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管理者范文網(wǎng)
當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網(wǎng) > 書信稿件 > 致辭 > 導游詞

釣魚導游詞(精選12篇)

更新時間:2024-11-20 查看人數(shù):12

釣魚導游詞

第1篇 重慶導游詞:合川釣魚城

各位親愛的游客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xx,祝愿親們旅途愉快,生活幸?!,F(xiàn)在我們來到了名揚天下的南宋釣魚城抗蒙之戰(zhàn)的遺址,它是國內(nèi)僅存的一座完整的宋城,也是世界歷史上的奇跡之城。

釣魚城位于合川市合陽鎮(zhèn)嘉陵江南岸釣魚山上,整城位于嘉陵江,涪江,渠江,交匯之口,其地三面據(jù)江,危崖拔地,集戰(zhàn)古奇險雄幽為一體。關(guān)于此山的得名,源于一個傳說:相傳,古時山上有一塊平整的巨石,有一巨神于此釣嘉陵江中之魚,以此解決一方百姓的饑荒,因而此山故名釣魚山,巨石名曰釣魚臺,上面所筑之城自然就是釣魚城了。

但釣魚城真正聞名于世的卻是它在世界軍事歷史上的獨特地位,被稱為東方麥加城,上帝折鞭處,有獨釣中原的壯烈情懷。為什么釣魚城地位如此之高,且讓小葉為您一一道來。

首先從軍事上來說,釣魚城依山為壘,固若金湯。不僅有構(gòu)筑在陡峭山壁上的內(nèi)外兩條防線,還有縱向延伸的水軍碼頭,,是當時釣魚城水軍的戰(zhàn)船停泊處。整座碼頭都是用巨石砌成的,遺址殘基高約4米,長70米,寬60米,呈長方形。從江邊到山腳共有3層平臺,因此,不論江水漲落,均可供船???,無礙戰(zhàn)事。

碼頭上高大雄偉的大門就是護國門,這座大門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線,是釣魚城防御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右依峭壁,左依懸崖,雄立在這險要的隘口之處,大有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的架勢,從城門向上看有一個歇山頂建筑的城樓,這是不久前按照原有規(guī)模修復的,門洞上刻有巴渝保障,更是寓意深刻。

門洞后的主體就是城墻,總長約8千米,把雄關(guān)隘口連成一體,猶如一條巨龍橫臥。墻頂靠外一側(cè)是用條石砌成的垛口,我們仔細看可以發(fā)現(xiàn)一個凹字的缺口,那就是瞭望臺,是供關(guān)敵情用的,下方的那個口子就射擊口,突出于墻外的石臺,是供巡邏放哨的墩臺和安置設滾石和炮臺。細心的游客朋友會發(fā)現(xiàn)城墻下面是灰白色,上面是磚紅色,灰白色的就是宋時古城墻,磚紅色的為后期修復。

釣魚城之戰(zhàn)也是世界歷史的重大轉(zhuǎn)折點,蒙元帝國從此四分五裂,由盛而衰。

釣魚城和阿拉伯麥加圣城一樣,以一城挽回了一國氣數(shù),故稱東方麥加城游民民族侵略者被歐洲人稱為上帝之鞭,蒙古入侵者折戟于釣魚城下,所以又叫上帝折鞭處。城內(nèi)石照縣衙是宋蒙元戰(zhàn)爭時期唯一延續(xù)到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年)的南宋地方政權(quán)機構(gòu),素有南宋最后的一座縣衙、元統(tǒng)一之后唯一的南宋縣衙之稱。

葉涼常常在想,我們漢人是聰明而可塑性很強的民族,我們可以是勤勞的農(nóng)夫、能干的工人、精明的商人、勇敢的戰(zhàn)士、睿智的學者而那些異族統(tǒng)治者往往想通過屠殺和洗腦,把我們變成愚昧的奴隸和馴服的羔羊。但是,他們可以拆掉石頭造的堡壘,卻拆不掉我們心中的釣魚城。釣魚城的精神,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我們永遠會為了獨立、自由和尊嚴奮戰(zhàn)不息。

釣魚城內(nèi)的王堅紀功碑及忠義祠正是為了紀念這種精神,希望游客朋友待會和我一起,為先烈奉上緬懷之情。

下面讓我們開始這段英雄懷古之旅吧!

第2篇 重慶釣魚城導游詞

釣魚城原為釣魚山,位于重慶市合川區(qū)嘉陵江南岸5公里處,占地2.5平方公里。傳說有一巨神于此釣嘉陵江中之魚,以解一方百姓饑饉,山由此得名。釣魚城峭壁千尋,古城門、城墻雄偉堅固,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環(huán)繞,儼然兵家雄關(guān),是馳名巴蜀的遠古遺跡。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guān)于“重慶釣魚城導游詞”歡迎大家閱讀!

重慶釣魚城導游詞

釣魚城三面據(jù)江,峭崖拔地,自然景觀壯美。

1982年由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釣魚城位于合川市合陽鎮(zhèn)嘉陵江南岸釣魚山上,占地2.5平方千米。山上有一塊平整巨石,傳說有一巨神于此釣嘉陵江中之魚,以解一方百姓饑饉,山由此得名。釣魚城峭壁千尋,古城門、城墻雄偉堅固,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環(huán)繞,儼然兵家雄關(guān)。

釣魚城峭壁千尋,古城門、城墻雄偉堅固,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環(huán)繞,儼然兵家雄關(guān)。釣魚城古戰(zhàn)場遺址至今保存完好。主要景觀有城門、城墻、皇宮、武道衙門、步軍營、水軍碼頭等遺址,有釣魚臺、護國寺、懸佛寺、千佛石窟、皇洞、天泉洞、飛檐洞等名勝古跡,還有元、明、清三代遺留的大量詩賦辭章、浮雕碑刻。1982年,釣魚城被列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

釣魚城是因為修筑在釣魚山上而得名的。早在唐代,合州名僧石頭和尚就在釣魚山創(chuàng)建了護國寺和懸空臥佛、千佛石窟等摩崖造像,從而留下了僧侶、游人的足跡。南宋乾道年間(1171年),釣魚山飛舄樓建 成。當時過往州境的雅士豪客,莫不盤桓于釣魚山,借江山之助,寄托自己豪放的胸襟與遠大抱負。到了南宋晚期,宋蒙(元)戰(zhàn)爭爆發(fā)。四川制置使兼知重慶府余玠為抵御蒙古軍隊的進犯,采納播州(今貴州遵 義)人冉琎、冉璞兄弟“擇險、任人、積粟、駐兵、徙城”的建議,于淳祐三年(1243年)在釣魚山筑城,徙合州及石照縣治其上,屯兵積糧,控扼三江,以為重慶屏障。

釣魚城依山為壘,宛如金城湯池。它不但有構(gòu)筑在陡峭山巖上的內(nèi)外兩道防線,而且還有縱向延伸的水軍碼頭,以暗道出口、一字城墻相連接的給養(yǎng)補給通道,和天池泉井、水洞門為代表的給排水系統(tǒng)。在城中的兩級臺地上,良田沃土,豁然千畝。釣魚城由此而成為我國古代戰(zhàn)爭史上以山地修筑防御體系的光輝典 范。

山上有一塊平整巨石,傳說有一巨神于此釣嘉陵江中之魚,以解一方百姓饑饉,山由此而得名。

從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軍民在守將王堅、張玨的率領(lǐng)下,憑藉釣魚城天險,“春則出屯田 野,以耕以耘;秋則運糧運薪,以戰(zhàn)以守。”而大汗蒙哥(元憲宗)、總帥汪德臣、東川統(tǒng)軍合剌、四川總帥汪惟正等80多名叱咤風云的蒙、元將領(lǐng),視釣魚城為“彈丸”之地,長期圍城強攻。雙方于此殊死搏斗,浴血奮戰(zhàn),歷經(jīng)大小戰(zhàn)斗200余次,共同創(chuàng)造了釣魚城36年攻防戰(zhàn)爭這一古今中外戰(zhàn)爭史上罕見的奇跡。

在這場曠日持久的釣魚城攻防戰(zhàn)爭中,發(fā)生在公元1259年的釣魚城開慶元年之戰(zhàn)是7個多世紀以來,中外眾多專家學者共同關(guān)注的一大戰(zhàn)役。這此戰(zhàn)役不僅是我國古代戰(zhàn)爭史上繼彝陵之戰(zhàn)、成皋之戰(zhàn)、淝水之戰(zhàn)之后的又一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zhàn)役,而且是改寫世界中古歷史、震驚中外的重大歷史事件。

1258年春,蒙哥汗在完成了對南宋的戰(zhàn)略包圍后,親率七萬蒙軍主力攻擊四川。在短短的10個月間,成都及川西北府州俱被蒙軍占領(lǐng)。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 二月,蒙哥汗率軍由渠江雞爪灘渡江,駐蹕釣魚城東之石子山。庚即,蒙古軍開始向釣魚城大舉進攻。

五月,蒙古軍累攻不克.潮濕炎熱的氣候使蒙古軍“軍中大疫,方議班師”。蒙哥未采納部下“乘新集之銳,水陸東下”的建言,仍加緊了對釣魚城的攻擊。 六月,汪德臣復選兵夜登外城馬軍寨,殺寨主及守城 者,王堅率兵來戰(zhàn)。遲明,遇雨梯折,后軍不克進而止。

七月,蒙哥汗以馬軍寨之馬鞍山為橋頭堡,向釣魚城內(nèi)城發(fā)起進攻。在此場激烈的戰(zhàn)斗中,蒙哥汗被飛丸擊中,崩于釣魚山。蒙哥汗戰(zhàn)死之后,進軍鄂州(今湖北武昌)的蒙哥之弟忽必烈和進攻漳州(今湖南長 沙)的塔察兒,以及占領(lǐng)了大馬士革,正在與古埃及馬木路克王朝軍隊作戰(zhàn)的旭烈兀,為爭奪汗位而匆忙回 師,蒙古貴族集團即開始了長期的內(nèi)部爭戰(zhàn)。釣魚城由此在世界中古史上,赫然豎立了“延續(xù)宋祚、緩解歐亞戰(zhàn)禍、阻止蒙古向非洲擴張”的不朽豐碑!當時,釣魚城就以“東方的麥迦城”、“上帝折鞭處”的威名震驚了中外。 此后,釣魚城軍民堅持抗戰(zhàn)。直到南宋祥興二年(1279年)正月,帝昺在厓山蹈海之后,守將王立開城降元,結(jié)束了釣魚城36年抵抗戰(zhàn)爭的光榮歷程。

三江環(huán)抱的釣魚城是聞名中外的古戰(zhàn)場,南宋時期她抗蒙連續(xù)36年,寫下了中外戰(zhàn)爭史上罕見的以弱勝強的戰(zhàn)例。釣魚城因此被歐洲人譽為'陳方麥加城'.'上帝折鞭處'。1982年,釣魚城被列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

釣魚城屹立在合川市東城區(qū)的釣魚山上(距合川市合陽城五公里—東北面)。景區(qū)氣候:四季分明。

第3篇 浙江富春江嚴子陵釣魚臺導游詞

講解內(nèi)容: 釣臺簡介——“嚴子陵釣臺”碼頭、牌坊——嚴先生祠堂——大型精品碑廊(中間經(jīng)過“天下第十九泉亭”、“李太白醉酒處”、“留芳亭”)——東臺——“雙清亭”——西臺謝翱慟哭處——夢鼎亭——“清風軒”茶室——小碑廊、客星亭、滄波橋——回碼頭上船。

[船上、碼頭上]

嚴子陵釣臺,座落在被譽為“清麗奇絕,錦峰秀嶺”的富春山山腰。這山高312米(海拔),逶迤35公里。山下的這段江面又稱“七里瀧”、“七里灘”、“七里瀨”。諸位請看,前面那蔥郁的山巒之中,一對奇峰屹立水涯。李白詩中曾描繪為“釣臺碧云中,邈于蒼山對”。右邊的稱為東臺,左邊的則稱為西臺,所以這一景也叫“雙臺垂釣”。

諸位,釣臺碼頭就要到了,在此,我們已可以看到:在碼頭上,有一些大小規(guī)格各異的石碑立在那里,體現(xiàn)出“嚴子陵釣臺”濃郁的文化氣息。這些碑文都是現(xiàn)代名人如郁達夫、巴金、譚啟龍、陳立夫、朱玖瑩、孫友等人的作品。好,船就要靠岸了,請大家按次序下船,注意安全。

諸位,首先請大家先來看一下郁達夫的這塊《釣臺的春晝》碑。這是1931年3月郁達夫來游釣臺時寫的,那時的釣臺“只寂寂的看不見一個人類……歪斜的亭子……縱橫蕪雜的草木……祠堂是廢垣殘瓦……”可想當年的釣臺就如同當時的時局一樣,充滿著陰霾,而現(xiàn)在的釣臺已是游人如織。

這塊石牌坊正面的“嚴子陵釣臺”幾個字是中國佛教協(xié)會主席,著名書法家趙樸初先生書寫的:背面的“山高水長”是原西冷印社社長,浙江省書法協(xié)會主席沙孟海先生書寫。此牌坊上面還有許多雕琢,更是栩栩如生,諸位請隨我一同去觀看。

諸位游客,站在這里請大家抬頭往上方看,在山腰有兩塊大盤石,高近百米,這就是東西兩臺了。你們看,東臺前面還有一支石筍非常突出。在這個位置上看,好象是一位古代的仕女,頭上梳著發(fā)髻,身穿裙袍,甚至裙上的皺折好象全看得清。有人說:這大概是陪伴嚴子陵的仕女。諸位看像不像?但如果你要登上東臺左側(cè)那塊稱為“棋盤石”的石臺上往下看,它卻象是一支直上直下的石筍。有人說它更象是嚴子陵的釣魚桿?諸位等會兒可以自己上山去觀看。同時,還可以在上面的“棋盤石”上留個影。它的背景有山、有水、有房、有樹、有船、有亭臺,還有一支石筍。

我們現(xiàn)在去“嚴先生祠堂”游覽。

嚴子陵,名光,浙江余姚人。他本姓“莊”,因為避漢明帝劉莊之諱,而改姓“嚴”。他博學多才,少有高名。年輕時與漢光武帝劉秀是同窗好友。劉秀登位稱帝后,嚴子陵改名換姓,隱身不見。劉秀很想念他,命畫工繪像,派人各處尋訪,了解下落。后來在齊國的土地上,發(fā)現(xiàn)一人披羊裘,戴斗笠,很象子陵。于是備車備禮去接他,往返三次,才召其入京。歷史上還有這樣一段記載,說的是:嚴子陵被召到京城洛陽之后,不去朝拜光武帝,反而要光武帝來看他。后來被邀請和光武帝劉秀同床酣睡。子陵睡相不好,將自己的腳放在皇帝的肚子上。第二天看星相的太史急奏:客星犯御座甚急!劉秀笑著說:這是因為我與老朋友同床睡覺的關(guān)系。后來劉秀封嚴子陵為諫議大夫,他不肯當,來到這里耕種垂釣。從此,人們?yōu)榉Q贊子陵這種不事王侯的精神,稱他為“客星”。這“客星”碑,那“釣臺”碑,都是按釣臺原有的明朝弘治十年薛敬之題書的拓片重新鐫刻的。這一段史實在《后漢書》中的《嚴光傳》里有記載。山上的東臺亭內(nèi)就有一塊石碑鐫刻了此文,大家一會兒可上山去仔細閱讀。

祠堂中最有價值的碑文是那塊——范仲淹的《嚴先生祠堂記》,諸位請隨我去觀看。

[碑前] 范仲淹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年)因?qū)m遷矛盾受到牽連,由右司諫被貶到睦州任知州。睦州后來改為嚴州,也就是現(xiàn)在的桐廬、分水、建德、壽昌、淳安、遂安六縣。當時州治所在地是梅城,那年他已經(jīng)四十六歲。范仲淹在睦州當官時間不長,卻做了不少被后人稱道的好事,其中之一就是新建“嚴先生祠堂”,并寫了《嚴先生祠堂記》。

《嚴先生祠堂記》是千古傳誦的佳作。清代康熙年間被吳楚材、吳調(diào)侯編入《古文觀止》一書后,流傳更廣,影響更大?!秶老壬籼糜洝分械谝痪湓挘?ldquo;先生,光武之故人也。”就明確指出嚴子陵是光武帝的老朋友。結(jié)尾的“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佳世名句,傳誦至今。介紹到這里,大家就清楚了,剛才大家看到的釣臺牌坊的“山高水長”和這個祠堂正中橫額的“光武故人”的出處了。

第4篇 陜西省釣魚臺導游詞

陜西省垂綸臺導游詞1

垂綸臺在寶雞市寶雞縣東南約30里天王鎮(zhèn)的伐魚河谷,即幡溪谷中。溪中有一臺石,上有困痕,傳說是西周精巧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建國功臣姜子牙涉政前隱居垂釣之地,故而得此名。 這里有垂綸臺、中國西部影視基地、靜室景區(qū)、筆架山景區(qū)、金波峽景區(qū)、青峰山景區(qū)、神仙壩景區(qū)、玉皇山景區(qū)等八大景區(qū),100多個景點。

垂綸臺及其地址的伐魚河谷處在秦嶺北麓。按照記實,太公垂綸臺有3處,初釣河南新安城東,繼釣陜西咸陽城西,后釣寶雞縣伐魚河谷,而三處中又以幡溪垂綸臺最為著名。由于,姜太公在此垂釣的時辰,碰著周文王的拜謁,副手朝政,才呈現(xiàn)了我國汗青上的“文武之治”盛世。以后往后,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唐代墨客李白、許渾,宋代墨客蘇軾都曾游覽于此,并賦詩記勝。

唐代的垂綸臺就此建廟塑像,歷經(jīng)3次重建,至今人們還可以看到“太公廟”、“文王廟”、“望賢臺”、“乞子崖”、“垂綸臺”等一些古剎,祭釣堂、殿、廊、樓、臺和一石馱五柏等壯觀奇景?!秴问洗呵铩?水經(jīng)注)有“太公釣茲泉”的記敘,民間亦有“太公背泉垂釣”、“周文王納諫邀賢”、“武吉代薪奉母”等傳說。從古到今,垂綸臺就以其盛名招待旅客,宋代文學家蘇軾曾游此地,留下“夜入幡溪如入峽,照山炬火落驚猿”的名句。

站在伐魚河上的瓦子坡村南眺,秦嶺群峰崢嶸升沉,重巒疊嶂,新疆導游詞,郁郁蔥蔥,氣魄磅礴,蔚為壯觀。近看,奇峰聳峙,翠柏蔥綠,古剎雄偉,水色碧透,爛漫誘人。然而,最引人注目標照舊那塊挺立在伐魚河邊的怪異巨石——“丟石”。丟石,是一塊復雜而完備的石英花崗巖體,上大下小,呈碗形,丟石上險些找不到任何裂隙。丟石北側(cè)有清乾隆五十九年三月,寶雞知縣徐文博謄寫的4個1米見方的蒼勁大字:“孕磺遺璞”。丟石高6.6米,上部直徑11.2米,下部直徑僅4米,伐魚河湍湍激流擦石而過,大有一觸即倒之勢,然而,千百年來,它始終“固若金湯”,布滿著隱秘的色彩。

宏偉壯觀的姜太公廟在丟石右上方的河濱。衡宇出檐斗拱,雕梁畫棟,古香古色,為唐貞觀初年所建,明嘉靖年間整修,清乾隆二十六年重修。廟前正立著4棵40余米高的參天古柏,枝桿粗壯,根深葉茂,四序常青,傳說為唐代所植,此為垂綸臺景觀之一。

周文王廟,由姜太公廟盤山而上即到。文王廟依山而建,廟堂重瓦危檐,機關(guān)嚴謹,鬼斧神工。隔國土腰,尚有局限越發(fā)雄偉的武王廟和武吉廟。武吉廟內(nèi)原有一根武吉擔柴用的鐵肩擔,重60公斤,“文革”中丟失。據(jù)垂綸臺碑得記實,這里自唐代設神修廟,計有古剎、祭堂17處,殿、廊、摟、臺共40余間,此刻大都已重建規(guī)復。從丟石順水而下,河水層層下跌,浪花飛濺,向下流直瀉,形成一個個深潭,如同朵朵雪蓮盛開。離丟石100米處,有一水面寬闊,水色碧透的深潭,名“滋泉”,泉邊有一石英花崗巖巨石嵌入河心,巨石上有兩道40厘米長,15厘米深的平行平滑淺槽,相傳姜子牙來此隱居后,平日在此垂釣,年深日久,便在巨石上跪出了兩道槽痕。垂綸臺即由此得名,側(cè)方巖壁上雕鑿有“垂綸臺”3個巨型篆字。從丟石溯水而上,臺灣高山堅持,河谷狹小,谷坡陡峭,水流湍急,有“一步跨過伐魚河”之稱。沿峽谷再上河谷,豁然加寬。一座雙曲拱大壩蓋住了去路,這等于“垂綸臺水庫”。垂綸臺水庫,壩頂寬2米,壩長200米,壩高50米,水深45米,總庫容量255萬立方米, 1973年開工, 1978年 12月建成,可澆灌2200公頃農(nóng)田。水庫大壩東端有一八角亭,記實了水壩開工時刻,行使人力及完工日期,具有古代亭臺樓閣和當代構(gòu)筑藝術(shù)的綜合氣魄威風凜凜,典雅靈秀。大壩中間有一觀景樓。登上觀景樓,整個風光區(qū)一清二楚。

垂綸臺水庫為這里增加了不少風光。夏秋季候,水面碧波激蕩,周圍高山披紅掛綠,湖光倒影,煞是悅目,游人乘坐小船或游艇周游水面,恍如置身于桂林漓江之上,杭州西湖之中,異常恬靜。從壩側(cè)溢洪跌下一道瀑布,約40多米高,瀑布飛流而下,如白練垂掛,似銀河傾注,訇然之聲震耳欲聾,水珠飛濺數(shù)丈之遠,日光照在迷蒙錦繡的水霧上,竟變幻出一道爛漫無比的七色彩虹,云蒸霞蔚,壯觀無比,布滿詩情畫意。冬春季候,水庫冰封水面,平滑平整如明鏡,雪落山間,銀裝素裹,一片銀色天下。巨厚的冰層,成了游人的自然溜冰場。水庫的自然景致和人工構(gòu)筑美滿無缺,組成了一幅耐人尋味的風光畫。

汗青上的姜太公,姓姜,名尚,字子牙,號飛熊。生在商世,因見紂王無道,遂棄官出走,隱居在此,終日以垂釣過活。“姜太公垂綸,愿者中計”成為后裔人們的俗話。其后他終于被周文王發(fā)明。文王禮賢下士,親到伐魚河邊迎聘。于是,被尊為智囊的姜太公遂副手文武二王開創(chuàng)了在中國汗青上卓有成績的西周霸業(yè),本身亦名留青史。

陜西省垂綸臺導游詞2

垂綸臺位于寶雞市東南40公里蟠潘河上,南依秦嶺,北望渭水,山凈水秀,古柏疊翠,景致雄壯,汗青長遠,是古今中外頗享盛名的游覽勝地,是省級風光勝景區(qū)和省級重點文物掩護單元。

垂綸臺因西周名人姜子牙在此隱居十載,滋泉釣干遇文王而有名于世,史料文籍均有記實。唐貞觀年間:“太公兵家者流,始令蟠溪立廟。”并植柏四株,至今猶存。至清乾隆年間有古剎17處,聞名的有太公廟、文王廟、山門口、三清廟等,河東岸的釣臺遺跡,河流中央的“璜石”,河西的望賢臺以及飛瀑流霞,浪聲莫測。垂綸臺構(gòu)筑氣魄威風凜凜典雅、天然景致迷人。連年來,各級當局的大力大舉支持下,垂綸臺風光區(qū)的開拓建樹步驟進一步加速,新籌劃的景點為垂綸臺將再添新姿。

此刻河濱有一巨石寬2米,長2.5米,石面平闊,上書“垂綸臺” 三字,石上有兩條平行平滑的凹印,傳說是姜太公跪在上面垂綸的陳跡。由這里至西寶公路邊的一段土路,傳說是周王西伯約請姜子牙時用繩拉車顛末的階梯,這里尚有唐建明修的姜太公廟和周文王廟,廟內(nèi)有姜太公塑像,有周文王請姜太公連環(huán)壁畫。廟前有四棵古柏,傳為太公手植,枝葉繁茂。三清殿、武吉祠等古構(gòu)筑群各具氣魄威風凜凜。

沿坡道再上行,便到新建的垂綸臺水庫,壩高50米,蓄水45萬立方米,蔚為壯觀,現(xiàn)辟為水上樂土,可蕩舟嬉戲,垂綸臺融人文與天然景觀于一體,是一處極佳的旅游勝地。

陜西省垂綸臺導游詞3

垂綸臺位于寶雞市東南40公里蟠溪河上,南依秦嶺,北望渭水,山凈水秀,古柏疊翠,景致雄壯,汗青長遠,是古今中外頗享盛名的游覽勝地,是省級風光勝景區(qū)和省級重點文物掩護單元。垂綸臺因西周名人姜子牙在此隱居十載,滋泉釣干遇文王而有名于世,史料文籍均有記實。唐貞觀年間:“太公兵家者流,始令蟠溪立廟。”并植柏四株,至今猶存。至清乾隆年間有古剎17處,聞名的有太公廟、文王廟、山門口、三清廟等,河東岸的釣臺遺跡,河流中央的“璜石”,河西的望賢臺以及飛瀑流霞,浪聲莫測。垂綸臺構(gòu)筑氣魄威風凜凜典雅、天然景致迷人。

按照記實,太公垂綸臺有3處,初釣河南新安城東,繼釣陜西咸陽城西,后釣寶雞縣伐魚河谷,而三處中又以幡溪垂綸臺最為著名。由于,姜太公在此垂釣的時辰,碰著周文王的拜謁,副手朝政,才呈現(xiàn)了我國汗青上的“文武之治”盛世。以后往后,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唐代墨客李白、許渾,宋代墨客蘇軾都曾游覽于此,并賦詩記勝。唐代的垂綸臺就此建廟塑像,歷經(jīng)3次重建,至今人們還可以看到“太公廟”、“文王廟”、“望賢臺”、“乞子崖”、“垂綸臺”等一些古剎,祭釣堂、殿、廊、樓、臺和一石馱五柏等壯觀奇景。《呂氏春秋》(水經(jīng)注)有“太公釣茲泉”的記敘,民間亦有“太公背泉垂釣”、“周文王納諫邀賢”、“武吉代薪奉母”等傳說。從古到今,垂綸臺就以其盛名招待旅客,宋代文學家蘇軾曾游此地,留下“夜入幡溪如入峽,照山炬火落驚猿”的名句。站在伐魚河上的瓦子坡村南眺,秦嶺群峰崢嶸升沉,重巒疊嶂,郁郁蔥蔥,氣魄磅礴,蔚為壯觀。近看,奇峰聳峙,翠柏蔥綠,古剎雄偉,水色碧透,爛漫誘人。

然而,最引人注目標照舊那塊挺立在伐魚河邊的怪異巨石——“丟石”。丟石,是一塊復雜而完備的石英花崗巖體,上大下小,呈碗形,丟石上險些找不到任何裂隙。丟石北側(cè)有清乾隆五十九年三月,寶雞知縣徐文博謄寫的4個1米見方的蒼勁大字:“孕磺遺璞”。丟石高6.6米,上部直徑11.2米,下部直徑僅4米,伐魚河湍湍激流擦石而過,大有一觸即倒之勢,然而,千百年來,它始終“固若金湯”,布滿著隱秘的色彩。

宏偉壯觀的姜太公廟在丟石右上方的河濱。衡宇出檐斗拱,雕梁畫棟,古香古色,為唐貞觀初年所建,明嘉靖年間整修,清乾隆二十六年重修。廟前正立著4棵40余米高的參天古柏,枝桿粗壯,根深葉茂,四序常青,傳說為唐代所植,此為垂綸臺景觀之一。 周文王廟,由姜太公廟盤山而上即到。文王廟依山而建,廟堂重瓦危檐,機關(guān)嚴謹,鬼斧神工。隔國土腰,尚有局限越發(fā)雄偉的武王廟和武吉廟。武吉廟內(nèi)原有一根武吉擔柴用的鐵肩擔,重60公斤,“文革”中丟失。據(jù)垂綸臺碑得記實,這里 自唐代設神修廟,計有古剎、祭堂17處,殿、廊、摟、臺共40余間,此刻大都已重建規(guī)復。從丟石順水而下,河水層層下跌,浪花飛濺,向下流直瀉,形成一個個深潭,如同朵朵雪蓮盛開。離丟石100米處,有一水面寬闊,水色碧透的深潭,名“滋泉”,泉邊有一石英花崗巖巨石嵌入河心,巨石上有兩道40厘米長,15厘米深的平行平滑淺槽,相傳姜子牙來此隱居后,平日在此垂釣,年深日久,便在巨石上跪出了兩道槽痕。垂綸臺即由此得名,側(cè)方巖壁上雕鑿有“垂綸臺”3個巨型篆字。

從丟石溯水而上,臺灣高山堅持,河谷狹小,谷坡陡峭,水流湍急,有“一步跨過伐魚河”之稱。沿峽谷再上河谷,豁然加寬。一座雙曲拱大壩蓋住了去路,這等于“垂綸臺水庫”。垂綸臺水庫,壩頂寬2米,壩長200米,壩高50米,水深45米,總庫容量255萬立方米, 1973年開工, 1978年 12月建成,可澆灌2200公頃農(nóng)田。水庫大壩東端有一八角亭,記實了水壩開工時刻,行使人力及完工日期,具有古代亭臺樓閣和當代構(gòu)筑藝術(shù)的綜合氣魄威風凜凜,典雅靈秀。大壩中間有一觀景樓。登上觀景樓,整個風光區(qū)一清二楚。 垂綸臺水庫為這里增加了不少風光。夏秋季候,水面碧波激蕩,周圍高山披紅掛綠,湖光倒影,煞是悅目,游人乘坐小船或游艇周游水面,恍如置身于桂林漓江之上,杭州西湖之中,異常恬靜。從壩側(cè)溢洪跌下一道瀑布,約40多米高,瀑布飛流而下,如白練垂掛,似銀河傾注,訇然之聲震耳欲聾,水珠飛濺數(shù)丈之遠,日光照在迷蒙錦繡的水霧上,竟變幻出一道爛漫無比的七色彩虹,云蒸霞蔚,壯觀無比,布滿詩情畫意。冬春季候,水庫冰封水面,平滑平整如明鏡,雪落山間,銀裝素裹,一片銀色天下。巨厚的冰層,成了游人的自然溜冰場。水庫的自然景致和人工構(gòu)筑美滿無缺,組成了一幅耐人尋味的風光畫。

汗青上的姜太公,姓姜,名尚,字子牙,號飛熊。生在商世,因見紂王無道,遂棄官出走,隱居在此,終日以垂釣過活。“姜太公垂綸,愿者中計”成為后裔人們的俗話。其后他終于被周文王發(fā)明。文王禮賢下士,親到伐魚河邊迎聘。于是,被尊為智囊的姜太公遂副手文武二王開創(chuàng)了在中國汗青上卓有成績的西周霸業(yè),本身亦名留青史。

看過'陜西省垂綸臺導游詞 '的還看了:

1.寶雞垂綸臺導游詞

2.游覽寶雞導游詞

3.西安古城墻導游詞

4.西安事務眷念館導游詞

5.延安寶塔山導游詞

第5篇 重慶釣魚城簡介全文導游詞

釣魚城三面據(jù)江,峭崖拔地,自然景觀壯美。

1982年由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釣魚城位于合川市合陽鎮(zhèn)嘉陵江南岸釣魚山上,占地2.5平方千米。山上有一塊平整巨石,傳說有一巨神于此釣嘉陵江中之魚,以解一方百姓饑饉,山由此得名。釣魚城峭壁千尋,古城門、城墻雄偉堅固,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環(huán)繞,儼然兵家雄關(guān)。

釣魚城峭壁千尋,古城門、城墻雄偉堅固,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環(huán)繞,儼然兵家雄關(guān)。釣魚城古戰(zhàn)場遺址至今保存完好。主要景觀有城門、城墻、皇宮、武道衙門、步軍營、水軍碼頭等遺址,有釣魚臺、護國寺、懸佛寺、千佛石窟、皇洞、天泉洞、飛檐洞等名勝古跡,還有元、明、清三代遺留的大量詩賦辭章、浮雕碑刻。1982年,釣魚城被列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

釣魚城是因為修筑在釣魚山上而得名的。早在唐代,合州名僧石頭和尚就在釣魚山創(chuàng)建了護國寺和懸空臥佛、千佛石窟等摩崖造像,從而留下了僧侶、游人的足跡。南宋乾道年間(1171年),釣魚山飛舄樓建 成。當時過往州境的雅士豪客,莫不盤桓于釣魚山,借江山之助,寄托自己豪放的胸襟與遠大抱負。到了南宋晚期,宋蒙(元)戰(zhàn)爭爆發(fā)。四川制置使兼知重慶府余玠為抵御蒙古軍隊的進犯,采納播州(今貴州遵 義)人冉琎、冉璞兄弟擇險、任人、積粟、駐兵、徙城”的建議,于淳祐三年(1243年)在釣魚山筑城,徙合州及石照縣治其上,屯兵積糧,控扼三江,以為重慶屏障。

釣魚城依山為壘,宛如金城湯池。它不但有構(gòu)筑在陡峭山巖上的內(nèi)外兩道防線,而且還有縱向延伸的水軍碼頭,以暗道出口、一字城墻相連接的給養(yǎng)補給通道,和天池泉井、水洞門為代表的給排水系統(tǒng)。在城中的兩級臺地上,良田沃土,豁然千畝。釣魚城由此而成為我國古代戰(zhàn)爭史上以山地修筑防御體系的光輝典 范。

山上有一塊平整巨石,傳說有一巨神于此釣嘉陵江中之魚,以解一方百姓饑饉,山由此而得名。

從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軍民在守將王堅、張玨的率領(lǐng)下,憑藉釣魚城天險,春則出屯田 野,以耕以耘;秋則運糧運薪,以戰(zhàn)以守。”而大汗蒙哥(元憲宗)、總帥汪德臣、東川統(tǒng)軍合剌、四川總帥汪惟正等80多名叱咤風云的蒙、元將領(lǐng),視釣魚城為彈丸”之地,長期圍城強攻。雙方于此殊死搏斗,浴血奮戰(zhàn),歷經(jīng)大小戰(zhàn)斗200余次,共同創(chuàng)造了釣魚城36年攻防戰(zhàn)爭這一古今中外戰(zhàn)爭史上罕見的奇跡。

在這場曠日持久的釣魚城攻防戰(zhàn)爭中,發(fā)生在公元1259年的釣魚城開慶元年之戰(zhàn)是7個多世紀以來,中外眾多專家學者共同關(guān)注的一大戰(zhàn)役。這此戰(zhàn)役不僅是我國古代戰(zhàn)爭史上繼彝陵之戰(zhàn)、成皋之戰(zhàn)、淝水之戰(zhàn)之后的又一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zhàn)役,而且是改寫世界中古歷史、震驚中外的重大歷史事件。

1258年春,蒙哥汗在完成了對南宋的戰(zhàn)略包圍后,親率七萬蒙軍主力攻擊四川。在短短的10個月間,成都及川西北府州俱被蒙軍占領(lǐng)。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二月,蒙哥汗率軍由渠江雞爪灘渡江,駐蹕釣魚城東之石子山。庚即,蒙古軍開始向釣魚城大舉進攻。

五月,蒙古軍累攻不克.潮濕炎熱的氣候使蒙古軍軍中大疫,方議班師”。蒙哥未采納部下乘新集之銳,水陸東下”的建言,仍加緊了對釣魚城的攻擊。六月,汪德臣復選兵夜登外城馬軍寨,殺寨主及守城 者,王堅率兵來戰(zhàn)。遲明,遇雨梯折,后軍不克進而止。

七月,蒙哥汗以馬軍寨之馬鞍山為橋頭堡,向釣魚城內(nèi)城發(fā)起進攻。在此場激烈的戰(zhàn)斗中,蒙哥汗被飛丸擊中,崩于釣魚山。蒙哥汗戰(zhàn)死之后,進軍鄂州(今湖北武昌)的蒙哥之弟忽必烈和進攻漳州(今湖南長 沙)的塔察兒,以及占領(lǐng)了大馬士革,正在與古埃及馬木路克王朝軍隊作戰(zhàn)的旭烈兀,為爭奪汗位而匆忙回 師,蒙古貴族集團即開始了長期的內(nèi)部爭戰(zhàn)。釣魚城由此在世界中古史上,赫然豎立了延續(xù)宋祚、緩解歐亞戰(zhàn)禍、阻止蒙古向非洲擴張”的不朽豐碑!當時,釣魚城就以東方的麥迦城”、上帝折鞭處”的威名震驚了中外。此后,釣魚城軍民堅持抗戰(zhàn)。直到南宋祥興二年(1279年)正月,帝昺在厓山蹈海之后,守將王立開城降元,結(jié)束了釣魚城36年抵抗戰(zhàn)爭的光榮歷程。

三江環(huán)抱的釣魚城是聞名中外的古戰(zhàn)場,南宋時期她抗蒙連續(xù)36年,寫下了中外戰(zhàn)爭史上罕見的以弱勝強的戰(zhàn)例。釣魚城因此被歐洲人譽為'陳方麥加城'.'上帝折鞭處'。1982年,釣魚城被列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

釣魚城屹立在合川市東城區(qū)的釣魚山上(距合川市合陽城五公里—東北面)。景區(qū)氣候:四季分明。

第6篇 陜西釣魚臺導游詞

陜西垂綸臺導游詞一

列位旅客伴侶:

各人好,接待來到“東方麥家城”、“天主折鞭地”合川垂綸城! 垂綸城挺立在重慶市合川區(qū)東城半島的垂綸山上,在輿圖上的精確位置為東經(jīng)106°17′32′~106°19′22′,北緯29°59′30′~30°1′15′。其地當嘉陵江、渠江、涪江之口,控扼三江,自古為“巴蜀要沖”。

垂綸城是締造中外戰(zhàn)爭史事跡的軍事要塞,是改寫天下中古汗青的好漢名城。7個多世紀前的宋蒙(元)戰(zhàn)爭時期,身任四川安慰制置使、兼重慶知府的余玠為抵制蒙古部隊的襲擊,采用播州 (今貴州遵義)冉琎、冉璞兄弟的提議,于南宋淳祐三年(1243年)筑城垂綸山,并將合州及石照縣治移至垂綸城,屯兵積糧,以作渝、夔(kui)藩籬,全蜀屏蔽。

從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軍民在守將王堅、張玨的帶領(lǐng)下,憑籍垂綸城天險,“春則出屯郊野,以耕以耘;秋則運糧運薪,以戰(zhàn)以守”,抵制了其時天下上最強盛的軍事力氣——蒙(元)精銳之師,締造了守城抗戰(zhàn)36年這一古今中外戰(zhàn)爭史上有數(shù)的事跡。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七月,蒙哥汗(元憲宗)戰(zhàn)死在御駕親征垂綸城的前列,導致大蒙古國從南宋和西亞沙場全面撤軍。由此,垂綸城活著界中古史上赫然鑄就了“連續(xù)宋祚、緩解歐亞戰(zhàn)禍、阻止蒙古向北非擴張”的不朽豐碑!

垂綸城是迄今海內(nèi)生涯最齊備的古沙場遺址。在垂綸城上,現(xiàn)存有總長8公里的城垣、8座城門,以及炮臺、墩臺、棧道、暗道出口、水軍船埠、兵事變坊、武道衙門、虎帳、較場、皇宮、天池、泉井等南宋軍事及糊口辦法遺址;有太古遺跡垂綸臺、唐代懸空臥佛、千佛崖、彌勒站佛、800年古桂樹、天泉洞、薄刀嶺、三龜石、護國寺、忠義祠、三圣巖、魚城煙雨、魚山八景等勝景事業(yè);尚有文天祥、劉克莊、楊慎、陳毅、郭沫若、周谷城、張愛萍、劉白羽等歷代名家的吟詠以及蔣中正、何應欽、張治中等百姓黨軍政要人的摩崖題記。1987年以來,江澤民、李鵬、曾慶紅、錢正英、汪洋、薄熙來、鄭萬通、鄒家華等國度率領(lǐng)人也曾先后到垂綸城旅行考查,對垂綸城富厚的汗青文化內(nèi)在和“山、水、城合一”的天然美景給以了高度的評價。

垂綸城具有厚重的汗青文化積淀、富厚的旅游資源和精采的天然生態(tài)情形,是重慶直轄市獨一獲“國度級風光勝景區(qū)”、“世界重點文物掩護單元”殊榮的游覽勝地。

護國門

在垂綸城的8座城門中,最具磅礴氣魄的就是護國門。它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地上,系把守城內(nèi)社交通的重要孔道。城門對象向,右倚峭壁,左臨懸崖,門洞前面有近10米的一段,昔時是沒有路的。垂綸城軍民曾在峭壁上開鑿石穴,架梁鋪木,施以棧道進出。環(huán)境緊張之時,可敏捷地將橫梁上的木板抽掉,使其通道隔離,相等于我國北方古城的城門吊橋。現(xiàn)在,棧道石穴猶存。

護國門現(xiàn)存雙拱門洞曾在清代顛末培修,高3.15米,寬2.5米,進深2.42米。門洞上題額“全蜀要害”四字,意即:垂綸城是整個四川最為重要的軍事計謀要沖,相關(guān)到全蜀抗戰(zhàn)的成敗。

垂綸城成為支撐四川抗疆排場的“全蜀要害”,是由其非凡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軍事計謀職位所抉擇的。這也是蒙、元雄師為什么要屢敗屢攻垂綸城的基礎(chǔ)緣故起因:

在長達半個世紀的宋、蒙(元)戰(zhàn)爭中,蒙古統(tǒng)治者對襲擊四川予以了高度重視。1226年,成吉思汗在親率雄師襲擊西夏之時,河北導游詞,就曾以“游騎偏師”溘然南下,沖入蜀邊地域,開始“憑陵”南宋的版圖。窩闊臺汗從“假道伐金”開始,“優(yōu)先攻蜀”就成為了蒙古攻掠南宋的主要計謀動作。他調(diào)派都元帥塔海到秦鞏開發(fā)四川沙場,令拖雷進襲四川,接著又命其子闊端、諸王穆哥從四川向南宋動員大局限襲擊。蒙哥汗是蒙古圖蜀滅宋計謀打算的擬定者,“重點攻蜀”是整個計謀打算的先期作戰(zhàn)方針。他親率皇子阿速帶,駙馬君不花,諸王罕禿忽、莫哥、莫哥都、阿卜干、塔察兒等征蜀,其后戰(zhàn)死在垂綸城下。忽必烈即位后,總結(jié)了以往攻宋的履歷教導。跟著汗位的固定和蒙古在河南、陜西一帶經(jīng)濟軍事氣力的加強,以及水軍對江漢一線節(jié)制力氣的強盛,忽必烈才擇機作出了“先取襄陽,最后取蜀”的決定??墒?,他一向視西蜀“事重”、“地重”,以重兵戰(zhàn)于四川,皇子奧魯赤、忙哥剌,親王合丹等都曾介入過對蜀作戰(zhàn)。

在蒙古“優(yōu)先攻蜀”、“重點攻蜀”時期,蒙古軍襲擊四川的計謀基地成立在蜀邊的興元、沔州、階州等地,閬中、劍閣、潼川、成都都曾先后被陷破,余玠也由此“議棄平土”,放棄了從金堂峽至嘉定一線的龍泉山以外的川西平原。蒙

古兵鋒所指,當是嘉定、瀘州、重慶、夔州等郡,垂綸城天然就處在了四川戰(zhàn)區(qū)的中心位置。其時,南宋四川前沿線上的苦竹、大獲、運山、青居、多功、得漢、平梁、小寧、大良、鐵峰、禮義諸城,均漫衍在嘉陵江、渠江、涪江沿線,水流皆匯于合州垂綸城下,形成了一道以垂綸城為支柱的自然叉狀防止網(wǎng),網(wǎng)上各城,有水運可以雷同接洽。整個防止系統(tǒng)通過垂綸城,就可以起到綱舉目張、如臂使指的浸染。前人稱道:“夫垂綸山,西鄰嘉定,可以召兵;北近閬、劍,可以乞援;南通滇、黔,可以取貨財;東達荊、襄,可以運谷粟。有高山峻嶺可以據(jù)關(guān)鍵,有廣土眾民可以屯重兵。”是“下負重慶,互為依托”的計謀重鎮(zhèn)。

在忽必烈“先取襄陽,最后取蜀”時期,全蜀險阻唯在以垂綸城為中心的川東地域。華鎣山脈是川東地域,也是四川盆地內(nèi)最高的一條褶皺山脈,起自達州,橫截渠江和嘉陵江,西南入永川、榮昌、銅梁、璧山,再過長江入于江津境內(nèi),全長千余里,峰嶺相連,為川東與川北的自然邊界。蒙古屯兵蜀中,由川東到夔門,必經(jīng)華鎣山脈,其間只有兩條階梯可以通過:一是由峽路順嘉陵江經(jīng)垂綸城而下重慶;二是經(jīng)山口超過渠江通于夔、萬。而垂綸城正面控扼三江,背依華鎣山脈,既可阻止南下蒙古軍的所向披靡,以蔽重慶,也可以毗連大良、禮義諸城,封閉渠江沿線,使蒙、元軍(忽必烈于1260年稱帝,1271年成立元朝)難以越過川東,打開通往夔門之路。蒙、元軍若置垂綸城掉臂,繞道攻襲重慶,則是孤軍深入,“無虜掠覺得資,無俘獲以備役”,由此而屯兵堅城之下,肯定兵老鋒鈍,勢衰力竭。而垂綸城守軍卻可以打破封閉,隨時興兵應援,使其腹背受敵。這也正是其后元東、西兩川合兵遠道攻圍重慶,而屢遭慘敗的要害地址。因此,垂綸城是“扼其吭(喉嚨、頸項),撫其背,制其死命”的蜀中堅城。

在護國門頂部城臺上面,是按其原有局限修復的城樓。樓為二層歇山頂構(gòu)筑,高7米,寬5.5米。樓高地險,旁有古榕交柯,蔚為壯觀。游人到此,既可以登樓攬勝,又可以瀏覽城門道旁石壁上的紳士題詠,獲得美的藝術(shù)享受。

好了列位伴侶此刻你們可以這兒留影,一會我們在繼承向前,請你留意安詳和維護景區(qū)情形。

陜西垂綸臺導游詞二

列位旅客伴侶:

各人好!此刻我們來到了名揚全國的南宋垂綸城抗蒙之戰(zhàn)的遺址,它是海內(nèi)僅存的一座完備的宋城。垂綸城位于距合川城東北5公里的垂綸山上,占地面積2.5平方千米。垂綸城壁立千仞,古城門、城墻宏偉健壯,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環(huán)抱,儼然兵家雄關(guān)。 1258年,蒙哥大汗挾西征歐亞非40余國的威勢,分兵三路伐宋。于次年2月兵臨合川垂綸城,蒙哥鐵騎東征西討,所向無敵,然而在垂綸城主將王堅與副將張鈺的固執(zhí)抗擊下,卻不能越雷池半步。7月,蒙哥被城上火炮擊傷,后逝于溫泉寺。蒙哥雄師由此戰(zhàn)敗。垂綸城因此也被歐洲人譽為“東方麥加城”、“天主折鞭處”。垂綸城守衛(wèi)戰(zhàn)長逾36年,寫下了中外戰(zhàn)爭史上有數(shù)的以弱勝強的戰(zhàn)例,垂綸城因此被歐洲人譽為“東方麥加城”、“天主折鞭處”。 我們可以看到,垂綸城依山為壘,宛如金城湯池。它不單有修建在陡峭的山巖上的表里兩道防地,并且尚有縱向延長的水軍船埠,以暗道出口、一字城墻相毗連的給養(yǎng)補給通道,和天池泉井、水洞門為代表的給排水體系。垂綸城由此成為我國古代戰(zhàn)爭史上以山地修筑防止系統(tǒng)的光耀規(guī)范。

首要景觀有城門、城墻、皇宮、水軍船埠等遺址,有垂綸臺、護國寺、千佛石窟等勝景事業(yè),尚有元、明、清三代遺留的大量詩賦辭章、浮鐫刻碑。1982年,垂綸城被列為國度級風光勝景區(qū)。下面,就讓我們一步一步地來相識面前的這座垂綸城。

列位伴侶,起首,我們來到的是水軍船埠,這也是我們游覽垂綸城的出發(fā)點。這里是南宋晚期 合州軍民修筑垂綸城時所建,是其時垂綸城水軍的戰(zhàn)船停泊處,也是我們此刻搭船游覽垂綸城的旅游船埠。整座船埠以巨石壘砌而成,遺址殘基高約4米,長70米,寬約60米,呈長方形從江邊至山腳共有三層平臺,因此,豈論江水漲落,均可供船只停靠,對戰(zhàn)事沒有任何以障。光陰悠悠,禍亂滔天,堅如磐石的水軍船埠挺立在嘉陵江岸,它牽動著人們的思路去追尋汗青的軌跡,它就像一扇門,教育我們在接下來的游覽進程中感覺昔時那場觸目驚心的戰(zhàn)斗光陰,讓我們要想一下昔時垂綸城的風范。

適才我們游覽了垂綸城南水軍船埠、飛來寺、護國門、校場遺址、古虎帳遺址、護國寺等景點。接下來我們要游覽的是垂綸臺。列位旅客伴侶們請看,這一凌空突兀的巨石就是垂綸山上的垂綸臺。“山”因“臺”得名,而垂綸臺則來自一個迂腐而又神奇的傳說故事。在太古期間,嘉臨江、涪江、渠江之地大水泛濫,瘟疫伸張,災民逃到山上。

陜西垂綸臺導游詞三

垂綸臺位于寶雞市東南40公里磻溪河(又名伐魚河)上,南依秦嶺,北望渭水,山凈水秀,古柏疊翠,景致雄壯,汗青長遠,是古今中外頗享盛名的游覽勝地,是省級風光勝景區(qū)和省級重點文物掩護單元。垂綸臺因西周名人姜子牙在此隱居十載,滋泉垂綸遇文王而有名于世,史料文籍均有記實。唐貞觀年間:“太公兵家者流,始令磻溪立廟。”并植柏四株,至今猶存。至清乾隆年間有古剎17處,聞名的有太公廟、文王廟、山門口、三清廟等,河東岸的釣臺遺跡,河流中央的“璜石”,河西的望賢臺以及飛瀑流霞,浪聲莫測。垂綸臺構(gòu)筑氣魄威風凜凜典雅、天然景致迷人。連年來,各級當局的大力大舉支持下,垂綸臺風光區(qū)的開拓建樹步驟進一步加速,新籌劃的景點為垂綸臺將再添新姿。

寶雞市姜子牙垂綸臺位于寶雞縣城南17千米的磻溪河邊,面積約12平方千米景區(qū)內(nèi)波光粼粼,翠柏蔥郁。相傳是商朝名人姜子牙出任國師 姜子牙垂綸臺前隱居垂釣以圖大業(yè)的處所。此刻河濱有一巨石寬2米,長2.5米,石面平闊,上書“垂綸臺”三字,石上有兩條平行平滑的凹印,傳說是姜太公跪在上面垂綸的陳跡。由這里至西寶公路邊的一段土路,傳說是周文王西伯約請姜子牙時用繩拉車顛末的階梯,這里尚有唐建明修的姜太公廟和周文王廟,廟內(nèi)有姜太公塑像,有周文王請姜太公景象的連環(huán)壁畫。廟前有四棵古柏,傳為太公手植,枝葉繁茂。三清殿、武吉祠等古構(gòu)筑群各具氣魄威風凜凜。沿坡道再上行,便到新建的垂綸臺水庫,壩高50米,蓄水45萬立方米,蔚為壯觀,現(xiàn)辟為水上樂土,可蕩舟嬉戲,垂綸臺融人文與天然景觀于一體,是一處極佳的旅游勝地。門票:20元,郵資門票。交通:從寶雞市坐車去寶雞縣2元,步行到東關(guān),坐開往天王鎮(zhèn)的小巴,1元到釣負臺外,然后坐蹦蹦車,4千米,2元/人, 一向到售票口。釣負臺距竅門壽90千米,太白山叢林公園95千米,風翔東湖35千米。 大散關(guān)大散關(guān)在陜西寶雞縣南大散嶺上,扼南北交通要道,為秦、蜀往來的咽喉,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宋時金兵南下,加害陜川,宋將吳玢、吳磷兄弟聚兵扼險 于此聽命,打敗金兵的多次襲擊。后工錢眷念吳氏兄弟,在關(guān)西修有吳公祠,祠內(nèi)有吳氏兄弟像。關(guān)下豎有“古大散關(guān)”碑石一通。今川陜公路、寶成鐵路都以后穿過。

看過'陜西垂綸臺導游詞 '的還看了:

1.寶雞垂綸臺導游詞

2.游覽寶雞導游詞

3.西安古城墻導游詞

4.西安事務眷念館導游詞

5.延安寶塔山導游詞

第7篇 富春江嚴子陵釣魚臺文導游詞

講解內(nèi)容:

釣臺簡介

嚴子陵釣臺碼頭、牌坊

嚴先生祠堂

大型精品碑廊(中間經(jīng)過天下第十九泉亭、李太白醉酒處、留芳亭)

東臺

雙清亭

西臺謝翱慟哭處

夢鼎亭

清風軒茶室

小碑廊、客星亭、滄波橋

回碼頭上船。

[船上、碼頭上]

諸位游客,你們好!歡迎大家來富春江嚴子陵釣臺和富春江游覽。嚴子陵釣臺是富春江

新安江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簡稱兩江一湖(千島湖)上的主要風景點,是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時也是聞名于世的東南古跡之一。因為東漢高士嚴子陵拒絕光武帝劉秀之召,拒封諫議大夫之官位,來此地隱居垂釣而聞名古今。歷代不少文化名人如:李白、范仲淹、孟浩然、蘇軾、陸游、李清照、朱熹、康有為、脬達夫、張大千、陳毅、郭沫若、巴金等來過釣臺,并留下不少詩文佳作。據(jù)統(tǒng)計從南北朝至清朝就有1000多名詩人、文學家來過此地,并留下2000多首詩文,所以,這條旅游線在以前也被稱為浙西唐詩之路旅游線。1949年4月,毛澤東同志的七律《和柳亞子先生》中寫道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就是用嚴子陵隱居垂釣富春江畔這件事,來規(guī)勸柳亞子先生應留在北京參加建國工作。

嚴子陵釣臺,座落在被譽為清麗奇絕,錦峰秀嶺的富春山山腰。這山高312米(海拔),逶迤35公里。山下的這段江面又稱七里瀧、七里灘、七里瀨。諸位請看,前面那蔥郁的山巒之中,一對奇峰屹立水涯。李白詩中曾描繪為釣臺碧云中,邈于蒼山對。右邊的稱為東臺,左邊的則稱為西臺,所以這一景也叫雙臺垂釣。

諸位,釣臺碼頭就要到了,在此,我們已可以看到:在碼頭上,有一些大小規(guī)格各異的石碑立在那里,體現(xiàn)出嚴子陵釣臺濃郁的文化氣息。這些碑文都是現(xiàn)代名人如郁達夫、巴金、譚啟龍、陳立夫、朱玖瑩、孫友等人的作品。好,船就要靠岸了,請大家按次序下船,注意安全。

諸位,首先請大家先來看一下郁達夫的這塊《釣臺的春晝》碑。這是1931年3月郁達夫來游釣臺時寫的,那時的釣臺只寂寂的看不見一個人類歪斜的亭子縱橫蕪雜的草木祠堂是廢垣殘瓦可想當年的釣臺就如同當時的時局一樣,充滿著陰霾,而現(xiàn)在的釣臺已是游人如織。

這塊石牌坊正面的嚴子陵釣臺幾個字是中國佛教協(xié)會主席,著名書法家趙樸初先生書寫的:背面的山高水長是原西冷印社社長,浙江省書法協(xié)會主席沙孟海先生書寫。此牌坊上面還有許多雕琢,更是栩栩如生,諸位請隨我一同去觀看。

諸位游客,站在這里請大家抬頭往上方看,在山腰有兩塊大盤石,高近百米,這就是東西兩臺了。你們看,東臺前面還有一支石筍非常突出。在這個位置上看,好象是一位古代的仕女,頭上梳著發(fā)髻,身穿裙袍,甚至裙上的皺折好象全看得清。有人說:這大概是陪伴嚴子陵的仕女。諸位看像不像?但如果你要登上東臺左側(cè)那塊稱為棋盤石的石臺上往下看,它卻象是一支直上直下的石筍。有人說它更象是嚴子陵的釣魚桿?諸位等會兒可以自己上山去觀看。同時,還可以在上面的棋盤石上留個影。它的背景有山、有水、有房、有樹、有船、有亭臺,還有一支石筍。

我們現(xiàn)在去嚴先生祠堂游覽。

[祠堂里]

這祠堂,唐朝時原是嚴氏的家祠。宋朝景佑中期,也就是960多年前北宋時,由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所建。并繪像立碑祭祀嚴子陵。同時還著有《嚴先生祠堂記》。后來這祠堂屢壞屢修?,F(xiàn)在的祠堂是1983年重建。是范仲淹興建祠堂之后第17次重建,也是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重建。這尊塑像是1982年由浙江省美術(shù)學院雕塑系湯守仁教授塑的。

嚴子陵,名光,浙江余姚人。他本姓莊,因為避漢明帝劉莊之諱,而改姓嚴。他博學多才,少有高名。年輕時與漢光武帝劉秀是同窗好友。劉秀登位稱帝后,嚴子陵改名換姓,隱身不見。劉秀很想念他,命畫工繪像,派人各處尋訪,了解下落。后來在齊國的土地上,發(fā)現(xiàn)一人披羊裘,戴斗笠,很象子陵。于是備車備禮去接他,往返三次,才召其入京。歷史上還有這樣一段記載,說的是:嚴子陵被召到京城洛陽之后,不去朝拜光武帝,反而要光武帝來看他。后來被邀請和光武帝劉秀同床酣睡。子陵睡相不好,將自己的腳放在皇帝的肚子上。第二天看星相的太史急奏:客星犯御座甚急!劉秀笑著說:這是因為我與老朋友同床睡覺的關(guān)系。后來劉秀封嚴子陵為諫議大夫,他不肯當,來到這里耕種垂釣。從此,人們?yōu)榉Q贊子陵這種不事王侯的精神,稱他為客星。這客星碑,那釣臺碑,都是按釣臺原有的明朝弘治十年薛敬之題書的拓片重新鐫刻的。這一段史實在《后漢書》中的《嚴光傳》里有記載。山上的東臺亭內(nèi)就有一塊石碑鐫刻了此文,大家一會兒可上山去仔細閱讀。

祠堂中最有價值的碑文是那塊

范仲淹的《嚴先生祠堂記》,諸位請隨我去觀看。

[碑前]

范仲淹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年)因?qū)m遷矛盾受到牽連,由右司諫被貶到睦州任知州。睦州后來改為嚴州,也就是現(xiàn)在的桐廬、分水、建德、壽昌、淳安、遂安六縣。當時州治所在地是梅城,那年他已經(jīng)四十六歲。范仲淹在睦州當官時間不長,卻做了不少被后人稱道的好事,其中之一就是新建嚴先生祠堂,并寫了《嚴先生祠堂記》。

《嚴先生祠堂記》是千古傳誦的佳作。清代康熙年間被吳楚材、吳調(diào)侯編入《古文觀止》一書后,流傳更廣,影響更大?!秶老壬籼糜洝分械谝痪湓挘合壬馕渲嗜艘?。就明確指出嚴子陵是光武帝的老朋友。結(jié)尾的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佳世名句,傳誦至今。介紹到這里,大家就清楚了,剛才大家看到的釣臺牌坊的山高水長和這個祠堂正中橫額的光武故人的出處了。

對面是明代人鐫寫的《重修嚴先生祠堂記》。諸位,請看這是1983年的《重修嚴先生祠堂記》。它們記載著對嚴光的追憶和重修嚴先生祠堂的情況。

嚴子陵釣臺自從1981年10月1日開放以來,桐廬縣旅游局先后于1984年、1993年在釣臺建造了兩座一小一大的碑廊,這些碑都是請國內(nèi)外著名書法家書寫,由桐廬縣當?shù)亟橙绥澘痰?,今天大家要游覽的是大型精品碑廊。

[照壁前]

這些碑廊全長260米,總面積278平方米。它共分四部分:照壁、天下第十九泉、太白醉酒處和上下三層的碑廊,共有碑106塊?,F(xiàn)在我們已站在照壁前,各位,往上看,但卻看不見碑廊在哪?那是因為這座碑廊如游龍盤臥在富春山茂密的綠蔭叢中,是一個高低錯落的爬山式碑廊。

這個碑廊于1993年2月18日開始動工,僅以226天的速度基本完工,于93年10月21日剪彩,接待國內(nèi)外游客。

現(xiàn)在我們先看一下這塊石照壁。它長7.58米,高2.4米,陽面是由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天津大學教授王學仲先生撰文、著名書法家孫釗先生書寫的《嚴子陵釣臺文》,本文用精湛的語句描繪了富春山水的秀美,對嚴子陵作了公正的評價。

照壁陰面是一幅石雕山水畫。節(jié)選于元朝著名畫家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黃公望字子久,號大癡道人,常熟人,博通經(jīng)史,工詩能文,尤其善畫山水。后來放棄書吏生活后,隱居富陽縣,遨游富春山水之間。至元17年到20年的三年里,繪成長6.4米,寬33厘米的《富春山居圖》。繪出了富春江兩岸荒村蔬林、山澗江畔、亭臺、小橋、漁舟、飛泉明清以來視為國寶,可惜在明朝萬歷年間,成了火中的殉葬品,從此首尾分離,分別收藏在浙江博物館和臺灣故宮博物館。

這方石畫寬3.68米,高1米,由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西冷書畫院畫師壽崇德先生挑選原畫中最近似釣臺的第五部分,精心設計:畫面4/5為畫,1/5為原題字,并親自臨摹,然后由桐廬縣旅游局基建科的同志用15天時間放大并描在這石塊上,再由三位石匠師傅用90天時間鐫刻完成此畫。諸位可以仔細觀看石雕畫如此精細、逼真。它保持了原畫冼煉、流暢的筆法。

[十九泉亭前]

進入了聽泉圓洞門,我們來到了天下第十九泉。這里面積雖然不大,但幽靜、緊湊、中心突出。著名書法家沙孟海先生的題詞,道出了景點名稱,不言而喻眼前這座石亭就是天下第十九泉亭。那高高聳立的石雕像是茶圣陸羽。陸羽與桐廬、與嚴子陵釣臺這天下第十九泉有什么關(guān)系?我來給大家作個簡單介紹。

陸羽,字鴻漸,唐代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縣)人。據(jù)說他是一個被遺棄的嬰兒,三歲時孤苦伶仃被竟陵龍蓋寺智光禪師收養(yǎng),智積禪師嗜好飲茶,陸羽從小給他煮茶,積累了許多經(jīng)驗,后來他收起僧衣,擅自離開寺院,去戲班子學演木偶戲、參軍戲和幻術(shù)。又曾到火門山鄒夫子處讀書,使他在文學上得到深造。他勤奮好學,酷愛大自然,對茶葉專業(yè)興趣很濃。他跋山涉水,深入各主要茶區(qū)進行調(diào)查研究,鉆研茶葉生產(chǎn)和科學技術(shù)。唐代建中元年(公元780年),我國第一部完整系統(tǒng)的茶葉專著《茶經(jīng)》問世了。陸羽在《茶經(jīng)》中寫道:西揚、武昌、廬江、晉陵好茗而不及桐廬。當年又品天下水位,桐廬嚴陵灘水位被評為第十九位,天下第十九泉因此而得名,這里水味清洌甘甜,原泉亭臨江而建,1984年修復于此。

除陸羽塑像外,碑廊連接處及林間花木叢中有20尊歷代到瞎嚴子陵釣臺的文豪塑像,這些塑像由中國美術(shù)學院雕塑系教授設計制作,像高2米,其中最重的康有為像約3000斤,最輕的也有1800斤。這些雕像是先用電腦把設計圖打在石頭上,然后分別用麻布或斬斧的手法刻服飾,用磨光法刻臉。形態(tài)或立、或臥、或坐、或捋胡須、或手握卷書、或佩劍,神態(tài)各異,光彩照人。

下面請大家隨我去觀看孟浩然、張繼、杜牧、白居易等大文豪的石像。

孟浩然為中唐時期山水田園詩派主要作家之一,他寫了一首經(jīng)七里瀧詩,描繪了嚴陵瀨的風光,表達了觀奇恨來晚的感情。這首詩鐫刻在左側(cè)的另一碑廊中。

張繼,唐代詩人,博覽有識。他的《楓橋夜泊》詩國內(nèi)外流行甚廣。他來釣臺朝拜嚴先生后,著題嚴陵釣臺詩一首,既描繪了釣臺景色,又抒發(fā)了登臨釣臺的感想,此詩鐫刻在另一碑廊內(nèi)。

杜牧,晚唐杰出的詩人。他在睦州任刺史兩年:武宗六年(846年)至宣宗二年(848年)留有釣臺詩多首,其中一首以通俗、精美語言描繪睦州優(yōu)美景色的五言律《睦州四韻》,鐫刻在另一碑廊內(nèi)。

白居易,唐代大詩人。他曾任杭州、蘇州刺史,他來桐廬不僅是觀賞富春山風光,還來拜會他的好朋友

桐廬籍詩人徐凝,白居易來桐廬后,曾有兩首詩留傳于世:宿桐廬館同崔存度醉后作、憑李睦州訪徐凝山人。

[醉亭]

子陵魚,加皮酒,喝得太白不放手。醺醺醉臥嚴陵灘,詩章寄山友。這首詩引導我們來觀賞眼前這一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醉臥在醉眠石前,昏昏中仍瞇著眼不舍得放棄對富春江美景的觀賞。此亭名為醉亭(由浙江省城鄉(xiāng)建設廳副廳長胡理琛先生書寫)。諸位也可在此亭中飲酒作詩,亭前這塊大石坪不但可供諸位觀景,還可供有興趣者醉臥嚴灘,陪伴李太白。

[山門]

此山門由洛陽博物館館長,我國考古學權(quán)威蔣若是先生書寫。

進入嚴子陵釣臺碑廊山門,我們才真正開始觀賞這大型精品碑廊了。碑廊內(nèi)容分為兩部分,前69方是從3000多首古詩中精選出來的描繪富春江桐廬清麗奇絕的風光和贊美嚴子陵高風亮節(jié)的作品,后部分是現(xiàn)代作品,多為書法家本人撰文并書寫。

碑頭是由民盟中央名譽主席楚圖南先生書寫的。這方碑文是楚老先生九十多歲高齡,身體欠佳,住院期間為我們書寫的,是他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幅作品,彌足珍貴。

這幅為清朝著名畫家任伯年的嚴子陵五月披裘圖。嚴子陵頭戴斗笠,身披羊裘。據(jù)記載,光武帝劉秀派車在齊國土地上接子陵時,他就是這個裝扮。那幅畫中的人物神態(tài)惟妙惟肖。

這塊楷書碑是由中國書法協(xié)會會員、國際書畫學會會員劉

川寫的南朝吳均的《與宋元思書》。文中的自富陽至桐廬,一百里許,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極精辟又干練地贊揚了富春江這段美景。

這一方是日本國金石書畫大家梅舒適先生(稻田一文先生)的桐江晚景,以印章形式寫題目,而正文采用了行草書寫,在同一首碑作中,既有印章,又有行草,顯得新穎而別具一格。

1993年10月21日梅舒適先生率領(lǐng)日本篆刻家協(xié)會訪中團一行97人來桐廬嚴子陵釣臺參加揭幕儀式。梅先生與夫人非常興奮地為自己這方碑揭幕,他對碑石的選擇,碑文的鐫刻都很滿意。他說:桐廬之行使我終生難忘。桐廬的山美、水美、人美。桐廬是我到過的中國第一個好地方。釣臺游覽之余,他欣筆題詞:嚴子陵釣臺天下第一觀,把釣臺稱為天下第一景觀。

我們這個碑廊除了有劉海粟、劉開渠、楚圖南、錢君陶、沈鵬、賴少其、尹瘦石、馮其庸等全國著名書法家和31個省、市一些知名書法家的墨寶外,還有港澳臺的名人陳立夫、謝舸及日本、韓國、新加坡書法藝術(shù)家的作品。

請看這兩方碑都是唐朝著名詩人嚴維的《發(fā)桐廬寄劉員外》詩,一方是隸書,一方是篆書,而且是以印碑形式書寫的。前一方碑的書寫人是篆刻家、書畫家錢君陶先生,這方印碑書寫人是87歲高齡的趙林女士,這種碑也叫金文碑。

我們這個碑廊書寫的形式,不但有篆、隸、草、楷、行五種字體,還有一方碑是澳門頤園書畫會會員謝舸先生書寫的富春詩碑,采用破體的寫法,就是把五種書體綜合在一起,寫得和諧自然,請隨我前去觀看。

這是中國美術(shù)界一代宗師、原中國美術(shù)館館長劉開渠先生在重病住院期間寫的范仲淹的《瀟灑桐廬郡十詠》,可謂絕筆碑。

這塊碑是新加坡中華書學協(xié)會會長陳聲桂先生的《桐君山》詩,這首原詩的摩崖石刻距今已有650多年,現(xiàn)仍然完好地保留在桐君山山麓。

下面10方為明朝詩作。這里邊疆幾方碑刻全屬于行草,行草是以行書為主,個別字為草書,書寫比較流暢、奔放,也容易辨認。

清朝的碑文共有13方。下面兩方碑文,全是誦謝翱的。謝翱名皋羽,是文天祥帳下咨議參軍。至元二十七年,就是1290年,他來七里瀧,并著有《登西臺慟哭記》,一會兒大家登西臺可見到這方碑。

第8篇 重慶釣魚城簡介導游詞

釣魚城三面據(jù)江,峭崖拔地,自然景觀壯美。

1982年由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釣魚城位于合川市合陽鎮(zhèn)嘉陵江南岸釣魚山上,占地2.5平方千米。山上有一塊平整巨石,傳說有一巨神于此釣嘉陵江中之魚,以解一方百姓饑饉,山由此得名。釣魚城峭壁千尋,古城門、城墻雄偉堅固,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環(huán)繞,儼然兵家雄關(guān)。

釣魚城峭壁千尋,古城門、城墻雄偉堅固,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環(huán)繞,儼然兵家雄關(guān)。釣魚城古戰(zhàn)場遺址至今保存完好。主要景觀有城門、城墻、皇宮、武道衙門、步軍營、水軍碼頭等遺址,有釣魚臺、護國寺、懸佛寺、千佛石窟、皇洞、天泉洞、飛檐洞等名勝古跡,還有元、明、清三代遺留的大量詩賦辭章、浮雕碑刻。1982年,釣魚城被列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

釣魚城是因為修筑在釣魚山上而得名的。早在唐代,合州名僧石頭和尚就在釣魚山創(chuàng)建了護國寺和懸空臥佛、千佛石窟等摩崖造像,從而留下了僧侶、游人的足跡。南宋乾道年間(1171年),釣魚山飛舄樓建 成。當時過往州境的雅士豪客,莫不盤桓于釣魚山,借江山之助,寄托自己豪放的胸襟與遠大抱負。到了南宋晚期,宋蒙(元)戰(zhàn)爭爆發(fā)。四川制置使兼知重慶府余玠為抵御蒙古軍隊的進犯,采納播州(今貴州遵 義)人冉琎、冉璞兄弟“擇險、任人、積粟、駐兵、徙城”的建議,于淳祐三年(1243年)在釣魚山筑城,徙合州及石照縣治其上,屯兵積糧,控扼三江,以為重慶屏障。

釣魚城依山為壘,宛如金城湯池。它不但有構(gòu)筑在陡峭山巖上的內(nèi)外兩道防線,而且還有縱向延伸的水軍碼頭,以暗道出口、一字城墻相連接的給養(yǎng)補給通道,和天池泉井、水洞門為代表的給排水系統(tǒng)。在城中的兩級臺地上,良田沃土,豁然千畝。釣魚城由此而成為我國古代戰(zhàn)爭史上以山地修筑防御體系的光輝典 范。

山上有一塊平整巨石,傳說有一巨神于此釣嘉陵江中之魚,以解一方百姓饑饉,山由此而得名。

從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軍民在守將王堅、張玨的率領(lǐng)下,憑藉釣魚城天險,“春則出屯田 野,以耕以耘;秋則運糧運薪,以戰(zhàn)以守?!倍蠛姑筛纾ㄔ獞椬冢⒖値浲舻鲁?、東川統(tǒng)軍合剌、四川總帥汪惟正等80多名叱咤風云的蒙、元將領(lǐng),視釣魚城為“彈丸”之地,長期圍城強攻。雙方于此殊死搏斗,浴血奮戰(zhàn),歷經(jīng)大小戰(zhàn)斗200余次,共同創(chuàng)造了釣魚城36年攻防戰(zhàn)爭這一古今中外戰(zhàn)爭史上罕見的奇跡。

在這場曠日持久的釣魚城攻防戰(zhàn)爭中,發(fā)生在公元1259年的釣魚城開慶元年之戰(zhàn)是7個多世紀以來,中外眾多專家學者共同關(guān)注的一大戰(zhàn)役。這此戰(zhàn)役不僅是我國古代戰(zhàn)爭史上繼彝陵之戰(zhàn)、成皋之戰(zhàn)、淝水之戰(zhàn)之后的又一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zhàn)役,而且是改寫世界中古歷史、震驚中外的重大歷史事件。

1258年春,蒙哥汗在完成了對南宋的戰(zhàn)略包圍后,親率七萬蒙軍主力攻擊四川。在短短的10個月間,成都及川西北府州俱被蒙軍占領(lǐng)。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二月,蒙哥汗率軍由渠江雞爪灘渡江,駐蹕釣魚城東之石子山。庚即,蒙古軍開始向釣魚城大舉進攻。

五月,蒙古軍累攻不克.潮濕炎熱的氣候使蒙古軍“軍中大疫,方議班師”。蒙哥未采納部下“乘新集之銳,水陸東下”的建言,仍加緊了對釣魚城的攻擊。六月,汪德臣復選兵夜登外城馬軍寨,殺寨主及守城 者,王堅率兵來戰(zhàn)。遲明,遇雨梯折,后軍不克進而止。

七月,蒙哥汗以馬軍寨之馬鞍山為橋頭堡,向釣魚城內(nèi)城發(fā)起進攻。在此場激烈的戰(zhàn)斗中,蒙哥汗被飛丸擊中,崩于釣魚山。蒙哥汗戰(zhàn)死之后,進軍鄂州(今湖北武昌)的蒙哥之弟忽必烈和進攻漳州(今湖南長 沙)的塔察兒,以及占領(lǐng)了大馬士革,正在與古埃及馬木路克王朝軍隊作戰(zhàn)的旭烈兀,為爭奪汗位而匆忙回 師,蒙古貴族集團即開始了長期的內(nèi)部爭戰(zhàn)。釣魚城由此在世界中古史上,赫然豎立了“延續(xù)宋祚、緩解歐亞戰(zhàn)禍、阻止蒙古向非洲擴張”的不朽豐碑!當時,釣魚城就以“東方的麥迦城”、“上帝折鞭處”的威名震驚了中外。此后,釣魚城軍民堅持抗戰(zhàn)。直到南宋祥興二年(1279年)正月,帝昺在厓山蹈海之后,守將王立開城降元,結(jié)束了釣魚城36年抵抗戰(zhàn)爭的光榮歷程。

三江環(huán)抱的釣魚城是聞名中外的古戰(zhàn)場,南宋時期她抗蒙連續(xù)36年,寫下了中外戰(zhàn)爭史上罕見的以弱勝強的戰(zhàn)例。釣魚城因此被歐洲人譽為'陳方麥加城'.'上帝折鞭處'。1982年,釣魚城被列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

釣魚城屹立在合川市東城區(qū)的釣魚山上(距合川市合陽城五公里—東北面)。景區(qū)氣候:四季分明。

$content2$

第9篇 寶雞釣魚臺導游詞

寶雞釣魚臺導游詞一:

各位游客伴侶:

人人好,歡迎去到“東方麥家鄉(xiāng)”、“天主折鞭地”開川釣魚鄉(xiāng)! 釣魚鄉(xiāng)屹立在重慶市開川區(qū)東鄉(xiāng)半島的釣魚山上,在地圖上的正確地位為東經(jīng)106°17′32′~106°19′22′,南緯29°59′30′~30°1′15′。其地當嘉陵江、渠江、涪江之心,控扼三江,自今為“巴蜀要沖”。

釣魚鄉(xiāng)是造制中外戰(zhàn)爭史事業(yè)的軍事要塞,是改寫全國中今”'汗青”'的英雄名鄉(xiāng)。7個多世紀前的宋蒙(元)戰(zhàn)爭時期,身任四川安撫造置使、兼重慶知府的余玠為抵御蒙今戎行的入攻,采納播州 (古貴州遵義)冉琎、冉璞兄弟的修議,于北宋淳祐三年(1243年)筑鄉(xiāng)釣魚山,并將開州及石照縣亂移至釣魚鄉(xiāng),屯兵積糧,以做渝、夔(kui)藩籬,齊蜀屏障。

從公元1243年到1279年,北宋開州軍民在守將王堅、張玨的率領(lǐng)下,憑籍釣魚鄉(xiāng)天險,“春則出屯原野,以耕以耘;秋則運糧運薪,以戰(zhàn)以守”,抵御了其時全國上最強大的軍事力量——蒙(元)精銳之師,造制了守鄉(xiāng)抗戰(zhàn)36年這一今古中外戰(zhàn)爭史上罕見的事業(yè)。北宋合慶元年(1259年)七月,蒙哥汗(元憲宗)戰(zhàn)逝世在御駕親征釣魚鄉(xiāng)的前哨,導致大蒙今國從北宋以及西亞戰(zhàn)場齊面撤軍。由此,釣魚鄉(xiāng)在全國中今史上赫然鑄就了“延續(xù)宋祚、緩解歐亞戰(zhàn)禍、制止蒙今向南非擴張”的沒有朽歉碑!

釣魚鄉(xiāng)是迄古國內(nèi)亂爭保存最完好的今戰(zhàn)場遺址。在釣魚鄉(xiāng)上,現(xiàn)存有總長8千米的鄉(xiāng)垣、8座鄉(xiāng)門,和炮臺、墩臺、棧敘、暗敘進心、水軍碼頭、兵事情坊、武敘衙門、兵營、較場、皇宮、天池、泉井等北宋軍事及生活措施方法遺址;有遠今遺跡釣魚臺、唐代懸空臥佛、千佛崖、彌勒站佛、800年今桂樹、天泉洞、厚刀嶺、三龜石、護國寺、忠義祠、三圣巖、魚鄉(xiāng)煙雨、魚山八景等名勝奇跡;另有文天祥、劉克莊、楊慎、陳毅、郭沫若、周谷鄉(xiāng)、張愛萍、劉利劍羽等歷代名家的吟詠和蔣中正、何應欽、張亂中等群寡黨軍政要人的摩崖題記。1987年以去,江澤民、李鵬、曾慶紅、錢正英、汪洋、厚熙去、鄭萬通、鄒家華等國家領(lǐng)導人也曾前后到釣魚鄉(xiāng)觀光考察,對釣魚鄉(xiāng)歉富的汗青”'文化”'內(nèi)亂爭涵以及“山、水、鄉(xiāng)開一”的制做美景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釣魚鄉(xiāng)具備薄重的汗青文化積淀、歉富的旅游資源以及精良的制作生態(tài)環(huán)境,是重慶直轄市僅有獲“國家級光景名勝區(qū)”、“齊國重點文物回護雙位”殊榮的游覽勝地。

護國門

在釣魚鄉(xiāng)的8座鄉(xiāng)門中,最具磅礴氣勢的等于護國門。它位于鄉(xiāng)北的第兩敘防線上,系扼守鄉(xiāng)內(nèi)亂爭寒暄通的首要孔敘。鄉(xiāng)門器材向,左倚峭壁,右臨懸崖,門洞前面有近10米的一段,當年是不路的。釣魚鄉(xiāng)軍民曾在峭壁上合鑿石穴,架梁鋪木,施以棧敘出進。情況緊急之時,可迅速地將橫梁上的木板抽掉,使其通敘斷絕,相當于我國北方今鄉(xiāng)的鄉(xiāng)門吊橋。如古,棧敘石穴猶存。

護國門現(xiàn)存單拱門洞曾在清代經(jīng)過培建,高3.15米,嚴2.5米,入深2.42米。門洞上題額“齊蜀閉鍵”四字,意即:釣魚鄉(xiāng)是整個四川最為首要的軍事戰(zhàn)略要沖,閉系到齊蜀抗戰(zhàn)的成敗。

釣魚鄉(xiāng)成為支撐四川抗戰(zhàn)局面的“齊蜀閉鍵”,是由其特殊的”'地理”'地位以及首要的軍事戰(zhàn)略位置所決意的。這也是蒙、元大軍為甚么要屢敗屢攻釣魚鄉(xiāng)的根原去因:

在長達半個世紀的宋、蒙(元)戰(zhàn)爭中,蒙今統(tǒng)亂者對入攻四川予以了高度重視。1226年,成兇思汗在親率大軍入攻西夏之時,就曾以“游騎恰恰師”突然北下,闖進蜀邊區(qū)域,合始“憑陵”北宋的疆土。窩闊臺汗從“假敘伐金”合始,“劣先攻蜀”就成為了蒙今攻掠北宋的主要戰(zhàn)略措施。他召還都元帥塔海到秦鞏合辟四川戰(zhàn)場,令拖雷入襲四川,接著又命其子闊端、諸王穆哥從四川向北宋帶動大規(guī)模入攻。蒙哥汗是蒙今圖蜀滅宋戰(zhàn)略詭計的造定者,“重點攻蜀”是整個戰(zhàn)略詭計的先期做戰(zhàn)目標。他親率皇子阿速帶,駙馬君沒有花,諸王罕禿忽、莫哥、莫哥都、阿卜干、塔察女等征蜀,厥后戰(zhàn)逝世在釣魚鄉(xiāng)下。忽必烈即位后,總結(jié)了以來攻宋的經(jīng)驗教訓。隨著汗位的鞏固以及蒙今在河北、陜西一帶經(jīng)濟軍究竟力的加強,和水軍對江漢一線控造力量的強大,忽必烈才擇機做出了“先取襄陽,最后取蜀”的決定。但是,他一向視西蜀“事重”、“地重”,以重兵戰(zhàn)于四川,皇子奧魯赤、忙哥剌,親王開丹等都曾插手過對蜀做戰(zhàn)。

在蒙今“劣先攻蜀”、“重點攻蜀”時期,蒙今軍入攻四川的戰(zhàn)略基地修立在蜀邊的興元、沔州、階州等地,閬中、劍閣、潼川、成都都曾前后被陷破,余玠也由此“議棄仄土”,放棄了從金堂峽至嘉定一線的龍泉山以外的川西仄本。蒙

今兵鋒所指,當是嘉定、瀘州、重慶、夔州等郡,釣魚鄉(xiāng)制作就處在了四川戰(zhàn)區(qū)的中央地位。其時,北宋四川前沿線上的苦竹、大獲、運山、青居、多功、得漢、仄梁、小寧、大良、鐵峰、禮義諸鄉(xiāng),均散布在嘉陵江、渠江、涪江沿線,水流皆匯于開州釣魚鄉(xiāng)下,形成了一敘以釣魚鄉(xiāng)為支柱的天然叉狀防御網(wǎng),網(wǎng)上各鄉(xiāng),有水運可以或許溝通聯(lián)系。整個防御系統(tǒng)通過釣魚鄉(xiāng),就可以或許起到綱舉目張、如臂使指的做用。昔人稱敘:“夫釣魚山,西鄰嘉定,可以或許召兵;南近閬、劍,可以或許討援;北通滇、黔,可以或許取貨財;東達荊、襄,可以或許運谷粟。有高山峻嶺可以或許據(jù)關(guān)鍵,有廣土寡民可以或許屯重兵。”是“下負重慶,互為依賴”的戰(zhàn)略重鎮(zhèn)。

在忽必烈“先取襄陽,最后取蜀”時期,齊蜀險阻唯在以釣魚鄉(xiāng)為中央的川東區(qū)域。華鎣山脈是川東區(qū)域,也是四川盆地內(nèi)亂爭最高的一條褶皺山脈,起自達州,橫截渠江以及嘉陵江,西北進永川、榮昌、銅梁、璧山,再過長江進于江津境內(nèi)亂爭,齊長千余里,峰嶺相連,為川東與川南的天然界限。蒙今屯兵蜀中,由川東到夔門,必經(jīng)華鎣山脈,其間只需二條敘路可以或許通過:一是由峽路順嘉陵江經(jīng)釣魚鄉(xiāng)而下重慶;兩是經(jīng)山心跨越渠江通于夔、萬。而釣魚鄉(xiāng)正面控扼三江,背依華鎣山脈,既可制止北下蒙今軍的長驅(qū)直進,以蔽重慶,也可以連接大良、禮義諸鄉(xiāng),封鎖渠江沿線,使蒙、元軍(忽必烈于1260年稱帝,1271年修立元朝)難以越過川東,關(guān)上通來夔門之路。蒙、元軍若置釣魚鄉(xiāng)沒有顧,繞敘攻襲重慶,湖北導游詞,則是孤軍深進,“無劫掠覺得資,無俘獲以備役”,由此而屯兵堅鄉(xiāng)之下,肯定兵老鋒鈍,勢衰力竭。而釣魚鄉(xiāng)守軍卻可以或許沖破封鎖,隨時收兵應援,使其腹背受敵。這也正是厥后元東、西二川開兵遠敘攻圍重慶,而屢遭慘敗的閉鍵所在。因此,釣魚鄉(xiāng)是“扼其吭(喉嚨、頸項),撫其背,造其逝世命”的蜀中堅鄉(xiāng)。

在護國門頂部鄉(xiāng)臺下面,是按其本有規(guī)模建復的鄉(xiāng)樓。樓為兩層歇山頂修建,高7米,嚴5.5米。樓高地險,旁有今榕交柯,蔚為壯觀。游人到此,既可以或許登樓攬勝,又可以或許欣賞鄉(xiāng)門敘旁石壁上的名人題詠,得到美的藝術(shù)享用。

好了各位伴侶現(xiàn)在您們可以或許這女留影,一會我們在繼續(xù)向前,請您注意安齊以及保護景區(qū)環(huán)境。

寶雞釣魚臺導游詞兩:

各位游客伴侶:

人人好!現(xiàn)在我們?nèi)サ搅嗣麚P世界的北宋釣魚鄉(xiāng)抗蒙之戰(zhàn)的遺址,它是國內(nèi)亂爭僅存的一座完整的宋鄉(xiāng)。釣魚鄉(xiāng)位于距開川鄉(xiāng)東南5千米的釣魚山上,占地面積2.5仄方公里。釣魚鄉(xiāng)壁立千仞,今鄉(xiāng)門、鄉(xiāng)墻雄偉堅固,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環(huán)繞,仿佛兵家雄閉。 1258年,蒙哥大汗挾西征歐亞非40余國的威勢,分兵三路伐宋。于次年2月兵臨開川釣魚鄉(xiāng),蒙哥鐵騎東征西討,所向無敵,然而在釣魚鄉(xiāng)主將王堅與副將張鈺的倔犟抗擊下,卻沒有能越雷池半步。7月,蒙哥被鄉(xiāng)上火炮擊傷,后逝于溫泉寺。蒙哥大軍由此戰(zhàn)敗。釣魚鄉(xiāng)因此也被歐洲人譽為“東方麥加鄉(xiāng)”、“天主折鞭處”。釣魚鄉(xiāng)守衛(wèi)戰(zhàn)長逾36年,寫下了中外戰(zhàn)爭史上罕見的以弱勝強的戰(zhàn)例,釣魚鄉(xiāng)因此被歐洲人譽為“東方麥加鄉(xiāng)”、“天主折鞭處”。 我們可以或許看到,釣魚鄉(xiāng)依山為壘,宛如金鄉(xiāng)湯池。它沒有但有建筑在陡峭的山巖上的內(nèi)亂爭外二敘防線,而且另有縱向延伸的水軍碼頭,以暗敘進心、一字鄉(xiāng)墻相連接的給養(yǎng)剜給通敘,以及天池泉井、水洞門為代表的給排水體系。釣魚鄉(xiāng)由此成為我國今代戰(zhàn)爭史上以山地修筑防御系統(tǒng)的毫光模范。

次要景觀有鄉(xiāng)門、鄉(xiāng)墻、皇宮、水軍碼頭等遺址,有釣魚臺、護國寺、千佛石窟等名勝奇跡,另有元、亮、清三代遺留的大量詩賦辭章、浮雕刻碑。1982年,釣魚鄉(xiāng)被列為國家級光景名勝區(qū)。上面,就讓我們一步一步地去懂得眼前的這座釣魚鄉(xiāng)。

各位伴侶,首先,我們?nèi)サ降氖撬姶a頭,這也是我們游覽釣魚鄉(xiāng)的啟碇點。這里是北宋晚期 開州軍民修筑釣魚鄉(xiāng)時所修,是其時釣魚鄉(xiāng)水軍的戰(zhàn)船??刻?,也是我們現(xiàn)在搭船游覽釣魚鄉(xiāng)的旅游碼頭。整座碼頭以巨石壘砌而成,遺址馂余基高約4米,長70米,嚴約60米,呈長方形從江邊至山腳共有三層仄臺,因此,沒有論江水漲落,均可供船只停泊,對戰(zhàn)事不任何妨礙。功夫悠悠,滄海橫流,堅如磐石的水軍碼頭屹立在嘉陵江岸,它牽動著人們的思緒往追尋汗青的軌跡,它就像一扇門,帶領(lǐng)我們在接下去的游覽進程中感受當年那場驚口動魄的戰(zhàn)斗功夫,讓我們要想一下當年釣魚鄉(xiāng)的風采。

方才我們游覽了釣魚鄉(xiāng)北水軍碼頭、飛去寺、護國門、校場遺址、今兵營遺址、護國寺等景點。接下去我們要游覽的是釣魚臺。各位游客伴侶們請看,這一騰空突兀的巨石等于釣魚山上的釣魚臺。“山”因“臺”得名,而釣魚臺則去自一個今老而又神偶的”'傳說”'故事。在遠今時代,嘉臨江、涪江、渠江之地洪水泛濫,瘟疫伸張,災民逃到山上。

寶雞釣魚臺導游詞三:

釣魚臺位于寶雞市東北40千米磻溪河(別名伐魚河)上,北依秦嶺,南望渭水,山凈水秀,今柏疊翠,景色綺麗,汗青暫遠,是今古中外頗享盛名的游覽勝地,是省級光景名勝區(qū)以及省級重點文物回護雙位。釣魚臺因西周名士姜子牙在此隱居十載,滋泉釣魚遇文王而聞名于世,史料文籍均有記載。唐貞觀年間:“太公兵家者流,始令磻溪立廟。”并植柏四株,至古猶存。至清坤隆年間有古剎17處,著名的有太公廟、文王廟、山門心、三清廟等,河東岸的釣臺遺跡,河敘中口的“璜石”,河西的望賢臺和飛瀑流霞,浪聲莫測。釣魚臺修建作風典俗、制作景色迷人。近年去,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釣魚臺光景區(qū)的合收修設步伐入一步減速,新規(guī)劃的景點為釣魚臺將再添新姿。

寶雞市姜子牙釣魚臺位于寶雞縣鄉(xiāng)北17公里的磻溪河畔,面積約12仄方公里景區(qū)內(nèi)亂爭波光粼粼,翠柏蔥郁。相傳是商朝名士姜子牙出任國師 姜子牙釣魚臺前隱居垂釣以圖大業(yè)之處?,F(xiàn)在河邊有一巨石嚴2米,長2.5米,石面仄闊,上書“釣魚臺”三字,石上有二條仄行平滑的凸印,傳說是姜太公跪在下面釣魚的痕跡。由這里至西寶公路邊的一段土路,傳說是周文王西伯邀請姜子牙時用繩拉車經(jīng)過的敘路,這里另有唐修亮建的姜太公廟以及周文王廟,廟內(nèi)亂爭有姜太公塑像,有周文王請姜太公情景的連環(huán)壁畫。廟前有四棵今柏,傳為太公手植,枝葉興隆。三清殿、武兇祠等今修建群各具作風。沿坡敘再上行,便到新修的釣魚臺水庫,壩高50米,蓄水45萬立方米,蔚為壯觀,現(xiàn)辟為水上樂園,可蕩舟游玩,釣魚臺融人文與制作景觀于一體,是一處極佳的旅游勝地。門票:20元,郵資門票。交通:從寶雞市坐車往寶雞縣2元,步行到東閉,坐合來天王鎮(zhèn)的小巴,1元到釣負臺外,然后坐蹦蹦車,4公里,2元/人, 一向到售票心。釣負臺距法門壽90公里,太利劍山叢林公園95公里,風翔東湖35公里。 大散閉大散閉在陜西寶雞縣北大散嶺上,扼北南交通要敘,為秦、蜀來去的咽喉,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宋時金兵北下,侵吞陜川,宋將吳玢、吳磷兄弟聚兵扼險 于此固守,打敗金兵的多次入攻。后工資紀念吳氏兄弟,在閉西建有吳公祠,祠內(nèi)亂爭有吳氏兄弟像。閉下豎有“今大散閉”碑石一通。古川陜公路、寶成鐵路都今后穿過。

第10篇 合川釣魚城導游詞

各位旅客朋友們,大家好。首先感謝和歡迎大家進行本次旅游活動,我會熱誠為大家服務,給大家有一個精彩和難忘的旅程?,F(xiàn)在讓我為大家介紹,今天我們來到的是重慶合川古戰(zhàn)場——釣魚城!

重慶合川釣魚城導游詞:概況

1982年,釣魚城被國家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它位于合川市合陽鎮(zhèn)嘉陵江南岸釣魚山上,整城位于嘉陵江,涪江,渠江,交匯之口,其地三面據(jù)江,危崖拔地,集“戰(zhàn),古,奇,險,雄,幽”為一體,是創(chuàng)造古代戰(zhàn)爭史的奇跡,改寫世界中古歷史的英雄名城。

重慶合川釣魚城導游詞:游覽全程

得名

關(guān)于此山名字的來歷,源于一個傳說:相傳,古時山上有一塊平整的巨石,有一巨神于此釣嘉陵江中之魚,以此解決一方百姓的饑荒,由此而得名“釣魚山”。

三江環(huán)繞

我們現(xiàn)在沿著山路向上攀登,可以感受到它的峭崖拔地,請大家務必注意安全,我們可以看到,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環(huán)繞于此,儼然是兵家雄關(guān)之地。再請大家欣賞下面周圍的自然景觀,我們可以清晰額體驗到它的壯美,行走于其中,真正令人感到豁然開朗,心曠神怡。

護國寺

現(xiàn)在我們來到的是護國寺,大家可以看到其大門上寫有一幅楹聯(lián):城號釣魚,三江送水開巴塹;寺名護國,孤嶂飛云控蜀江。由此可以看出在很久以前釣魚城就以其險峻而享譽天下。

接著往里走,現(xiàn)在來到的是護國門城樓,我們可以看到石柱上清晰的寫有:世界名城,曾聞上帝折鞭處;蜀中勝概,遙想當年獨釣時。

釣魚城保衛(wèi)戰(zhàn)

現(xiàn)在我要為大家講述一個中外戰(zhàn)爭史上罕見的以弱勝強的戰(zhàn)爭,它與“赤壁之戰(zhàn)”齊名,那就是歷時36年的“釣魚城保衛(wèi)戰(zhàn)”:

1258年,蒙哥大汗挾西征歐亞非40余國的威勢,分兵三路伐宋。于次年2月兵臨合川釣魚城,蒙哥鐵騎東征西討,所向披靡,然而在釣魚城主將王堅與副將張鈺的頑強抗擊下,卻不能越雷池半步。

7月,蒙哥被城上火炮擊傷,后逝于溫泉寺。蒙哥大軍由此戰(zhàn)敗。釣魚城因此也被歐洲人譽為“東方麥加城”、“上帝折鞭處”。

其他景點

好了,現(xiàn)在大家可以看到石壁上刻有很多名人詩句和一些歷史事件,釣魚城目前的主要景觀有城門、城墻、皇宮、武道衙門、步軍營、水軍碼頭等遺址,有釣魚臺、護國寺、懸佛寺、千佛石窟、皇洞、天泉洞、飛檐洞等名勝古跡,還保留著大量元、明、清三代的詩賦辭章、浮雕碑刻等。我們就一一的來慢慢欣賞。

重慶合川釣魚城導游詞:結(jié)語

相信我們看了這么多的景點,大家都已經(jīng)累了,那么,現(xiàn)在大家隨我往右走,在我的右側(cè)是一個大眾休息地,它將自然景觀與現(xiàn)代氣息恰當?shù)娜诤显谝黄穑菍iT為游客疲倦后休息所設。

如果還有覺得意猶未盡的,沒游盡興的,也可以自行參觀,北京導游詞,繼續(xù)感受和回味歷史帶給大家的無限遐想,一個小時后,在此處集中,祝大家玩的愉快,謝謝。

第11篇 關(guān)于陜西省釣魚臺導游詞

陜西釣魚臺導游詞一

釣魚臺位于寶雞市東南40公里蟠溪河上,南依秦嶺,北望渭水,山清水秀,古柏疊翠,景色綺麗,歷史久遠,是古今中外頗享盛名的游覽勝地,是省級風景名勝區(qū)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釣魚臺因西周名士姜子牙在此隱居十載,滋泉釣干遇文王而聞名于世,史料典籍均有記載。唐貞觀年間:'太公兵家者流,始令蟠溪立廟。'并植柏四株,至今猶存。至清乾隆年間有廟宇17處,著名的有太公廟、文王廟、山門口、三清廟等,河東岸的釣臺遺跡,河道中央的'璜石',河西的望賢臺以及飛瀑流霞,浪聲莫測。釣魚臺建筑風格典雅、自然景色迷人。近年來,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釣魚臺風景區(qū)的開發(fā)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新規(guī)劃的景點為釣魚臺將再添新姿。

釣魚臺景區(qū)自然景色非常迷人,河光山色相映爭輝。區(qū)內(nèi)峰巒疊嶂,飛流激柱,柏山做屏,芳草為毯,森林茂密,紅葉盡染。尤為獨特的是綿延10余公里的石番溪峽谷,奇石云集,碧潭相連,小橋幽徑,棧道懸空,竹林蔥郁,瀑布如練,鳥飛魚躍,山花爛漫,集奇、險、幽、秀為一體。谷內(nèi)一山巔,形如一幅巨大的姜太公石雕,只見他昂首闊挺胸,面北而立,身著道袍,后背文卷,長須飄胸,躊躕滿志,一幅仙風道骨,濟世救民的政治家、軍事家的威武形象惟妙惟肖,令人嘆為觀止!

歷史上的姜太公,姓姜名尚,字子牙,號飛熊。生在商世,因見紂王無道,遂棄官出走,隱居在此,終日以垂釣度日。“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成為后世人們的津津樂道的俗語。后來周文王禮賢下士,親到伐魚河畔請姜子牙出山。于是,被尊為軍師的姜太公遂輔佐文武二王開創(chuàng)了西周霸業(yè),自己亦名留青史。

從寶雞汽車站乘坐發(fā)往虢鎮(zhèn)的汽車,在虢鎮(zhèn)有小公交或出租車前往釣魚臺。

陜西釣魚臺導游詞二

各位游客朋友:

姜子牙釣魚臺風景區(qū)位于寶雞市陳倉區(qū)天王鎮(zhèn)境內(nèi),在天王鎮(zhèn)的伐魚河谷(即幡溪谷)中。溪中有一臺石,傳說是西周姜子牙涉政前隱居垂釣之地,故而得此名。風景區(qū)內(nèi)有姜子牙釣魚臺、中國西部影視基地、靜室景區(qū)、筆架山景區(qū)、金波峽景區(qū)、青峰山景區(qū)、仙人壩景區(qū)、玉皇山景區(qū)等八大部分。

姜子牙釣魚臺及其所在的伐魚河谷處在秦嶺北麓。據(jù)傳姜子牙就是在此垂釣的時候,遇到周文王的拜謁,輔佐朝政,于是西周得以開國。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唐代詩人李白、許渾,宋代詩人蘇軾等都曾游覽于此,并賦詩記勝。釣魚臺唐代時就建廟塑像,之后歷代既有修整及重建。如今人們可以看到“太公廟”、“文王廟”、“望賢臺”、“乞子崖”、“釣魚臺”等殿宇,以及一石馱五柏等奇景。

伐魚河畔又一奇特巨石,名為“丟石”,是一塊龐大而完整的石英花崗巖體,上有清乾隆時寶雞知縣徐文博書寫的4個蒼勁大字:“孕磺遺璞”。丟石右上方的河邊有姜太公廟在,始建于唐貞觀年間,明清皆有重修。廟前正立著4棵40余米高的參天古柏,枝桿粗壯,根深葉茂,四季常青,傳說為唐代所植,為釣魚臺景觀之一。姜太公廟盤山而上,即到周文王廟。文王廟依山而建,廟堂重瓦危檐。隔河的山腰上還有武王廟和武吉廟。每年的正月初一至十五這些廟宇有廟會。

陜西釣魚臺導游詞三

釣魚臺位于寶雞市東南40公里磻溪河(又名伐魚河)上,南依秦嶺,北望渭水,山清水秀,古柏疊翠,景色綺麗,歷史久遠,是古今中外頗享盛名的游覽勝地,是省級風景名勝區(qū)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釣魚臺因西周名士姜子牙在此隱居十載,滋泉釣魚遇文王而聞名于世,史料典籍均有記載。唐貞觀年間:“太公兵家者流,始令磻溪立廟。”并植柏四株,至今猶存。至清乾隆年間有廟宇17處,著名的有太公廟、文王廟、山門口、三清廟等,河東岸的釣臺遺跡,河道中央的“璜石”,河西的望賢臺以及飛瀑流霞,浪聲莫測。釣魚臺建筑風格典雅、自然景色迷人。近年來,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釣魚臺風景區(qū)的開發(fā)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新規(guī)劃的景點為釣魚臺將再添新姿。

寶雞市姜子牙釣魚臺位于寶雞縣城南17千米的磻溪河畔,面積約12平方千米景區(qū)內(nèi)波光粼粼,翠柏蔥郁。相傳是商朝名士姜子牙出任國師 姜子牙釣魚臺前隱居垂釣以圖大業(yè)的地方?,F(xiàn)在河邊有一巨石寬2米,長2.5米,石面平闊,上書“釣魚臺”三字,石上有兩條平行光滑的凹印,傳說是姜太公跪在上面釣魚的痕跡。由這里至西寶公路邊的一段土路,傳說是周文王西伯邀請姜子牙時用繩拉車經(jīng)過的道路,這里還有唐建明修的姜太公廟和周文王廟,廟內(nèi)有姜太公塑像,有周文王請姜太公情景的連環(huán)壁畫。廟前有四棵古柏,傳為太公手植,枝葉茂盛。三清殿、武吉祠等古建筑群各具風格。沿坡道再上行,便到新建的釣魚臺水庫,壩高50米,蓄水45萬立方米,蔚為壯觀,現(xiàn)辟為水上樂園,可劃船游玩,釣魚臺融人文與自然景觀于一體,是一處極佳的旅游勝地。

釣負臺距法門壽90千米,太白山森林公園95千米,風翔東湖35千米。 大散關(guān)大散關(guān)在陜西寶雞縣南大散嶺上,扼南北交通要道,為秦、蜀往來的咽喉,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宋時金兵南下,侵犯陜川,宋將吳玢、吳磷兄弟聚兵扼險 于此固守,打敗金兵的多次進攻。后人為紀念吳氏兄弟,在關(guān)西修有吳公祠,祠內(nèi)有吳氏兄弟像。關(guān)下豎有“古大散關(guān)”碑石一通。今川陜公路、寶成鐵路都從此穿過。

看過'關(guān)于陜西省釣魚臺的導游詞 '的還看了:

1.寶雞釣魚臺導游詞

2.游覽寶雞導游詞

3.西安古城墻導游詞

4.西安事變紀念館導游詞

5.延安寶塔山導游詞

第12篇 富春江嚴子陵釣魚臺導游詞

講解內(nèi)容: 釣臺簡介——“嚴子陵釣臺”碼頭、牌坊——嚴先生祠堂——大型精品碑廊(中間經(jīng)過“天下第十九泉亭”、“李太白醉酒處”、“留芳亭”)——東臺——“雙清亭”——西臺謝翱慟哭處——夢鼎亭——“清風軒”茶室——小碑廊、客星亭、滄波橋——回碼頭上船。

[船上、碼頭上]

諸位游客,你們好!歡迎大家來富春江嚴子陵釣臺和富春江游覽。嚴子陵釣臺是富春江——新安江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簡稱“兩江一湖(千島湖)”上的主要風景點,是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時也是聞名于世的東南古跡之一。因為東漢高士嚴子陵拒絕光武帝劉秀之召,拒封“諫議大夫”之官位,來此地隱居垂釣而聞名古今。歷代不少文化名人如:李白、范仲淹、孟浩然、蘇軾、陸游、李清照、朱熹、康有為、脬達夫、張大千、陳毅、郭沫若、巴金……等來過釣臺,并留下不少詩文佳作。據(jù)統(tǒng)計從南北朝至清朝就有1000多名詩人、文學家來過此地,并留下2000多首詩文,所以,這條旅游線在以前也被稱為浙西唐詩之路旅游線。1949年4月,毛澤東同志的七律《和柳亞子先生》中寫道“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就是用嚴子陵隱居垂釣富春江畔這件事,來規(guī)勸柳亞子先生應留在北京參加建國工作。

嚴子陵釣臺,座落在被譽為“清麗奇絕,錦峰秀嶺”的富春山山腰。這山高312米(海拔),逶迤35公里。山下的這段江面又稱“七里瀧”、“七里灘”、“七里瀨”。諸位請看,前面那蔥郁的山巒之中,一對奇峰屹立水涯。李白詩中曾描繪為“釣臺碧云中,邈于蒼山對”。右邊的稱為東臺,左邊的則稱為西臺,所以這一景也叫“雙臺垂釣”。

諸位,釣臺碼頭就要到了,在此,我們已可以看到:在碼頭上,有一些大小規(guī)格各異的石碑立在那里,體現(xiàn)出“嚴子陵釣臺”濃郁的文化氣息。這些碑文都是現(xiàn)代名人如郁達夫、巴金、譚啟龍、陳立夫、朱玖瑩、孫友等人的作品。好,船就要靠岸了,請大家按次序下船,注意安全。

諸位,首先請大家先來看一下郁達夫的這塊《釣臺的春晝》碑。這是1931年3月郁達夫來游釣臺時寫的,那時的釣臺“只寂寂的看不見一個人類……歪斜的亭子……縱橫蕪雜的草木……祠堂是廢垣殘瓦……”可想當年的釣臺就如同當時的時局一樣,充滿著陰霾,而現(xiàn)在的釣臺已是游人如織。

這塊石牌坊正面的“嚴子陵釣臺”幾個字是中國佛教協(xié)會主席,著名書法家趙樸初先生書寫的:背面的“山高水長”是原西冷印社社長,浙江省書法協(xié)會主席沙孟海先生書寫。此牌坊上面還有許多雕琢,更是栩栩如生,諸位請隨我一同去觀看。

諸位游客,站在這里請大家抬頭往上方看,在山腰有兩塊大盤石,高近百米,這就是東西兩臺了。你們看,東臺前面還有一支石筍非常突出。在這個位置上看,好象是一位古代的仕女,頭上梳著發(fā)髻,身穿裙袍,甚至裙上的皺折好象全看得清。有人說:這大概是陪伴嚴子陵的仕女。諸位看像不像?但如果你要登上東臺左側(cè)那塊稱為“棋盤石”的石臺上往下看,它卻象是一支直上直下的石筍。有人說它更象是嚴子陵的釣魚桿?諸位等會兒可以自己上山去觀看。同時,還可以在上面的“棋盤石”上留個影。它的背景有山、有水、有房、有樹、有船、有亭臺,還有一支石筍。

我們現(xiàn)在去“嚴先生祠堂”游覽。

[祠堂里] 這祠堂,唐朝時原是嚴氏的家祠。宋朝景佑中期,也就是960多年前北宋時,由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所建。并繪像立碑祭祀嚴子陵。同時還著有《嚴先生祠堂記》。后來這祠堂屢壞屢修?,F(xiàn)在的祠堂是1983年重建。是范仲淹興建祠堂之后第17次重建,也是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重建。這尊塑像是1982年由浙江省美術(shù)學院雕塑系湯守仁教授塑的。

嚴子陵,名光,浙江余姚人。他本姓“莊”,因為避漢明帝劉莊之諱,而改姓“嚴”。他博學多才,少有高名。年輕時與漢光武帝劉秀是同窗好友。劉秀登位稱帝后,嚴子陵改名換姓,隱身不見。劉秀很想念他,命畫工繪像,派人各處尋訪,了解下落。后來在齊國的土地上,發(fā)現(xiàn)一人披羊裘,戴斗笠,很象子陵。于是備車備禮去接他,往返三次,才召其入京。歷史上還有這樣一段記載,說的是:嚴子陵被召到京城洛陽之后,不去朝拜光武帝,反而要光武帝來看他。后來被邀請和光武帝劉秀同床酣睡。子陵睡相不好,將自己的腳放在皇帝的肚子上。第二天看星相的太史急奏:客星犯御座甚急!劉秀笑著說:這是因為我與老朋友同床睡覺的關(guān)系。后來劉秀封嚴子陵為諫議大夫,他不肯當,來到這里耕種垂釣。從此,人們?yōu)榉Q贊子陵這種不事王侯的精神,稱他為“客星”。這“客星”碑,那“釣臺”碑,都是按釣臺原有的明朝弘治十年薛敬之題書的拓片重新鐫刻的。這一段史實在《后漢書》中的《嚴光傳》里有記載。山上的東臺亭內(nèi)就有一塊石碑鐫刻了此文,大家一會兒可上山去仔細閱讀。

祠堂中最有價值的碑文是那塊——范仲淹的《嚴先生祠堂記》,諸位請隨我去觀看。

[碑前] 范仲淹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年)因?qū)m遷矛盾受到牽連,由右司諫被貶到睦州任知州。睦州后來改為嚴州,也就是現(xiàn)在的桐廬、分水、建德、壽昌、淳安、遂安六縣。當時州治所在地是梅城,那年他已經(jīng)四十六歲。范仲淹在睦州當官時間不長,卻做了不少被后人稱道的好事,其中之一就是新建“嚴先生祠堂”,并寫了《嚴先生祠堂記》。

《嚴先生祠堂記》是千古傳誦的佳作。清代康熙年間被吳楚材、吳調(diào)侯編入《古文觀止》一書后,流傳更廣,影響更大?!秶老壬籼糜洝分械谝痪湓挘?ldquo;先生,光武之故人也。”就明確指出嚴子陵是光武帝的老朋友。結(jié)尾的“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佳世名句,傳誦至今。介紹到這里,大家就清楚了,剛才大家看到的釣臺牌坊的“山高水長”和這個祠堂正中橫額的“光武故人”的出處了。

對面是明代人鐫寫的《重修嚴先生祠堂記》。諸位,請看這是1983年的《重修嚴先生祠堂記》。它們記載著對嚴光的追憶和重修“嚴先生祠堂”的情況。

嚴子陵釣臺自從1981年10月1日開放以來,桐廬縣旅游局先后于1984年、1993年在釣臺建造了兩座一小一大的碑廊,這些碑都是請國內(nèi)外著名書法家書寫,由桐廬縣當?shù)亟橙绥澘痰模裉齑蠹乙斡[的是大型精品碑廊。

[照壁前] 這些碑廊全長260米,總面積278平方米。它共分四部分:照壁、天下第十九泉、太白醉酒處和上下三層的碑廊,共有碑106塊?,F(xiàn)在我們已站在照壁前,各位,往上看,但卻看不見碑廊在哪?那是因為這座碑廊如游龍盤臥在富春山茂密的綠蔭叢中,是一個高低錯落的爬山式碑廊。

這個碑廊于1993年2月18日開始動工,僅以226天的速度基本完工,于93年10月21日剪彩,接待國內(nèi)外游客。 現(xiàn)在我們先看一下這塊石照壁。它長7.58米,高2.4米,陽面是由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天津大學教授王學仲先生撰文、著名書法家孫釗先生書寫的《嚴子陵釣臺文》,本文用精湛的語句描繪了富春山水的秀美,對嚴子陵作了公正的評價。

照壁陰面是一幅石雕山水畫。節(jié)選于元朝著名畫家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黃公望字子久,號大癡道人,常熟人,博通經(jīng)史,工詩能文,尤其善畫山水。后來放棄書吏生活后,隱居富陽縣,遨游富春山水之間。至元17年到20年的三年里,繪成長6.4米,寬33厘米的《富春山居圖》。繪出了富春江兩岸荒村蔬林、山澗江畔、亭臺、小橋、漁舟、飛泉……明清以來視為國寶,可惜在明朝萬歷年間,成了火中的殉葬品,從此首尾分離,分別收藏在浙江博物館和臺灣故宮博物館。

這方石畫寬3.68米,高1米,由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西冷書畫院畫師壽崇德先生挑選原畫中最近似釣臺的第五部分,精心設計:畫面4/5為畫,1/5為原題字,并親自臨摹,然后由桐廬縣旅游局基建科的同志用15天時間放大并描在這石塊上,再由三位石匠師傅用90天時間鐫刻完成此畫。諸位可以仔細觀看石雕畫如此精細、逼真。它保持了原畫冼煉、流暢的筆法。

[十九泉亭前] 進入了“聽泉”圓洞門,我們來到了“天下第十九泉”。這里面積雖然不大,但幽靜、緊湊、中心突出。著名書法家沙孟海先生的題詞,道出了景點名稱,不言而喻眼前這座石亭就是“天下第十九泉亭”。那高高聳立的石雕像是茶圣陸羽。陸羽與桐廬、與嚴子陵釣臺這天下第十九泉有什么關(guān)系?我來給大家作個簡單介紹。 陸羽,字鴻漸,唐代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縣)人。據(jù)說他是一個被遺棄的嬰兒,三歲時孤苦伶仃被竟陵龍蓋寺智光禪師收養(yǎng),智積禪師嗜好飲茶,陸羽從小給他煮茶,積累了許多經(jīng)驗,后來他收起僧衣,擅自離開寺院,去戲班子學演木偶戲、參軍戲和幻術(shù)。又曾到火門山鄒夫子處讀書,使他在文學上得到深造。他勤奮好學,酷愛大自然,對茶葉專業(yè)興趣很濃。他跋山涉水,深入各主要茶區(qū)進行調(diào)查研究,鉆研茶葉生產(chǎn)和科學技術(shù)。唐代建中元年(公元780年),我國第一部完整系統(tǒng)的茶葉專著《茶經(jīng)》問世了。陸羽在《茶經(jīng)》中寫道:“西揚、武昌、廬江、晉陵好茗而不及桐廬”。當年又品天下水位,桐廬嚴陵灘水位被評為第十九位,“天下第十九泉”因此而得名,這里水味清洌甘甜,原泉亭臨江而建,1984年修復于此。

除陸羽塑像外,碑廊連接處及林間花木叢中有20尊歷代到瞎嚴子陵釣臺的文豪塑像,這些塑像由中國美術(shù)學院雕塑系教授設計制作,像高2米,其中最重的康有為像約3000斤,最輕的也有1800斤。這些雕像是先用電腦把設計圖“打”在石頭上,然后分別用“麻布”或“斬斧”的手法刻服飾,用“磨光”法刻臉。形態(tài)或立、或臥、或坐、或捋胡須、或手握卷書、或佩劍,神態(tài)各異,光彩照人。

下面請大家隨我去觀看孟浩然、張繼、杜牧、白居易等大文豪的石像。

孟浩然為中唐時期山水田園詩派主要作家之一,他寫了一首“經(jīng)七里瀧”詩,描繪了嚴陵瀨的風光,表達了“觀奇恨來晚”的感情。這首詩鐫刻在左側(cè)的另一碑廊中。

張繼,唐代詩人,博覽有識。他的《楓橋夜泊》詩國內(nèi)外流行甚廣。他來釣臺朝拜嚴先生后,著“題嚴陵釣臺”詩一首,既描繪了釣臺景色,又抒發(fā)了登臨釣臺的感想,此詩鐫刻在另一碑廊內(nèi)。

杜牧,晚唐杰出的詩人。他在睦州任刺史兩年:武宗六年(846年)至宣宗二年(848年)留有釣臺詩多首,其中一首以通俗、精美語言描繪睦州優(yōu)美景色的五言律《睦州四韻》,鐫刻在另一碑廊內(nèi)。

白居易,唐代大詩人。他曾任杭州、蘇州刺史,他來桐廬不僅是觀賞富春山風光,還來拜會他的好朋友——桐廬籍詩人徐凝,白居易來桐廬后,曾有兩首詩留傳于世:“宿桐廬館同崔存度醉后作”、“憑李睦州訪徐凝山人”。

[醉亭] “子陵魚,加皮酒,喝得太白不放手。醺醺醉臥嚴陵灘,詩章寄山友。”這首詩引導我們來觀賞眼前這一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醉臥在“醉眠石”前,昏昏中仍瞇著眼不舍得放棄對富春江美景的觀賞。此亭名為“醉亭”(由浙江省城鄉(xiāng)建設廳副廳長胡理琛先生書寫)。諸位也可在此亭中飲酒作詩,亭前這塊大石坪不但可供諸位觀景,還可供有興趣者醉臥嚴灘,陪伴李太白。

[山門] 此山門由洛陽博物館館長,我國考古學權(quán)威蔣若是先生書寫。

進入嚴子陵釣臺碑廊山門,我們才真正開始觀賞這大型精品碑廊了。碑廊內(nèi)容分為兩部分,前69方是從3000多首古詩中精選出來的描繪富春江桐廬清麗奇絕的風光和贊美嚴子陵高風亮節(jié)的作品,后部分是現(xiàn)代作品,多為書法家本人撰文并書寫。

碑頭是由民盟中央名譽主席楚圖南先生書寫的。這方碑文是楚老先生九十多歲高齡,身體欠佳,住院期間為我們書寫的,是他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幅作品,彌足珍貴。

這幅為清朝著名畫家任伯年的“嚴子陵五月披裘圖”。嚴子陵頭戴斗笠,身披羊裘。據(jù)記載,光武帝劉秀派車在齊國土地上接子陵時,他就是這個裝扮。那幅畫中的人物神態(tài)惟妙惟肖。

這塊楷書碑是由中國書法協(xié)會會員、國際書畫學會會員劉 川寫的南朝吳均的《與宋元思書》。文中的“自富陽至桐廬,一百里許,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極精辟又干練地贊揚了富春江這段美景。

這一方是日本國金石書畫大家梅舒適先生(稻田一文先生)的“桐江晚景”,以印章形式寫題目,而正文采用了行草書寫,在同一首碑作中,既有印章,又有行草,顯得新穎而別具一格。

1993年10月21日梅舒適先生率領(lǐng)日本篆刻家協(xié)會訪中團一行97人來桐廬嚴子陵釣臺參加揭幕儀式。梅先生與夫人非常興奮地為自己這方碑揭幕,他對碑石的選擇,碑文的鐫刻都很滿意。他說:“桐廬之行使我終生難忘。桐廬的山美、水美、人美。桐廬是我到過的中國第一個好地方。”釣臺游覽之余,他欣筆題詞:“嚴子陵釣臺天下第一觀”,把釣臺稱為“天下第一景觀”。

我們這個碑廊除了有劉海粟、劉開渠、楚圖南、錢君陶、沈鵬、賴少其、尹瘦石、馮其庸等全國著名書法家和31個省、市一些知名書法家的墨寶外,還有港澳臺的名人陳立夫、謝舸及日本、韓國、新加坡書法藝術(shù)家的作品。

請看這兩方碑都是唐朝著名詩人嚴維的《發(fā)桐廬寄劉員外》詩,一方是隸書,一方是篆書,而且是以印碑形式書寫的。前一方碑的書寫人是篆刻家、書畫家錢君陶先生,這方印碑書寫人是87歲高齡的趙林女士,這種碑也叫金文碑。

我們這個碑廊書寫的形式,不但有篆、隸、草、楷、行五種字體,還有一方碑是澳門頤園書畫會會員謝舸先生書寫的“富春”詩碑,采用破體的寫法,就是把五種書體綜合在一起,寫得和諧自然,請隨我前去觀看。

這是中國美術(shù)界一代宗師、原中國美術(shù)館館長劉開渠先生在重病住院期間寫的范仲淹的《瀟灑桐廬郡十詠》,可謂絕筆碑。

這塊碑是新加坡中華書學協(xié)會會長陳聲桂先生的《桐君山》詩,這首原詩的摩崖石刻距今已有650多年,現(xiàn)仍然完好地保留在桐君山山麓。

下面10方為明朝詩作。這里邊疆幾方碑刻全屬于行草,行草是以行書為主,個別字為草書,書寫比較流暢、奔放,也容易辨認。

清朝的碑文共有13方。下面兩方碑文,全是誦謝翱的。謝翱名皋羽,是文天祥帳下咨議參軍。至元二十七年,就是1290年,他來七里瀧,并著有《登西臺慟哭記》,一會兒大家登西臺可見到這方碑。

anquye整理

共2頁: 上一頁12這里的一組石像是:明朝著名戲曲家湯顯祖(臨川人,現(xiàn)江西撫州),他曾到瑤琳洞附近的桃溪拜訪江西臨川知縣潘仲春,途中游了個仙洞——瑤琳,曾寫詩記敘此事。此詩說明湯顯祖曾游過瑤琳。

這位是元代著名書畫家趙孟 ,他曾寫了《嚴陵瀨》、《桐中道中》、《過嚴子陵釣臺》幾首詩,表明他對嚴子陵及嚴子陵釣臺深厚的情感。今天的嚴子陵釣臺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在此立像,趙孟 若有靈在天更要贊美“不知此地塵凡”了。

上面那位昂首沉思的的是唐伯虎。他性格狂放不羈,畢生致力于繪畫,富春江一帶曾留下他不少足跡。嚴子陵釣臺也是他注目的地方,他的《嚴灘》詩描繪了釣臺如畫的風光,表達了對嚴光隱居生活的羨慕。鐫刻在山麓左側(cè)的碑廊內(nèi)。

唐寅雕像上面的是清朝著名的書畫大師鄭板橋,他于乾隆5年(1710年)7月到過釣臺,并書寫了楹聯(lián)一副。

下面碑文都是現(xiàn)代作品,大多是作者自己撰稿,自己書寫的,就由大家自由的觀賞吧,一會我們在“留芳亭”前集合,在游覽中請大家留意一下,這個碑廊的牛腿是木刻的100位來過桐廬的文人雕像。

諸位游客,嚴子陵釣臺大型碑廊觀賞完了,您不覺得它是融歷史、文化、藝術(shù)、建筑與自然山水于一體的難得的景觀嗎?稱為國內(nèi)一絕,不算過份吧?

[留芳亭] 現(xiàn)在來到了留芳亭前面,亭子迎面的楹聯(lián)是李敬忠先生根據(jù)施肩吾的《過桐廬場鄭判官》詩中書寫的:“幽奇山水引高步,千古篇章冠后人。”施肩吾是唐代詩人,桐廬縣分水賢招鄉(xiāng)人,他雖中了狀元,但不愿在宦海中沉浮,沒有等到授官就東歸故里,晚年他率族人到臺灣、澎湖一帶去定居、墾荒,是我國歷史上開發(fā)寶島的先驅(qū)者之一,他也是澎湖詩的第一詩人。

亭子另一副楹聯(lián)是選自宋朝孫沔的《題子陵釣臺》?“列傳古碑言未盡,一灘鳳竹自蕭騷。”是中國蘭亭書法博物館副館長喻革良先生書寫的。

現(xiàn)在請大家在此小憩一會兒,接下去隨我去東、西兩臺游覽,到東臺需再登360級臺階,去西臺需登130級臺階。 [東臺] 東臺為“嚴光垂釣臺”,請大家隨我先去看看東臺亭。

這個亭最早建于明正統(tǒng)元年(即1436年),由嚴州知府萬觀在東西臺各建一亭,并刻石為額,東臺亭曰:“不事王侯”。明末兩亭都曾毀壞。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羅氏兄弟復建,更改石額為“垂竿百尺”。十年內(nèi)亂,東臺亭被毀。1980年我們又重建此亭,這東臺的石額為“七里灘光”。石柱楹聯(lián)為“登釣臺而望,神怡心曠。想先生之風,山高水長。”都是著名書法家沙孟海先生所題,亭內(nèi)的石碑,這邊是由孫釗書寫的范曄“嚴光傳”。這篇文章的大概內(nèi)容,我在祠堂里已介紹給大家了,陽面是由湖州畫院86歲高齡的譚建丞先生書寫的“漢嚴子陵釣臺”。

大家站在亭前一定感到視野開闊,向東眺望,白云源重山插天,云煙迷蒙,俯瞰大江,綠山悠悠,船舟點點,真是“兩岸畫山相對出,一脈秀水迤邐來。”

這里東南三公里處,名叫“蘆茨村”,是晚唐詩人方干故居。范仲淹任睦州知府時,登釣臺,望東巖崖絕壁,白云徐生,問同行人,那是什么地方?回答說:唐朝處士方干隱居處。范仲淹題名“白云源”。白云源是我們桐廬縣開發(fā)的又一個風景點,這里自然風景保護完好,清涼宜人,夏天平均氣溫在26℃左右,是理想的避暑勝地。

從這小山徑登山,有十余畝田,記載是嚴光耕種的地方,稱為“嚴陵田”。

下面這塊大石,平坦如磯,可坐幾十人,因為古人曾在這里對弈,所以稱它為“棋盤石”。這下面有一支石筍依山而立,就是大家在山麓看到的那支如仕女的石筍。有人說他因崇拜嚴光的賢德,永世站在這里陪伴;也有人說它象嚴光的釣魚桿,永遠插在這里,到底象什么呢?請大家看看,想想。諸位可以隨意觀賞、拍照,但要注意安全。 現(xiàn)在我們?nèi)ノ髋_觀賞,中間要經(jīng)過“雙清亭”。

[雙清亭] 這座石亭名為“雙清亭”。是民國十四年,也就是1925年由廣東籍人陳煥之所建。

這亭完全是一塊塊石條建成的,左右石柱上刻的楹聯(lián)是“遠道息塵勞,向此間坐石看云,放懷宇宙”,“高臺瞻勝跡,羨當日耕山釣水,俯視王侯”,這付楹聯(lián)曾使許多墨客騷人拍手叫絕,為之傾倒,里面由浙江書法家商向前老先生題詩一首。

讓我們越過“雙清亭”,去西臺游覽。

[西臺]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西臺。大家一定感到耳目一新,第一個感覺,自己被青山碧水蘭天所環(huán)抱,真有頂天立地的感覺。江面游船、快艇往來穿梭,游客歡聲笑語貫耳。遠眺上游,水遠山高,蜿蜒無盡,那就是人們贊譽的富春江小三峽。西臺是愛國詩人、抗元民族英雄謝翱哭祭文天祥的地方,大家可以坐在亭子內(nèi)的石凳上,也可憑欄眺望,聽我為大家介紹一下這位愛國志士。

謝翱,字皋羽,號瞻發(fā)子,謚樂耕公。生于公元1249年,逝世于1295年。他原籍福建長溪,父親謝鈞精通《春秋》,有傳世作品《春秋衍義》、《左化辯證》。他先祖謝邦彥是宋朝著名詞人。謝翱小時候就很聰明好學,曾隨父親游學,學識與日俱增。公元1266年,謝翱十七歲,隨父親移居臨安,已能詩善文。1276年7月,文天祥開府于南劍州(州府在今天的福建南平市),號召四方起兵保護宋朝。謝翱雖是富家子弟,文人儒身,但激于愛國義憤,傾家蕩產(chǎn),率數(shù)百名鄉(xiāng)兵拿起刀槍,親臨前線,投奔文天祥,被任命為“資議參軍”,當時,謝翱僅有二十七歲。1277年由于元軍大批南下,謝翱部隊多次率兵英勇突圍,但寡不敵眾,文天祥不幸被俘。謝翱脫險后,一邊暗中組織鄉(xiāng)兵,等候時機,揭竿繼續(xù)抗元,一邊暗中組織會社,用詩歌繼續(xù)進行抗元活動。聽到文天祥在北京遇害的消息后,他悲痛到了極點,穿麻衣、著草鞋,長夜不明在外野祭文天祥。他曾在姑蘇夫差臺、會稽越王臺設臺哭祭文天祥。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謝翱來到七里瀧嚴子陵釣臺,由嚴光第三十五世孫嚴侶等陪同,登上西臺,在這里備酒哭祭文天祥。據(jù)史料記載,他野祭時,一面用竹如意擊石,一面長歌當哭,“竹石俱碎,人也昏倒三次”。其歌名曰:“登西臺慟哭記”,這塊石碑就刻了此文,陰石的題字由南京女書法家肖嫻女士書寫。

諸位現(xiàn)在看到的西臺亭最早石額為“高尚其志”,后來改為“留鼎一絲”,亭子的一副楹聯(lián)是選自清朝徐夜的一首詩句“生為信國流離客,死結(jié)嚴陵寂寞鄰”。它高度概述了謝翱的一生。

謝翱還是一位愛國詩人,他在南宋文學史上的地位僅次于文天祥。與謝枋并列,號稱“南宋二謝”。他雖只活了四十七歲,但作了兩件讓人敬仰的事:一件是前面介紹的,當國家危難之際,盡傾家資棄筆戎,追隨文天祥抗元,表現(xiàn)了高尚的民族氣概和愛國主義精神;二是寫了許多光同日月的愛國詩文,這些詩文既反映了南宋軍民團結(jié)抗元情況和大無畏精神,又以憤怒心情譴責元兵南侵給人民帶來的無窮苦難,還有的詩文悼念亡臣,抒發(fā)亡國之痛??上淖髌反蟛糠忠言谠?、明兩朝散失。

今天我們來西臺瞻仰謝翱,學習他這種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為國家建設多做貢獻。

東臺、西臺的游覽到此結(jié)束了,不少游客都會產(chǎn)生一人疑問:釣臺這么高,當初嚴子陵怎么能釣魚呢?在山腰“夢鼎亭”內(nèi)可見到一方石碑,這塊碑文也許能解除這個疑問,請大家隨我下山去看看。

[夢鼎亭] 大家在亭內(nèi)稍休息一下。

1961年11月30日,郭沫若同志偕同夫人乘快艇,游富春江而上,來到桐廬,上午游覽了桐君山,下午驅(qū)車來到了嚴子陵釣臺。遠眺蒼翠青山連綿不斷,一條銀帶環(huán)山而繞,稱贊說:釣臺的山光水色實在美呀!怪不得嚴先生要在此隱居垂釣。聽了桐廬縣委同志對東、西臺的介紹后,郭老追問道:西臺是不是謝翱傷心處?東臺是不是嚴光垂釣處?答聲剛落,郭老才思敏捷,觸景生情揮筆寫下了詩一首,就是亭內(nèi)石碑上這首詩。(讀詩)

這首詩喚起了廣大游客的聯(lián)想:1968年富春江電廠建成后,七里瀧一帶水位上升20多米,滄海桑田的變化,嚴光當初在灘頭垂釣,在山頂耕種的意境,今天是難以想象了。據(jù)記載,過去這一帶小沙灘多,嚴光常常在灘頭上垂釣,其中最常釣的魚叫“烏石灘”,現(xiàn)已被水淹沒,但郭老這首詩對我們能啟迪遐想,增添游興。

郭老那次來桐廬,一天之內(nèi)寫了五首詩,桐君山上有一首,參觀電廠工地有一首,乘小艇溯錢塘江有一首,臨走時,為表達對桐廬縣委熱情款待之謝意,又把他作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書寫后贈縣委留念。當代大文豪郭沫若來桐廬的一天內(nèi)留下五首詩,這也是罕見的,是桐廬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之一。為紀念郭老來桐游覽參觀,我們特意建了此亭。 [清風軒前] 這里稱“清風軒”茶室,諸位可以在這里品茶休息。

“清風軒”左側(cè)是一條53米長的小碑廊,碑廊內(nèi)共陳列23塊碑文。這些碑文大部分是浙江省書法家書寫的,原稿良的掛落上有54幅東陽木雕,是我國54位歷代著名的文學家、詩人的雕像。碑文的內(nèi)容有《漢光武與嚴子陵書》,信中光武帝委婉地、誠懇地表露出希望子陵輔助其“鴻業(yè)”,有羅隱的《刻嚴子陵釣臺》,有謝靈運的《七里瀨詩》、李白的《松柏本孤直》、杜牧的《睦州四韻》、蘇軾的《滿江紅·釣臺》……,其中有兩塊是非常值得一看的碑,一方是劉基的《釣臺詩》,一方是張浚的《過嚴子陵釣臺》。如果說兩個碑廊里絕大部分詩文是贊揚嚴子陵不事王侯的高節(jié)的話,這首詩的內(nèi)容就截然相反,這首詩借用周武滅商時,伯夷兄弟和姜太公所執(zhí)的不同態(tài)度這件事發(fā)表議論。議論兩種不同的人生哲學,他表明:首先要有功臣們的苦站和勝利,才有百姓,包括隱士們的安居樂業(yè)生活。具體來說:沒有光武帝中興漢室,重整漢王朝,那么桐江之畔還是一片撕釘,哪有嚴光悠閑的耕種垂釣的生活呢?這首詩在不貶低嚴光的前提下,強調(diào)了與嚴光相反的一條路,給人以哲理性的啟示,由浙江省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商向前同志書寫。

《過嚴子陵釣臺》,撰寫者張浚,這個張浚不是跪在岳飛墓前的張浚。一個是“氵”的浚,一個是“亻”的俊,他們是同時代人。這個張浚是個愛國將領(lǐng),是宋孝宗時的樞密使,就是統(tǒng)率全國軍隊的長官,是全國武臣之首。他是南宋時主持北伐抗金的將領(lǐng),曾重用岳飛、韓世忠等抗金名將。因此,一生遭受秦檜等主和派排斥,三次被貶到永州,但仍然力主抗金,矢志不渝。被貶永州后,還連上五十道奏疏反對議和。這首詩是隆興甲申,就是1164年5月22日來嚴子陵釣臺后撰寫的。

全詩先是生動地描繪了翠綠中被煙霧籠罩的釣臺風光,然后對嚴光的歸隱漁樵和修身養(yǎng)性加以肯定,加以贊賞。最后表達自己決不肯和主和派同流合污,要抗金到底的雄心。來釣臺后的當年他就逝世了。這塊碑也是幸存下來的古碑之一。十年內(nèi)亂中曾被造反派砸碎成十幾塊,還缺了一只角。這次我們修補好,豎在這里,也是十年內(nèi)亂破壞文化的罪證。

“清風軒”右側(cè)是“客星亭”。“客星亭”最早由宋朝的顏為建。位于“嚴先生祠堂”的東側(cè),名叫“客星閣”。明朝時改建在祠堂西側(cè),改閣為亭?,F(xiàn)在的“客星亭”于1983年重修,亭前新造了一座“滄波橋”供大家觀景、垂釣用。為什么叫“滄波橋”,出自碑廊中唐代哪位名詩人的詩作,有興趣的游客不妨找找看。

下面安排大家自由活動,可品茶、可購物、可觀小碑廊,也可拍照留影,但千萬注意安全,同時希望諸位能與我們一塊來愛護這里的青山綠水及花草樹木。

好,諸位游客,我今天的講解就到此結(jié)束了,非常感謝各位的配合,也非常希望富春江之行給諸位留下一份最美麗的記憶。

釣魚導游詞(精選12篇)

釣魚臺建筑風格典雅、自然景色迷人,是陜西的一大旅游勝地之一。隨著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到陜西旅游的人越來越多。下面是小編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陜西省釣魚臺的導游詞,歡迎參考!陜…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相關(guān)釣魚信息

  • 釣魚城導游詞(精選5篇)
  • 釣魚城導游詞(精選5篇)13人關(guān)注

    各位親愛的游客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xx,祝愿親們旅途愉快,生活幸?!,F(xiàn)在我們來到了名揚天下的南宋釣魚城抗蒙之戰(zhàn)的遺址,它是國內(nèi)僅存的一座完整的宋城,也是世界 ...[更多]

  • 釣魚導游詞(精選12篇)
  • 釣魚導游詞(精選12篇)12人關(guān)注

    釣魚臺建筑風格典雅、自然景色迷人,是陜西的一大旅游勝地之一。隨著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到陜西旅游的人越來越多。下面是小編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陜西省釣魚臺的導游詞,歡 ...[更多]

  • 釣魚臺導游詞(精選7篇)
  • 釣魚臺導游詞(精選7篇)7人關(guān)注

    釣魚臺建筑風格典雅、自然景色迷人,是陜西的一大旅游勝地之一。隨著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到陜西旅游的人越來越多。下面是小編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陜西省釣魚臺的導游詞,歡 ...[更多]

  • 嚴子陵釣魚臺導游詞(精選3篇)
  • 嚴子陵釣魚臺導游詞(精選3篇)3人關(guān)注

    講解內(nèi)容: 釣臺簡介——“嚴子陵釣臺”碼頭、牌坊——嚴先生祠堂——大型精品碑廊(中間經(jīng)過“天下第十九泉亭&rdquo ...[更多]

  • 合川釣魚城導游詞(精選2篇)
  • 合川釣魚城導游詞(精選2篇)2人關(guān)注

    各位親愛的游客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xx,祝愿親們旅途愉快,生活幸?!,F(xiàn)在我們來到了名揚天下的南宋釣魚城抗蒙之戰(zhàn)的遺址,它是國內(nèi)僅存的一座完整的宋城,也是世界 ...[更多]

  • 合川釣魚導游詞(精選2篇)
  • 合川釣魚導游詞(精選2篇)2人關(guān)注

    各位親愛的游客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xx,祝愿親們旅途愉快,生活幸?!,F(xiàn)在我們來到了名揚天下的南宋釣魚城抗蒙之戰(zhàn)的遺址,它是國內(nèi)僅存的一座完整的宋城,也是世界 ...[更多]

相關(guān)專題

導游詞熱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