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
電動空氣壓縮機安全操作規(guī)程
一、開機前準備
1. 檢查電源線路是否完好,無破損、裸露現(xiàn)象。
2. 確認壓縮機周圍無易燃易爆物品,保持工作區(qū)域清潔干燥。
3. 檢查油位是否正常,必要時添加專用潤滑油。
4. 檢查氣罐壓力表,確保其準確無損。
二、開機運行
1. 接通電源,啟動壓縮機,觀察運行狀態(tài)是否平穩(wěn)。
2. 監(jiān)聽設備運行聲音,確認無異常噪音。
3. 觀察壓力表,當壓力達到設定值時,自動停機功能應正常工作。
三、操作期間監(jiān)控
1. 定期檢查壓縮機溫度,防止過熱。
2. 注意觀察氣罐壓力,避免超壓運行。
3. 如需調整壓力,應先關閉壓縮機,再進行調整。
四、停機與維護
1. 壓縮機工作完畢后,先關閉電源,再關閉供氣閥門。
2. 定期清理空氣濾芯,保持進氣暢通。
3. 定期檢查密封件,及時更換磨損部件。
五、緊急情況處理
1. 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立即停止機器運行,斷開電源。
2. 遇到火災等緊急狀況,啟動應急預案,迅速撤離現(xiàn)場。
目的和意義
電動空氣壓縮機安全操作規(guī)程旨在確保設備正常運行,預防安全事故,保護操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同時延長設備使用壽命,降低維修成本。通過規(guī)范的操作流程,可以減少因誤操作導致的設備損壞,提高生產效率,保證企業(yè)的穩(wěn)定運營。
注意事項
1. 未經(jīng)專業(yè)培訓的人員不得擅自操作電動空氣壓縮機。
2. 在壓縮機運行過程中,嚴禁觸碰運動部件,以防受傷。
3. 定期進行設備保養(yǎng),確保其性能良好。
4. 緊急情況下,優(yōu)先保障人身安全,遵循“先人后物”的原則。
5. 遵守企業(yè)內部的安全規(guī)章制度,保持良好的工作習慣。
以上規(guī)程需嚴格執(zhí)行,任何違反操作規(guī)程的行為都可能導致嚴重后果。請每位操作人員務必熟知并遵循,共同營造安全的工作環(huán)境。
電動空氣壓縮機安全操作規(guī)程范文
操作規(guī)程
1.操作人員經(jīng)考試合格取得操作證,方準進行操作操作者應熟悉本機的性能、結構等,并要遵守安全和交接班制度。
2.工作前應嚴格按照潤滑規(guī)定加油,并保持油量適當,油路通暢,油窗醒目,油杯等潔凈。
3.檢查電器裝置、安全裝置、傳動裝置狀態(tài)是否良好,冷卻系統(tǒng)是否暢通,接地是否良好。操作手柄應置于正確位置。
4.排除儲風拉及油水分離器內的油污積水(每班應排除3-4次),開放空轉裝置的截斷塞門關閉減荷閥,盤車試轉、檢查狀態(tài)。
5.工作中檢查運轉是否正常,各種儀表顯示是否靈敏,調壓閥、安全閥動作是否準確,有無漏油、水、氣現(xiàn)象。油壓、油溫是否正常。
6.機械必須在無負荷狀態(tài)下啟動,等空載運轉正常后,再逐步進入負荷運轉。
7.運行中注意是否出現(xiàn)異響、異味,潤滑油或冷卻水中斷,水溫突升突降,排氣閥失靈,電機、電器出現(xiàn)異常等情況,如有應立即停機。
8.運轉時,司機不得離開。停電時,應立即開放排氣閥,拉開電源開關,避免重車啟動。
9.停機時,應將調壓器置于空轉位置,開放所有排風閥,關閉減行閥,停止給水,并將儲風缸、油水分離器的排污間打開,將冷卻系統(tǒng)中的水排凈。
10.工作后必須檢查、清掃設備,做好日常保養(yǎng)工作,并將各操作手柄(開關)置于空檔(零位),拉開電源開關,達到整齊、清潔、潤滑、安全。
第2篇 電動空氣壓縮機操作規(guī)程及保養(yǎng)
操作規(guī)程
1.操作人員經(jīng)考試合格取得操作證,方準進行操作操作者應熟悉本機的性能、結構等,并要遵守安全和交接班制度。
2.工作前應嚴格按照潤滑規(guī)定加油,并保持油量適當,油路通暢,油窗醒目,油杯等潔凈。
3.檢查電器裝置、安全裝置、傳動裝置狀態(tài)是否良好,冷卻系統(tǒng)是否暢通,接地是否良好。操作手柄應置于正確位置。
4.排除儲風拉及油水分離器內的油污積水(每班應排除3-4次),開放空轉裝置的截斷塞門關閉減荷閥,盤車試轉、檢查狀態(tài)。
5.工作中檢查運轉是否正常,各種儀表顯示是否靈敏,調壓閥、安全閥動作是否準確,有無漏油、水、氣現(xiàn)象。油壓、油溫是否正常。
6.機械必須在無負荷狀態(tài)下啟動,等空載運轉正常后,再逐步進入負荷運轉。
7.運行中注意是否出現(xiàn)異響、異味,潤滑油或冷卻水中斷,水溫突升突降,排氣閥失靈,電機、電器出現(xiàn)異常等情況,如有應立即停機。
8.運轉時,司機不得離開。停電時,應立即開放排氣閥,拉開電源開關,避免重車啟動。
9.停機時,應將調壓器置于空轉位置,開放所有排風閥,關閉減行閥,停止給水,并將儲風缸、油水分離器的排污間打開,將冷卻系統(tǒng)中的水排凈。
10.工作后必須檢查、清掃設備,做好日常保養(yǎng)工作,并將各操作手柄(開關)置于空檔(零位),拉開電源開關,達到整齊、清潔、潤滑、安全。
日常保養(yǎng)
1.班前
(1)保持油池中潤滑油在油標尺規(guī)定的高度范圍內,曲軸箱油池中所用潤滑油牌號為50號機油,即氣缸、活塞用50號機油。
(2)檢查注油泵內油量是否低于刻線值,注油泵中所加入潤滑油牌號為13號壓縮機油(冬季)或19號壓縮機油(夏季)。
(3)開車前轉動手動注油輪向氣缸注油,打開注油點上止逆閥的油針閥,見有滑油出時轉動手輪即可停止。此時,視油鏡及滴油專管內能見到均勻充足的油液。
(4)檢查皮帶罩是否因緊,清除機器附近其他物件。
(5)檢查排氣線路是否氣罐接通,檢查水泵管路是否與壓縮機接通。
(6)接通水源,打開冷卻水路上的閥門,關閉放水闊,(冷卻水中懸浮物含量小于100mg/l)。
(7)轉動減荷閥手槍,使之關閉,以減輕啟動負荷。
(8)在裝配或長期停車后的第一次開車,必須用手轉動大皮帶輪。周轉次數(shù)在一次以上。聽其有無沖擊或其他聲音,是否異常沉重。
(9)按相應說明書對電動機、電控設備做開車檢查。
2.班中
(1)按電控設備所規(guī)定步驟使電動機啟動,壓縮機進入空轉,第一欠進入空轉時需按下列順序進行。
①將排氣管路中的閘門打開通向大氣,進行空轉為4h。
②注意油壓表,并調整潤滑油壓力約在150~350pa范圍內。
③了解所有運動部分和閥,以及潤滑機構是否正常,并判斷不正常的雜音部位,并加以調整。
④每試驗30min后,必須停止機器運轉,打開蓋板用手摸在曲軸和連桿軸互摩擦部位溫度不超過50℃時,即行繼續(xù)開車。
(2)空載運行情況正常后,用手槍打開減荷閥使機器進入負荷運行。第一次負荷時,需按下列順序進行:
①約200pa的壓力作1h;
②約400pa的壓力作30min;
③約600pa的壓力作30min;
④以上試車無問題時,即可進行8個大氣壓負荷運轉使用,并投入正式生產。
(3)運行中隨時注意壓力溫度表讀數(shù),并隨時予以調整。
①潤滑油壓力表在1.47×105~2.45×105pa范圍任何情況下,不能低于9.8×104pa。
②機身油池內潤滑油溫度不超過60℃。
③檢查排氣壓力超過額定值7.84×105pa時,壓力調節(jié)器是否能使減荷閥關閉。
④檢查電壓表讀數(shù)是否在(380±20)v范圍內。
⑤冷卻水排出溫度應在35~40℃之間;
⑥排氣溫度不應大于160℃(在任何情況下)。
(4)經(jīng)常檢查注油器是否正常工作,保持曲軸箱油池和注油箱內油位。
(5)經(jīng)常檢查各機件運行是否有異聲、沖擊。
(6)經(jīng)常檢查吸氣閥蓋是否發(fā)熱,閥的聲音是否正常。
(7)每8h將中間冷卻器的集水和油污排出一次。
3.班后
(1)在以下情況時,應立即停車;
①壓縮機各溫度讀數(shù)超過規(guī)定數(shù)值,或壓力表讀數(shù)不在規(guī)定數(shù)值范圍內,而且不能調整;
②壓縮機有回氣漏水情況;
③冷卻水突然中斷,停車后,不允許將冷卻水立即通于灼熱的氣缸,應持氣缸冷卻后,通人冷卻水;
④電動機滑環(huán),電刷發(fā)生較大火花;
⑤壓縮機電動機中存在不正常音響;
⑥電控設備電表讀數(shù)突然增大。
(2)停車時,要關閉減荷閥門,使機器投入空載,然后。斷開電源。
(3)關閉冷卻水進入截門,打開回水截門,將氣缸內存水完全放出,避免機器凍裂或影響開車。
(4)放出冷卻和儲氣罐存水。
(6)長期停車時,須在機器各部除油,以防銹蝕。
定期保養(yǎng)
1.每工作300h-360h后
清洗吸排氣閥,除去油垢及焦渣。
清洗油路、潤滑油過濾網(wǎng),檢查安全閥的靈敏度,開閉是否正常。
2.每工作700h~750h后,試驗安全閥的靈敏度。
3.每工作2400h-2500h后
更換曲軸箱內潤滑油(最好在機器停車后立即放出,以免沉淀)。更換新油前需清洗油池及各處油路。
清洗注油器。
檢查油路逆止閥嚴密性。
校準壓力表,吹洗油壓表,氣壓表管路。
4.每工作6000h~8000h;
分解氣缸,清除油垢炭渣,用荷性蘇打水溶液清洗氣缸水套內沉淀物,浸泡6h~8h后將蘇打水放出,再以凈水洗干凈。清洗冷卻器和排氣管道中的積垢,清洗后做水壓試驗,中間冷卻器氣室試驗為3.92×105pa,水室試驗為2.94×105pa。
5.空氣濾塵器做定期保養(yǎng)
(1)過濾盒每工作10天左右需取出清洗,清洗時采用濃度為10%、水溫為60~70℃的蘇打水為洗滌劑。洗后以凈水沖洗、晾干。
(2)清洗后的過濾盒浸油,油的牌號為20號機油,浸油時應使油加熱到60℃,浸油后懸掛24h再使用。
6.電動機、電控設備的日常保養(yǎng)見相應說明書的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