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第1篇 公開課《幸福是什么》優(yōu)秀評課稿
公開課《幸福是什么》優(yōu)秀評課稿
《幸福是什么》是九義教材第九冊第三單元的閱讀課文。這個童話故事主要講了三個牧童在清理噴泉,砌上小井時遇到一位神奇美麗的姑娘-智慧的女兒,在她的啟示下各自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后,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實踐,明白了幸福的涵義。
林老師在設計時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理解能力為主,聽說讀寫結合,最終從一個高度上來體會幸福,十年后青年通過自己的經歷明白了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幸福是我們很熟悉的話題,但要說清楚幸福是什么,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該童話想通過一個有趣的故事告訴人們幸福的真正含義。文章重點寫了三個青年話,對三個青年人尋找的具體過程卻省略。這個空白也正是學生的體驗所缺乏的。如何讓學生從他們的話中理解幸福的真正含義,從淺層次的幸福過渡到深層次的幸福就成了本課的難點。基于以上的情況,林老師制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和學習策略。
1、了解故事 ,深層次理解幸福
2、從身邊發(fā)現幸福,體會幸福
3、讀寫結合,學會寫隨筆。
以前后圖片的對比增加學生對幸福的理解,從淺層次的到深層次的。
課堂的開始,用音樂把學生帶進一個幸福的氛圍當中,德國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認為: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具有更高的啟示……
激情熱身,老師用多媒體播放《幸福拍手歌》,讓學生一邊唱一邊比劃,說聽了后的感受,老師想這對對四年級學生要求過于簡單,然后板書“幸?!弊寣W生說面對這個詞的時候有什么想法,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去思考,同時又訓練學生說話,在這時學生已經初步進入了角色,老師相機出示一組圖片也是學生平時所感受到的“母親的關懷、溫馨的禮物、生日的'蛋糕、快樂的讀書、平靜的馨香、堅固的友情”讓學生初步感知。接著進入課題:幸福是什么
接著是默讀課文,歸納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歸納時應該訓練學生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來說,老師給了學生一個提示語句,讓學生根據提示去歸納主要內容,反復的讀三個牧童砌井后的幸福和十年以后他們再次回到井邊的情形接著老師問了三個青年找到幸福了嗎?引導學生回答,然后再是他們?yōu)槭裁锤械叫腋#寣W生自己想象在這個十年間他們身上都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來體會三個青年的幸福,明白幸福其實是為人民服務。就是盡義務,造福人類。感受更高層次的幸福。葉圣陶先生曾說“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崩蠋熤柧氉龅酱藘牲c,乃為教學之成功也。
接著讓學生發(fā)現身邊的幸福,體會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學生交流自己所看到,所感受到的幸福。借機培養(yǎng)口語交際能力,結合課文語句和生活實際理解為什么三位青年感覺勞動可以帶來幸福,質疑難道僅僅只有勞動才能帶來幸福?讓學生來說說,自己理解到得更深層次的理解。老師再補充里一組圖片:“愛心的傳遞、攙扶的背影、保家衛(wèi)國”等,達到從淺層次和深層次的一個跨越。
第2篇 《幸福是什么》評課稿
《幸福是什么》評課稿范文
一、突破了陳舊的作文教學觀念
從這節(jié)課來看,導致學生害怕寫作文的枷鎖少了,或者說沒有了,老師對學生沒有過高的期望,也省掉了傳統的講方法、說套路、傳技巧,一切從學生自身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就像劉亦農老師說的,找到了學生對生活的感受點,用毛老師的話說,根據學生的年齡的特征,選擇與之想適應的習作內容,這與“以人為本,尊重主體,張揚個性”的現代教育理念緊密聯系起來了。
二、在作文指導上的突破
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毛老師的現身說法,拉近了師生的距離,點燃了學生的寫作ji情。其中,毛老師利用圖片、激勵的語言、作品的欣賞、懷舊的音樂來創(chuàng)設情境,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寫作情緒。讓學生有話可說,有事可寫,有情可發(fā),在賦予美感的`生動形象的情境中,激活學生的思維,喚起學生的回憶。
三、目標的突破
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不拘一格,形式靈活,讓學生各有所得。這節(jié)課從練句到練段,從練段到寫篇,情理交融的過程中,為學生寫好各種體裁的文章奠定了扎實的情感基礎,儲備好了感激的情懷,還有寫作的內容。
四、教師評價的突破
毛老師的評價言簡意賅,整堂課,毛老師就是一個熱心的讀者,一個熱情的贊美者,一個高明的參謀。
作文教學強調“在笑聲中思考,在輕松中表達,在體驗中明理,在交流中提高”,毛老師全做到了,這是一節(jié)很成功的話題作文課。
值得探討的一點是,最后一組圖片的出現,讓在場的所有師生感到震撼,對“幸?!钡睦斫庖哺械胶艹林?,而之前學生所感受的“幸?!敝煌A粼谒麄冏约旱纳砩匣蛑苓叺娜撕褪律?,此時借助這組圖片,來拓寬學生對“幸?!钡膬群难由煊袩o必要?
第3篇 幸福人的襯衣的評課稿
幸福人的襯衣的評課稿
孫老師的《幸福人的襯衣》一課,聽得著實令人折服,不愧是特級教師。聆聽這樣的課真是幸運!這節(jié)課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些片段,也正是需要我再好好回味的、學習的。
首先是課的導入。孫老師讓孩子們說自己最想得到的是什么?當聽到不同的回答時,孫老師及時地總結:“每個人想得到的都是不一樣的,不一樣的就是個性,是創(chuàng)造?!边@就為這節(jié)課上孩子們創(chuàng)造性地閱讀和思考奠定了一個基調。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這句話一點也不錯,這個開頭也印證了后面的成功。平時的很多公開課上,我們都會聽到精心設計的導入語,有的是和內容有關的,有的是激發(fā)興趣的,有的是引起疑問的等,也有鼓勵孩子大膽表現的,或是消除陌生感的`。今天孫老師親切的、像結交認識新朋友式的一個問題“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最想得到什么?”既是本課要借助文本探討的一個話題,有時對孩子們獨立思考、創(chuàng)造性回答的一種啟發(fā)和訓練。可以說這節(jié)課因為有了孩子們的獨立的、與眾不同的、創(chuàng)造性的思考和回答才如此精彩紛呈,才充分展現和提升孩子們的思維和言語智慧。我想“情智語文”的智在這里也是一種體現吧。
第二是閱讀課的讀。這節(jié)課似乎是以探討為主的,但是作為閱讀課,孫老師巧設各種形式的朗讀、巧妙安排朗讀點。使得:讀,感悟了文字;讀,推動了思考;讀得到了訓練。
在讀課題上孫老師就作了文章,強調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詞,傳達的意思不一樣。文章最后一句的多元朗讀,也是運用了這樣朗讀的方法指導,讀得意味深長。在讀第一自然段時讓孩子們從文字中讀出王子的不幸福,可是說是咬文嚼字地讀,來品味語言文字背后所要表達的,訓練了孩子們對語言文字的品讀理解能力。
在教學神父一環(huán)節(jié)時分角色讀,先請三位同學讀,指導讀好人物的語氣,特別是糾正學生不太合適的語氣,用“這像國王說的話嗎?這回有點感覺了。這下是國王了。”一步步指導孩子讀好人物的角色。緊接著男生、女生、老師合作讀,邊讀邊思考:為什么國王不要神父的襯衣?在教學鄰國國王一環(huán)節(jié)時,運用了引讀的方式:這樣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可是——( );聰明的使臣們想——( ),思考:使臣為什么不帶鄰國國王的襯衣回去?
在孫老師的報告中,他也說到了閱讀課堂上要開啟學生的思維之門,要讓孩子們入情入境,我想,作為語文老師,情與智的引領是我們必須要做到的。相信有了大師的引領,我們只好有了方向,語文課可以走得更有情境,可以更多地考慮到開啟孩子們的智慧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