不開的。在大樓左邊有陳家字畫展,里面有陳家第三件寶貝,大家看到的這些石刻是陳元龍的伯祖父陳 獻所藏,他酷好臨帖,常與著名書畫家董其昌相互切磋,他收集了歷代100多位著名大書法家的真跡,如王羲之、王獻之、褚遂良、文天祥、米芾等等,為了長期保存好,請來石匠,刻在這些太湖石上。當時集刻法貼兩部:《渤海藏真》和《陳氏玉煙堂》,享譽書壇,當時共集刻400多塊石刻,經(jīng)歷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后,現(xiàn)還收集整理到將近200多塊,已經(jīng)相當不簡單。各位游客可以細細地觀賞、品味每一塊石刻,各種各樣的、千姿百態(tài)的字體,真是美不勝收?。?/p>
人物的字畫:主人陳元龍的、陳邦彥的、陳奕禧的……陳邦彥是陳家書法家中比較有名的一位,康熙帝從在位期間出了一本《康熙字典》為傲,而陳邦彥被康熙帝要求寫其序,這體現(xiàn)了康熙帝對他的重視。旁邊這幅為陳奕禧的字,他的字為日本天皇所喜愛,曾被重金購買到日本。在這個展廳內(nèi)有一幅并不是陳家所作,這幅竹嶼垂釣小影是宮庭畫家王石谷所畫,為什么要掛在這里呢?因為這是主人陳無龍唯一的一幅縮影,樹下釣魚的那個人就是陳元龍本人了,很淡的一個人影,不仔細看還找不到咧!
在陳閣老宅西部還有一個《海寧市文化成果保護圖片展》,一個碑廊,里面陳列的是陳家第三件寶——石刻的拓片,各位有興趣的話可以欣賞一下個展廳,各位可以隨意瀏覽一下。
這里是陳家的偏門,以前陳家大門都是緊閉不開的,人們都是從這里進進出出的。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這艘畫舫就是曾經(jīng)拍攝《鹿鼎記》中韋小寶和七個老婆回家看老母親所乘坐的,為什么張紀中導演選擇在鹽官這條老街上拍攝呢?當年張導來過鹽官,正是看中了這條老街很符合原著中揚州古城的風貌,所以才選擇了鹽官而非揚州。橋邊的閣樓就是當時拍攝韋小寶聽書偷酒的其中一個場景,我們可以感受一下當時的氣氛,再現(xiàn)鹽官古城的另一番水鄉(xiāng)風景!
好,現(xiàn)在咱們看到的這一排長凳叫什么呢?它呢就是美人靠了,是供游人休憩用的,有句俗話是這么說的“美人靠上靠美人,美人不靠靠不美。”顧名思義就是說啊,在之前的時候,這排長凳是供美人休息的,今天呢,咱們都身臨其境,來享受一下在滄桑的感覺中遙想當年呢曾有無數(shù)美人在此倚靠,是否會有感慨萬千的感覺呢?所以,各位游客如有興趣的話,都可享受一下做美人的待遇了。
現(xiàn)在請大家看這座架在堰瓦河上的當木橋,就是為了拍攝鹿鼎記而修建的,前方鳴玉坊牌樓大家看到了嗎,當時央視大戲張紀中導演的鹿鼎記開場戲就是從這鳴玉坊進入的。
現(xiàn)在呢,我想各位游客都發(fā)現(xiàn)了,就是這個照壁,上面呢刻著一條麒鱗,雖然經(jīng)沒有北京頤和園內(nèi)的九龍壁那么活現(xiàn),富麗堂煌,但是它呢,還是歷經(jīng)滄桑的,說來塊麒鱗壁還和陳閣老有一段淵源呢!
好,現(xiàn)在呢,咱們看到的這座橋叫“東輿橋”,在清朝以前這橋可是漠口無聞的,但是自從乾隆皇帝第二次來咱們鹽官時,它啊就與眾不同了,那這是什么原因呢?據(jù)說,當時有兩個賭錢賭輸了的小混混,為混一頓飯吃,就做了乾隆微服出巡時的轎夫,過這個東輿橋把乾隆抬到了海塘上,乾隆這人哪最愛管閑事了,就教育他們不要再賭錢,并賞了幾兩銀子叫他們?nèi)プ鳇c小生意,這兩個小混混果然洗手不賭,幾年后就成了鹽城的富戶了,大家都揚言是因為他們抬過皇帝,沾了皇氣,所以才會發(fā)財,而東輿橋又是他們抬皇帝一路上的制高點,皇氣最足,如果哪位游客想沾點皇氣,發(fā)點橫財?shù)脑挘伎梢酝@橋上走了。但今天我想各位游客這心情啊,應該相當?shù)牟诲e,所以呢,咱們還是都往這橋上走,雖然有可能不會發(fā)財,但也許沾點看氣也應該是人生的一大樂事了。
觀潮勝地公園
各位游客,我們現(xiàn)在到的地方就是著名的觀潮勝地公園,它是“浙江省十佳美景樂園”之一。各位游客,錢江觀潮始于唐,盛于宋。而海寧鹽官觀潮之風盛行明、清時代,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了。在抗戰(zhàn)以前,海塘一帶建有海濱公園,石欄低砌,芳草如茵,將海濱公園,石欄低砌,芳草如茵,將海濱諸勝景融為一體,可惜后來公園漸廢。自1994年起,海寧市人民政府投入數(shù)千萬資金建設(shè)了江濱“觀潮勝地公園”,接下來,我們一起由候潮門進入觀潮勝地公園。首先,我們看到的是以江澤民同志題詞“海寧鹽官觀潮”的石碑為中心,形成的一個小型廣場,則是這里的新景致。江澤民題詞石邊上新增了水池、噴泉、綠色植物,占鰲塔及欞星門在水池內(nèi)形成倒影,噴泉與游客產(chǎn)生互動,是游客合影留念、閑庭信步的一個好去處。
想看遍錢塘江得花多長時間?在觀潮公園潮韻苑景區(qū),大家請看這微型錢塘江,一分鐘就能看到完整的錢塘江圖景,設(shè)計人員以1:1000的比例,在此設(shè)置了錢塘江道模型區(qū)塊。
模型顯示的錢塘江東起海鹽,西至蕭山聞堰鎮(zhèn)。模型江道底用舊瓦片疊鋪,并且在江道內(nèi)設(shè)置了流水,游客既可以在這模型上看到復制的魚鱗石塘等千年古跡,還有機會感受錢塘江涌潮這一獨特的現(xiàn)象。
接下來我們由欞星門進入塔院,首先請看:這座占鰲塔?!罢荐椝币卜Q鎮(zhèn)海塔,始建于宋代,明萬歷間知縣郭一輪(1605-1610在任)始筑基。距今已有380多年的歷史。塔身向十五丈(實測39.357米),周圍長九丈六尺(實測25.32米),平而六邊形,外觀七層,內(nèi)為八層,古塔為磚身木樓,飛檐垂鈴,圍廊翼欄,造型宏偉精巧,有石級可達塔頂,為浙江省東南沿海諸塔之最。清康熙十五年(1676)維修時改名為“鎮(zhèn)海塔”。1985年海寧市政府維修時又復名為“占鰲塔”,或許有游客要問為什么叫“占鰲塔”。傳說錢塘江潮水經(jīng)常泛濫成災、危害百姓,是因為江中的“鰲”在興風作浪,所以造這座塔是為鎮(zhèn)住江中的“鰲”,以求鎮(zhèn)海安瀾,永保平安。占鰲塔又是觀一線潮的最佳景點,如果你擇級登塔遠眺,放眼東望,一線涌潮滾滾飛馳而來,轉(zhuǎn)眼從面前呼嘯而過,江水頓時陡漲逆流沸騰,塔身似覺震動,比之平地看潮,另有一番情趣。
現(xiàn)在我們走上海塘,沿石階段下去,我們還可以看見“占鰲塔”東西約200米之間臥著一對鐵牛,這叫“鎮(zhèn)海鐵?!?。海寧潮以排山倒海,雷霆萬鈞之力,馳騁于江中,不時沖破堤防,毀廬沖田,溺民漂畜,沿岸人民深受其害??墒窃诳茖W尚未發(fā)達的年代,人們無法解釋這種涌潮現(xiàn)象,于是除了建塔鎮(zhèn)潮外,還想出了用鐵牛來對付涌潮。古時有種說法“水牛克水,以牛治水,使怒潮不再成為禍害”,意思是說:“牛屬丑、丑屬土、土能治水”,因此可用鐵牛鎮(zhèn)住水妖海怪,保堤安民,故而形成了祭牛燒香,永保安寧的習俗。僅清雍正、乾隆年間共鑄鐵牛十五座、分別置于錢塘江北側(cè)沿岸。這些鐵牛,每座重3000斤,巍然穩(wěn)坐江邊,非力拔千鈞者誰也動它不得。但到抗日戰(zhàn)爭時,鐵牛還是少了兩頭,僅剩尖山塔山壩和鹽官南門外海塘邊各一座。據(jù)說這僅剩的鐵牛在1953年和1964年曾兩次被竄上塘來的江潮沖出十多米遠,令人諒嘆不異。后來海塘公務所重新將它移至中山亭以東并抬高擴大座基,圍上鐵欄保護起來。然而到“文革”時期,鐵牛又被毀廢。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鎮(zhèn)海鐵牛是1987年文物部門根據(jù)資料重新設(shè)計鑄造的,分別置于“占鰲塔”東西兩側(cè)。看,鐵牛上面仍保留了鐵牛銘:“唯金克木蛟龍藏,唯土制水龜蛇降,鑄犀作鎮(zhèn)奠寧塘,安瀾永慶報圣皇?!辈贿^瑞在這鐵牛已不再是神的力量和化身,而是一種堅忍不拔的象征。
在“占鰲塔”以東的“三到亭”內(nèi),現(xiàn)更名為天風海濤亭。1916年9月15日,也是農(nóng)歷八月十八,孫中山先生應海寧地方人士杭辛齋、許行彬邀請,偕同夫人宋慶齡以及蔣介石等七人由上海乘火車到周王廟車站下車,在許行彬、徐申如等陪同下,分坐十頂藍呢轎子到海寧縣城(即今鹽官)觀潮。面對萬馬奔騰的海寧潮,先生贊嘆萬分,觀潮畢,中山先生還高興地與全體人員在“三到亭”合影留念。后又親筆題寫了“猛進如潮”四個大字,而今以“敬業(yè)奉獻,猛進如潮”作為海寧精神,成為激勵海寧人民的精神力量。
接下來請各位隨我一起往前參觀潮文化展示館,在西面的潮文化展示館主要展示潮水形成的原因,鹽官古海塘的修建過程、標準海塘的修建以及錢塘江的各個朝代變化過程、河口形勢圖等。
東面潮文化展示館展示的是2000年中央電視臺來海寧直播的一潮三看錄像,古代詩人所題的觀潮詩句,名人觀潮的圖片展等。
各位游客,我們繼續(xù)往西走,看到了嗎?前面與“占鰲塔”遙遙相對的這個亭子,是毛澤東觀潮詩碑亭,這是為紀念毛澤東同志在1957年到鹽官觀潮而建造的。1957年9月11日中午,毛澤東同志及隨同人員輕裝便服,分乘三輛轎車來到鹽官,由于這天正是傳統(tǒng)的觀潮節(jié),鹽官鎮(zhèn)區(qū)人山人海,于是便到鎮(zhèn)郊七里廟觀潮。毛澤東同志觀潮后作《觀潮》七絕一首:“千里波濤滾滾來,雪花飛向釣魚臺。人山紛贊陣容闊,鐵馬人容殺敵回”。這座毛澤東觀潮詩碑亭是1994年經(jīng)中共中央宣傳部批準建造的。亭高17米,面積90平方米,碑高2.9米,碑基高0.8米,碑亭呈六邊形。
與亭子相對的這棵大參天大樹是乾隆手植古樸,是乾隆二十七年下江南來到鹽官親手栽種下去的,已有近300年的歷史了。
各位游客,我們沿著這個石階下去順著彎曲的小道走,現(xiàn)在我們所看到的亭子是中山亭,大家請看當年孫中山在鹽官觀潮時所說的這一番話,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海寧市人民政府為了紀念孫中山在鹽官觀潮而修建了中山亭。前方這排木結(jié)構(gòu)的房子是鹽官景區(qū)的鎮(zhèn)海街,將開設(shè)酒吧、餐飲、茶室、足浴、旅店、特色旅游商店等。
現(xiàn)在請各位隨我上塘,靜下來仔細聽一下,遠處好像有隆隆的聲響隱隱傳來,對,那就是潮水發(fā)出的響聲,估計潮水到這里還有10多分鐘,我們利用這段時間再瀏覽一下鹽官古海塘。
古海塘始建于1700多年前,是中國偉大建筑工程和科技文化遺產(chǎn)之一,它和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并稱為我國古代三大工程而聞名于世。鹽官古海塘現(xiàn)已批準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眾所周知,錢江海塘應涌潮而生。因為涌潮的兇猛人們才筑起了海塘以阻擋水患。海寧海塘地處錢塘江河口強潮地段,全長53.6公里。據(jù)傳達室海寧“占鰲塔”塔底與江蘇金同寺塔尖與一水平線,有“海寧海塘不治,杭、嘉、湖等七郡生靈成鱉”之說法。因此,海寧海塘是杭嘉湖平原安全的重要屏障。錢江海塘的筑成也是隨著各個朝代的技術(shù)水平、財力、物力等具體情況,經(jīng)過了漫長的發(fā)展過程。從唐代的土塘到元泰定元年(1324)竹絡木柜塘、北宋的柴塘一直發(fā)展到明清的石塘。我產(chǎn)現(xiàn)在看到的古海塘大部分修筑于清雍正、乾隆年間,其建筑結(jié)構(gòu)精巧、氣勢宏偉,經(jīng)歷了數(shù)百年的潮水的沖出,依然“力障狂瀾扶砥柱”。你們看這條古海塘像不像沿江而臥的萬里長城?對,其實人們就稱它為“捍海長城”。海塘全部彩整齊的長方形條石丁順上迭,每塊條石之間鑿成鑲槽,嵌以鐵錠鐵鋦,使各石之間相互連而不松動。間縫用桐油(或糯米漿)拌以芝麻石灰緊嵌靠砌。(據(jù)說該項鐵錠的發(fā)明者是邑人,名叫俞兆岳。)塘內(nèi)緊貼厚土夯實,塘外側(cè),九層以下筑石坦,各石相連。因從縱面看形似魚鱗故稱“魚鱗石塘”。這種海塘結(jié)構(gòu)不僅造型美觀大方,更重要的是能削弱潮勢,抵抗每平方米七噸的巨大涌潮的沖擊力。因錢江海塘工程造價昂貴,曾有“以錢筑塘”的說法。歷代君王都十分重視海塘的修筑,乾隆皇帝南巡6次,曾4次親臨海塘觀察塘工。
大家向東看,水天相接處,波濤洶涌的海寧潮如一各銀線伴隨羊隆隆的聲響從東方滾滾而來。好!我們就在這座觀潮臺觀賞海寧潮的雄姿。
各位游客,潮水越來越近,聲音越來越大,銀線越來越粗,后浪推前浪,聳起了一堵巨大的潮墻,番卷著、滾動著、跳躍著……。此時此刻你的民情是否與江潮一樣洶涌澎湃呢?"天排云陣千雷震,地卷銀山萬馬奔",這是宋進米芾的觀潮詩句,千百年來,文人墨客寫下了千余首觀潮詩句,可我想還是難以寫盡海寧潮壯觀的景象,雋永的韻味,厚重的內(nèi)涵。
各位游客,我們剛才飽覽了天下奇觀海寧潮,現(xiàn)在我們再去海塘東段的小普陀寺參觀。小普陀寺原名聞道庵,始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同治十三年(1874)擴建后改名為小普陀。
請大家抬頭看,這門上方寫著“林香界連”四個大字,說明小普陀在歷史上香火極為旺盛?!傲窒恪笔侵高M香朝山者如森林一樣多。民國時期的《海寧觀潮》中曾記載:“小普陀……棟宇宏麗,香鼎盛一新興之蘭若也?!?947年11月3日中國佛教協(xié)會浙江省海寧支會會員大會會址設(shè)于此。至塘東觀潮者,可至此小憩品茗。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八日夜有“宿山之會”,潮至則取預備之香燭,擲諸江中,并合掌磬祈不已?!苯夥懦?,由于寺院被白蟻侵蝕而被迫拆除?,F(xiàn)在我們所看到的小普陀是1992年重新建造的。
下面請隨我進寺院內(nèi)參觀。小普陀寺總占地面積6533平方米,建筑面積3000多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園通寶殿(觀音殿)、地藏殿和種樓。一進大門首先看到的是天王殿。好我們先從這邊進去看。
天王殿正中供奉的是大肚彌勒佛,大家看,他兩耳垂肩,袒胸露肚,笑口常開,因常背一口袋四處化緣,人稱布袋和尚。兩側(cè)供奉的是四大天王,根據(jù)佛教的說法,四大天王各護一方天下,手持寶劍的是南方增長天王,職風;手持琵琶的是東方持國天王,職調(diào);手持混元珠傘(又稱寶幡)的是北方多聞天王,職雨;手掛蛇一樣的東西的是西方廣目天王,職順。其背后供奉韋馱菩薩,是佛教上的護法神,其職責是護持佛法。
出了天王殿便是園通寶殿,也叫觀音殿,殿內(nèi)供奉的是觀世音菩薩,其背面為海島觀音,左后面為文殊菩薩,右后面為普賢菩薩,東西兩側(cè)配有十二大員(即星宿菩薩)。
出了園通寶殿,我們再去看看地藏殿,殿內(nèi)供奉地藏菩薩。地藏菩薩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傳說唐代時被視為地藏菩薩化身的新羅國王姓金名覺,為中國九華山修煉禪機終成正果,因他“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地藏”而得名。安徽九華山即是其道場。
地藏殿前面還有一處放生池,放生池是源自佛教普度眾生的教文,認為一切有生靈的東西都應自由自在地生存在人間,采天地之精華,汲日月之靈氣,賦萬物予生機。放在池中間塑的是漢白玉滴水觀音菩薩。
最后我們?nèi)ョ姌?。鐘樓建?992年,并配有鑄鐵大鐘一口,重約2噸左右,高1米多,鐘是1993年(佛歷2537年)鑄造的。
各位游客,小普陀寺就這樣簡單地給你們介紹一下,希望這重開香火后的古寺伴隨著香煙繚繞能給你帶來好運。接下去請各位從大門出去沿著海塘走,在春熙橋門口集合。我們將去海神廟聽一聽“雍正奪嫡”的故事。
各位游客,我們剛看完被譽為“天下奇觀”的海寧潮,現(xiàn)在我們要游覽的,就是潮文化的重要載體——海神廟!
海神廟俗稱廟宮,位于鹽官鎮(zhèn)春熙路東端,始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三月,次年十一月竣工,占地四十畝,耗銀十萬兩,是依照北京太和殿形式建成的,故有“銀鑾殿”稱?,F(xiàn)為國家級文保單位。
現(xiàn)在我們由這座慶成橋過玉帶河,來到廟前的石筑廣場。廣場兩端分別矗立著兩座漢白玉石坊。石坊為仿木結(jié)構(gòu)建筑,高加8.7米,人稱“江南獨步”,巧奪天工。而正對廟門的則是一對造型生動的漢白玉石獅。石獅高1.77米,長約1.2米,闊0.8米,用整塊漢白玉石雕琢面成,左面的雄獅左蹄踏一個球,俗稱“獅子滾繡球”,象征著統(tǒng)一寰宇的至高無上;右面的雌獅前蹄抱著一個幼獅,俗稱“少師太師”,象征子嗣昌盛,繼往開來。兩獅遙遙相對,神態(tài)畢肖,是極其名貴的大型藝術(shù)珍品!據(jù)說這對石獅子很有靈氣,你從這邊的石獅子起,閉著眼睛一直走,能摸到對面石獅子的,你所求的愿望就能如意達到,大家可以試一試。
現(xiàn)在我們來到海神廟的山門。山門為三楹單檐,硬山頂建筑,兩側(cè)磚雕精細優(yōu)美,三扇高達3米的朱漆大門顯得森然肅穆,門側(cè)的抱鼓石和水磨地磚又顯得很莊重。
跨過山門的高門檻,我們真正走進了這座宮殿建筑,走過一段石板路,便是儀門了。大家請看,這是海神廟復原模型。我們可以從中看到海神廟原貌。中軸線上有歌舞樓、山門、儀門、正殿、御碑亭、寢殿和兩側(cè)配殿、天后宮、水仙閣等,整體建筑結(jié)構(gòu)對稱,氣勢宏大。但從設(shè)置看,是宮非宮,是廟非廟,道觀不像道觀,若說是宮,里面奉著神靈;若說是廟,廟里不可能有戲臺、寢殿樓,更不會有道院、天后宮,據(jù)說這里還有一個真真假假的故事。傳說雍正以篡改遺詔的卑劣手段謀奪了皇位后,還殺害了與他爭位的十四皇子。之后夜夜惡習夢,遂許愿:朕在京城一天上一朝,浙江海寧一天有兩朝(潮),朕在那兒給你造一座銀鑾殿,你到那里去吧。于是海神廟便因愿而建。
配殿在甬道兩側(cè),是1999年重建的。內(nèi)供有治水功臣文種、霍光、媽祖、周凱、石瑰、胡進、周雄、曹春、朱彝等十八位海神。
現(xiàn)在我們參觀一下海神廟的正殿。正殿是海神廟中最為雄壯的建筑,為重檐歇山頂式宮殿建筑,五楹陛四出七級。正脊為雙龍搶珠。大家可能注意到,海神廟中有許多漢白玉用料,漢白玉石料規(guī)格高,只有皇宮皇室及文廟可用,其它地方一般不能用,但海神廟卻是個例外。大家看,這殿前廊柱、臺階和四周欄桿上雕有珍禽靈獸、我們上臺階看這廊柱,前后左右共有24根,均是用整塊漢白玉雕刻,每根重5——6噸??梢姾I駨R當時造得不容易,但這樣的工程,在當時只化了一年零九個月就建成,并且用的款項是“拔內(nèi)帑10萬”,這是不是一個不尋常之處呢。
好,請大家抬頭看,上面有三塊匾額,海神廟共有清朝四個皇帝題的匾額五塊,可惜原物均被毀,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是仿原物制成的。這上面的三塊匾額分別為乾隆、道光、同治題寫,在我們大殿內(nèi)有一塊是雍正竽帝賜的匾。我們看道光皇帝的這塊匾“朝宗效祉”四個字是什么意思呢?
請大家隨我進大殿,大殿通面闊29.2米,進深19.7米,大殿是海神廟保存得較為完整的建筑。大殿正上方掛著雍正敕的匾“福寧昭泰”,正中供奉的主神是“浙海之神”,這神的裝束是否有點不君不臣、不倫不類,有人說是康熙第十四太子胤禵的化身,你信嗎?左右配神分別是當年修筑海塘有功的吳越王錢鏐和民間傳說的潮神伍子胥。再看頂部花紋,共有五彩團龍、團鳳圖案81個。廟中怎么會有龍、鳳圖案呢?這是不是海神廟的又一不尋常之處?請隨我往后走,我們?nèi)タ匆幌掠ぁ?/p>
這塊御碑為父子碑,是當時的原物,御碑高約5.6米,其中碑身高約3米,闊約1.7米,厚0.3米,底座高1米,御碑高1米,為漢白玉石質(zhì)。碑額浮雕飛龍朱雀、雙龍搶珠,碑身及碑座四周刻飛龍、如意、萬字及海水圖案,精美絕倫。碑身陽面為雍正皇帝口述,和碩果親王允禮寫的《浙江海神廟碑文》。講述建海神廟的原因。說明潮汐為害,冥冥之中有神靈護佑,建海神廟為祈神護生,使人民安居樂業(yè)。陰面為乾隆皇帝口述,浙江巡撫莊有恭寫的《閱海塘記》。記述了海塘的修筑。大家再仔細看這碑額,陽面的浮雕為三龍騰躍,陰面卻為雙龍搶球。因為乾隆是雍正的兒子,不僅碑文要刻在陰面,就是龍也要少一條。這里和碩果親王寫的落款要高一點,而浙江巡撫落款要低一點,因為一個是親王,另一個只是巡撫,由此可見封建社會的尊卑之別。海神廟就游覽到這里,我們繼續(xù)參觀下個景點金庸書院。
在中國文學史上,有位文學家的作品,可謂家喻戶曉,真正道盡了中國人的人生。那就是金庸寫的《金庸作品全集》,今天我們要參觀的就是金庸書院。
首先我們進入的是書院主入口。有青石板鋪地,取由鬧入靜之意,墻壁嵌設(shè)浮雕16幅,分別是標題前言和金庸的15部作品故事。將他其中十四部書名取首字組成“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因為海寧是金庸的故鄉(xiāng),先生武俠小說之處女作《書劍恩仇錄》提到的乾隆身世之迷在海寧鹽官,而他的封筆作《鹿鼎記》又曾在鹽官拍攝,所以選擇在此建起了金庸書院。在此我們能感受到濃濃的書卷氣息。
地面書院占積為4300平方米,建筑面積為1957.36平方米,投資1100余萬元。書院以海神廟及周邊人文歷史為依托,通過現(xiàn)代化、國際化的手法,采用高科技技術(shù)展示書院的物質(zhì)文化及人文精神,其建筑布局參照清朝最負盛名的經(jīng)學家阮元在鹽官創(chuàng)辦的安瀾書院,建筑群層層疊進,體現(xiàn)了“禮樂相成”的思想。書院主體部分有講學、祭祀、藏書三大功能,還設(shè)計了金庸書局,為游客提供讀書和購書的場所。此書院不僅可供先生回故鄉(xiāng)時會客和居住使用。還將全面展示金庸先生的學術(shù)成就,并成為我市舉辦學術(shù)交流的新的、重要的文化傳播平臺。接下來就讓我們沿著設(shè)計者的思路,來感受一下濃厚的人文文化和書鄉(xiāng)文化。
首先我們來到的是書院的正門,進入正門就能看到書院的中心建筑——講堂。講堂中按古代書院形式放置了仿古桌椅,是金庸先生回故鄉(xiāng)、傳播學術(shù)思想的基地。講堂兩側(cè)分別為東水閣和西水閣,建在書院之中,主要為聆聽講學,亦可作游憩之用。
講堂背面是由香港插圖畫家董培新作的八尺整幅壁畫:'乾隆與陳家洛觀潮圖',這是于古代生活為題材而體現(xiàn)的現(xiàn)代精神,富有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東水閣背面為廂房,為奕棋、休憩之所。走過廂房,我們看到的是住樓,其內(nèi)部陳設(shè),根據(jù)明清建筑的陳列原則,并結(jié)合先生的生活喜好,為金庸先生住宿、休息的地方。穿過住樓,我們來到的是展示室,作為臨時展廳,主要展示的是一些文人墨客的書法,其中相當一部分是為慶賀金庸書院的落成而題寫的??梢哉f上至政府首腦、學者教授,下至平民百姓,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眾多的金庸迷。展示室旁的視聽室,是作為媒體視聽之用的,它也是了解金庸、了解金庸作品的又一重要途徑。
接下來我們來到的是書院主要建筑——藏書樓。此書院室內(nèi)四周設(shè)有展板,每個展板都附有柜體,既可以說明文字,又可以展示實物,豐富了整個展覽的功能。金庸先生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金庸先生,原名査良鏞,查家?guī)装倌陙砻溯叧觯I(lǐng)盡風騷,清朝皇帝康熙稱之為:“唐宋以來巨族,江南有數(shù)人家。”也有人說,海寧査氏是一面鏡子,折射出大族的世系文化。
金庸1924年出生于海寧袁花,5歲就讀村口私塾,后轉(zhuǎn)入龍山學堂。1936年進入省立嘉興中學??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被編入省立聯(lián)合中學讀初三。1939年考入省立聯(lián)合高中。15歲的金庸與同學編寫了專門指導學生升學的參考書—《給投考初中者》。這是金庸出版的第一本書,又因此類書籍在中國首次出版,非常暢銷。金庸早年在《大公報》、《新晚報》和長城電影公司任職,后創(chuàng)辦香港《明報》、新加坡《新明日報》和馬來西亞《新明日報》等,現(xiàn)任香港明河集團公司董事長。金庸是香港著名報人、政治家、學者,也是當代華人中杰出的小說家,是華人世界擁有讀者最多的一位作家。對金庸不熟悉的人,會以為他是寫武俠小說出身,其實,金庸把大半世紀的精力、心血傾注于《明報》企業(yè)及寫政治文章。換言之,武俠小說不過是他的“副產(chǎn)品”,但發(fā)展到今天,金庸的名字已與他的武俠小說連結(jié)在一起,無心插柳柳成蔭,作為小說家的金庸,他的名氣早已掩蓋作為報人和政治家的查良鏞。1981年至1993年三次應邀回內(nèi)地觀光,先后受到鄧小平、胡耀邦、江澤民等黨和國家領(lǐng)導人親切接見。2000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qū)頒授的最高榮譽“大紫荊”勛章??梢哉f先生以他的深厚學養(yǎng)和杰出才能,為社會做出了多方面的貢獻。走出藏書樓,我們看到的是接待室,接待室為貴賓接待之所。二樓需通過假山上去,為會議室。穿過“待月亭”和“叢桂軒”,我們來到的是書局,底樓為銷售書店;二樓為書吧。為讀者提供一個舒適的閱書場所。以后海寧市人民政府也將在鹽官古城打造金庸武俠城。以金庸為名的武俠城也會帶動更多的“金迷”來此,今后武俠影視城的建成會讓鹽官成為集武俠創(chuàng)作、名人薈萃、休閑文化的度假勝地。
最后讓我們在對金庸先生的感懷中結(jié)束書院的參觀。
各位游客,王國維故居座落于鹽官西門直街周家兜,今天我將帶領(lǐng)大家前去參觀。
王國維,字靜安,號觀堂,1877年12月3日出生于鹽官鎮(zhèn)雙仁巷,是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學者,我國近代的國學大師,也是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考古學家。
王國維在學術(shù)上“劃時代的工作”和“驚人的成就”與他一生勤奮好學是分不開的。王國維年少時,受到當時??諏W風的影響,又得益于家庭的熏陶,更靠自己的孜孜不倦,奠定了一生學業(yè)的思想基礎(chǔ),近十年的書塾和自習生活,練就了他今后研究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功底。王國維15歲就考中秀才,被譽為“海寧四才子”之首。1894年中日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他首次接觸“新學”。22歲時,離鄉(xiāng)至上海充任《時務報》書記,深得羅振玉賞識,兩次東渡日本。早年從事戲曲和詞曲研究,1903年起從事中國古代史料考證,尤致力于金文、甲骨文、漢晉簡牘等的考釋,是國際新興學科“甲骨文”,“敦煌學”的奠基人之一,也是著名的清華“四大導師”之一。所著《人間詞話》,以“境界”說為中心,對文藝理論和創(chuàng)作方法提出了許多精辟見解;其著作“宋元戲曲史》是我國第一部對宋元戲曲進行斷代史研究的論著。王國維1927年6月2日自沉于北京頤和園內(nèi)的昆明湖,終年50周歲,給世人留下了一個不解之謎。
故居是王國維九歲時其父王乃譽所造,當時名為“娛廬”,王國維的青少年時代就是在這兒度過的。這是一座木結(jié)構(gòu)庭院式建筑,座北朝南,粉墻黛瓦,古樸莊重。它共分兩進,總面積有592平方米。進大門,穿過前庭,東桂西榴,在暗香浮卻中,便可見第一進——平房。里有一幅“蒼松萬年春”圖,配聯(lián)為“發(fā)前人所未能發(fā),言腐儒所不敢言”,是郭沫若先生對王國維的高度評價。第二進為樓房,樓上為王國維的臥房、王國維父母親的臥房及王國維的書房,樓下有三個展廳,分別為王國維生平家史圖片展、國內(nèi)外專家對王國維先生的評論及王國維的學術(shù)成就展。第一進和第二進之間有東西廂房連接,中問小庭園有一座王國維的半身銅像。
王國維故居1985年6月修復,1987年6月揭幕,1989年12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xxxx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好,各位游客鹽官游覽到此結(jié)束,觀迎您下次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