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第1篇 2023年8月大學第一學期期末學習總結
這篇期末學習總結可以說糾結了我半個多月的時間,我一心想寫得跟以前有所不同,又希望能發(fā)揮總結的作用,之前的總結寫得過于冗長,題外話不少。顧及老師看此總結的心情,還是簡而言之的好。
那還是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吧。首先是反思己過。剛進入大學的時候,我是心懷豪情壯志的??墒遣恢缽暮螘r起,我竟然對自己的要求越降越低。最后給自己定的目標就是不掛就好。而且在我看來,期末不掛是件很簡單的事情。煲劇、掛網、刷微博……其實我并非毫無慚愧之意,只是每次反省都只是停留在口頭上而已,轉眼又是浮云。到真正考試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考試并不是我想象得那么簡單。
期末考得如此糟糕,自然是平時學習出現(xiàn)問題。上課不認真聽,睡覺玩手機,以為老師講的內容課件上都有,自己回去看看就行。豈料回去之后根本就忘了看課件這件事,一拖再拖,考試時積壓的內容太多,所以復習效率也是相當?shù)偷摹V劣诶蠋熗扑]的專業(yè)書籍,都是以圖書館借不到為借口,要買又好像沒多大用處。況且,我給自己定的目標是中學老師,覺得看這么多專業(yè)的書籍意義不大。說到作業(yè),肚子里沒墨水,作業(yè)自然是拖延加應付式的。老師說得對,上課你都不認真聽,還能指望你課后花時間自主學習?
上述行為出現(xiàn)的根本原因就是我錯誤的觀念、幼稚的想法、薄弱的自制力、不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以及多年養(yǎng)成的惰性和學習上的壞毛病,如拖延、投機取巧不腳踏實地……而且在學習上極其被動,讀這么多年書極少主動學習,都是老師在施加壓力,催我學習。這些毛病的養(yǎng)成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因素。主要的還是我自己的原因。
老師說:知恥而后勇。接下來是改過之法。針對期末考試,我把專業(yè)課的課件仔細看了幾遍,熟記其中一些應記的內容。再者就是到圖書館以及師兄那借書,自己適當買了一些,假期固定時間看書。這個是先行而后言的。錯誤的觀念和想法已基本改正,學習態(tài)度更是端正不少。自制力有一定提高,但還是不足??磥硎穷B疾難除。我也試著在網上找一些提高自制力的方法?,F(xiàn)在上網時間是大大減少,漸漸地也覺得當只網蟲實在無趣。得益于特殊的假期情況,果真應了那句“塞翁失馬,焉知非?!?。
先行后言大略如此,先言后行是假期下半階段跟下個學期的學習安排。假期的下半階段還是準備把我?guī)Щ貋淼臅赐?,整理學習筆記,寫讀后感。而下個學期的學習計劃還沒制定好。要求是上課認真聽講,晚上要保證足夠的時間復習,每天至少閱讀一個半小時的專業(yè)著作。貌似這些要求有點低,但是我的想法是先實行,再改進。另外就是多參加一些讀書會和交流活動,多跟師兄師姐以及老師交流。
最后是我個人一些感想。在個性上我確實有很多自己從未重視的缺點跟弱點。過去一年讓我成長不少。我也開始審視自己以前的一些觀念,不斷接收新的東西。大學是什么?我無法給出很準確的答案。我希望,我的大學是,第一個學期我玩著過,第二個學期我學著過,大二開始我能玩著學。很多人說歷史很枯燥,學歷史的都會變成老古董。其實歷史是極具魅力的,這在我讀了一些歷史學家的著作之后感受更為深刻。還沒上大學就老是想著以后工作,很功利目的性很強。后來受到一些人的影響,開始排斥這種功利,但與此同時,我竟然有些消極。對于績點、學習成績這些其實還是很重要的東西,我不是看輕,而是輕視。這也是我這學期頹廢的原因之一吧。
學歷史、做學問。我?guī)煾涤泻芏嘞敕ㄎ叶疾荒芾斫?。但他強調的獨立精神我是尤其贊同的?,F(xiàn)在我處于生活相對獨立狀態(tài),而距學習獨立仍甚遠。師傅志存高遠,對我影響頗深。在大學之始能遇到這樣一個亦師亦友的人實是幸運。雖是師傅,亦不能盲從。他做學問往往是全篇大論,至于細節(jié)處,常被他忽略。這方面還是得向珺如姐學習。
我很慶幸能結識這么多有思想的人,也開始把結識各種有思想的人作為自己的興趣之一。我現(xiàn)在對于以后是否當個中學老師不置可否,因為不管以后我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前提都是我得把專業(yè)學好,把大學過好。
前路定不會是一路平坦,我不要像以前一樣知難而退,我要努力,迎難而上。期末中古的教訓,可不能被我忘記。我要等我老了,講給我孫子甚至是曾孫聽,我是怎么解釋春秋由來滴。
【第2篇 第二學期期末學習總結范文
隨著整合,排練的緊張有序進行,大一的第二個學期即將結束,回顧一個學期以來的表演課學習,感觸頗深。
首先來談談本學期我本人的主創(chuàng)作品。這個學期按照教學計劃,每位同學要交三個作品,即完成三輪中國中長篇小說片段。我的三個作品是《來來往往》(池莉),《遠山野情》(賈平凹),《開花的土地》(吳國恩),其中《遠山野情》作為匯報參加期末考試和大二上學期的藝術實踐月展演。
《來來往往》這個片段是由我和許孟潔同學共同完成的??祩I(yè)由我飾演,林珠由許孟潔飾演。當時出現(xiàn)了嚴重的舞臺事故,在開場3分鐘后,由于道具擺放不平穩(wěn),出現(xiàn)了道具柜在場上倒塌的嚴重舞臺事故,導致演出無法繼續(xù)進行,演員直接跳戲笑場。這是很不應該的,因為在表演素質基本訓練的時候明確提出過,無論出現(xiàn)多么大的舞臺事故,演員都應該保持真實感和信念感,努力適應事故,而不是輕易受其影響。對于作品本身來講,我和許孟潔與小說中描寫的人物性格,形象都相差甚遠,沒有把握好整個小說的基調。對主人公的生活時代,背景,心理過程都很欠思考和挖掘,導致在舞臺上心里發(fā)空,沒有人物的基本形象感覺。
《遠山野情》這個片段是由我,丁瑩瑩,楊益,張淏共同完成的。吳三大由我飾演,黃香香由丁瑩瑩飾演,王有財由楊益飾演,掌柜的由張淏飾演。這個劇本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整個結構的編排上,選擇的片段內容沒有充分的將吳三大的人物性格特點和邏輯思維表現(xiàn)出來,而注重了其他三個人物的刻畫和展現(xiàn)。我在扮演吳三大時的真實感和信念感是有的,但不充分,導致緊張,形體動作不自然不協(xié)調,在舞臺上站不住腳。
《開花的土地》這個片段是我最喜歡的片段,無論從小說的內容還是各個人物的生活,情感和命運,都深深吸引和打動著我,對于主人公根子的一生遭遇,從主觀態(tài)度上我是表示同情和憐憫的,但在刻畫人物和塑造人物的時候,恰恰被主觀想象所迷惑,丟失了人物真正的原型,即人物的性格特點和心理動作,所以在舞臺上一開場就慌了手腳,對人物外部形象的塑造也沒有了自信和真實感。尤其是與對手妮兒(姜志華飾)的交流有些時候段了線,沒有很好的感受對方的刺激,在比較激情的動作上也顯得很不自然,導致了見事不見人的結果。
這學期除了以上三個主創(chuàng)作業(yè)外,我一共參與演出了十二個片段,分別是《月牙》中的嫖客,《阮玲玉》中的張四達,兩部《一地雞毛》中的瘸老頭,《蹉跎歲月》中的邵大山,《白蓮花》中的田吉,《零作坊》中的魯大鵬,《野娘們》中的村民,《偵探迷》中的錢大寶,《青衣》中的團長,《黑氏》中的小男人,《天狗》中的天狗。
通過這些人物的塑造,我逐步了解了應該如何塑造人物。對于演員要飾演的一個角色來說,拿到劇本首先要大致的瀏覽一遍,初步摸清整個事件的過程,從事件中找每個人物的性格特點,然后在進一步通過閱讀整部小說去理解人物內心和外部的潛在東西。一個人的性格特點的東西直接表現(xiàn)在他外部的神態(tài),語言和行為上,因此演員需要從各個方面去把握人物的基調,無論從臺詞的處理,心理的活動還是肢體的行動上來說,都要精益求精,要把人演活,而不是簡單的去表現(xiàn)一個人。
劇本和小說都是文字,那么如何從文字向形象感轉化呢?這就要求演員本身要有較高的文學修養(yǎng)和文化底蘊,通過認真反復的研讀劇本和小說,從中找細節(jié),找關系到人物性格和形象塑造的一切東西,如背景,經歷,以及大事小情等等,從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東西中可以挖掘很多人物需要劇本的東西。
上學期我們主要是通過閱讀小說,提煉細節(jié),然后組織成小劇本。從小說向劇本轉化也是個比較難的過程。一部小說在手,首先要弄清基本的人物關系,并且分清人物的主次。一部優(yōu)秀的小說絕不會只有一個事件來描寫的,因此就需要創(chuàng)作者本身從整體把握小說的脈絡,提煉精華,從而組織成好的劇本片段。上學期好多同學都選擇了《許三觀賣血記》這部小說,但改編后的作品都未能抓住整個小說的中心事件,所以浪費和丟失了好多可以深入挖掘和創(chuàng)造的元素。
下面就要談排練。排練是一個演員一生都在進行的一個基本訓練,在排練中找人物的性格和感覺,在排練中鍛煉自己的真實感,信念感和與對手適應交流的能力。小說劇本的排練與上學期觀察生活自編自導自演的排練是不同的,因為我們要尊重和把握小說的基本格調,不能夸張,也不能過分拘謹,要根據(jù)小說的細節(jié)描寫進行人物的二度創(chuàng)作。在排練中,與對手的交流是至關重要的,一旦一個細節(jié)沒有接上,整個結構就會亂了陣腳,導致前后不應,影響小說片段的舞臺呈現(xiàn)。上學期,我們好多同學都沒有充分利用好排練的寶貴時機,而是機械性的去排,不懂編排和理解,更不懂得用想象力進行再創(chuàng)作,這都是值得反思和改進的問題。
職業(yè)道德。學戲先學做人,這是好多老師都在向學生們傳授的一個基本道理,而上升到更高層面上講,就是職業(yè)道德。上學期在職業(yè)道德操守方面,我們所有同學做的都不盡人意,特別是最后一天期末表演考試時候的那次“嗑瓜子事件”,再一次將我們平時的壞毛病暴露出來。作為一個專業(yè)從事表演學習和實踐的人,我們應該時刻要求自己,對待專業(yè),對待自己,對待觀眾都要時刻高要求高標準。
最后再來談談觀演關系。演員作為劇中的一份子,一定要為劇中所飾演的人物(角色)
服務,但還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對待觀眾,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觀演關系。無論在舞臺還是影視屏幕上,演員的作品都要接受觀眾的檢驗,那么就要注意一個觀演關系的問題。在舞臺前,一定不要過分去渲染氣氛,要跟著這部作品的感覺和基調去走,更不應受臺下觀眾的影響而跳戲,這都不是一個好演員所應該做的事情。在影視鏡頭前,演員最要注意的就是千萬不可以失真!一旦失真去演戲,就會造成觀眾對這部作品的偏差理解以及對演員演技功底的質疑。
大一就這樣過去了,其實還有好多值得我們去探討和反思的問題。在以后的表演專業(yè)學習中,我會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多排練,多實踐,戲從人中來!
【第3篇 大學第一學期期末學習總結
這篇期末學習總結可以說糾結了我半個多月的時間,我一心想寫得跟以前有所不同,又希望能發(fā)揮總結的作用,之前的一篇總結寫得過于冗長,題外話不少。顧及老師看此總結的心情,還是簡而言之的好。
那還是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吧。首先是反思己過。剛進入大學的時候,我是心懷豪情壯志的??墒遣恢缽暮螘r起,我竟然對自己的要求越降越低。最后給自己定的目標就是不掛就好。而且在我看來,期末不掛是件很簡單的事情。煲劇、掛網、刷微博……其實我并非毫無慚愧之意,只是每次反省都只是停留在口頭上而已,轉眼又是浮云。到真正考試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考試并不是我想象得那么簡單。
期末考得如此糟糕,自然是平時學習出現(xiàn)問題。上課不認真聽,睡覺玩手機,以為老師講的內容課件上都有,自己回去看看就行。豈料回去之后根本就忘了看課件這件事,一拖再拖,考試時積壓的內容太多,所以復習效率也是相當?shù)偷摹V劣诶蠋熗扑]的專業(yè)書籍,都是以圖書館借不到為借口,要買又好像沒多大用處。況且,我給自己定的目標是中學老師,覺得看這么多專業(yè)的書籍意義不大。說到作業(yè),肚子里沒墨水,作業(yè)自然是拖延加應付式的。老師說得對,上課你都不認真聽,還能指望你課后花時間自主學習?
上述行為出現(xiàn)的根本原因就是我錯誤的觀念、幼稚的想法、薄弱的自制力、不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以及多年養(yǎng)成的惰性和學習上的壞毛病,如拖延、投機取巧不腳踏實地……而且在學習上極其被動,讀這么多年書極少主動學習,都是老師在施加壓力,催我學習。這些毛病的養(yǎng)成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因素。主要的還是我自己的原因。
老師說:知恥而后勇。接下來是改過之法。針對期末考試,我把專業(yè)課的課件仔細看了幾遍,熟記其中一些應記的內容。再者就是到圖書館以及師兄那借書,自己適當買了一些,假期固定時間看書。這個是先行而后言的。錯誤的觀念和想法已基本改正,學習態(tài)度更是端正不少。自制力有一定提高,但還是不足。看來是頑疾難除。我也試著在網上找一些提高自制力的方法?,F(xiàn)在上網時間是大大減少,漸漸地也覺得當只網蟲實在無趣。得益于特殊的假期情況,果真應了那句“塞翁失馬,焉知非?!?。
先行后言大略如此,先言后行是假期下半階段跟下個學期的學習安排。假期的下半階段還是準備把我?guī)Щ貋淼臅赐辏韺W習筆記,寫讀后感。而下個學期的學習計劃還沒制定好。要求是上課認真聽講,晚上要保證足夠的時間復習,每天至少閱讀一個半小時的專業(yè)著作。貌似這些要求有點低,但是我的想法是先實行,再改進。另外就是多參加一些讀書會和交流活動,多跟師兄師姐以及老師交流。
最后是我個人一些感想。在個性上我確實有很多自己從未重視的缺點跟弱點。過去一年讓我成長不少。我也開始審視自己以前的一些觀念,不斷接收新的東西。大學是什么?我無法給出很準確的答案。我希望,我的大學是,第一個學期我玩著過,第二個學期我學著過,大二開始我能玩著學。很多人說歷史很枯燥,學歷史的都會變成老古董。其實歷史是極具魅力的,這在我讀了一些歷史學家的著作之后感受更為深刻。還沒上大學就老是想著以后工作,很功利目的性很強。后來受到一些人的影響,開始排斥這種功利,但與此同時,我竟然有些消極。對于績點、學習成績這些其實還是很重要的東西,我不是看輕,而是輕視。這也是我這學期頹廢的原因之一吧。
學歷史、做學問。我?guī)煾涤泻芏嘞敕ㄎ叶疾荒芾斫狻5麖娬{的獨立精神我是尤其贊同的?,F(xiàn)在我處于生活相對獨立狀態(tài),而距學習獨立仍甚遠。師傅志存高遠,對我影響頗深。在大學之始能遇到這樣一個亦師亦友的人實是幸運。雖是師傅,亦不能盲從。他做學問往往是全篇大論,至于細節(jié)處,常被他忽略。這方面還是得向珺如姐學習。
我很慶幸能結識這么多有思想的人,也開始把結識各種有思想的人作為自己的興趣之一。我現(xiàn)在對于以后是否當個中學老師不置可否,因為不管以后我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前提都是我得把專業(yè)學好,把大學過好。
前路定不會是一路平坦,我不要像以前一樣知難而退,我要努力,迎難而上。期末中古的教訓,可不能被我忘記。我要等我老了,講給我孫子甚至是曾孫聽,我是怎么解釋春秋由來滴。
【第4篇 高二上學期期末學習總結
這學期我的表現(xiàn)與上學期比有了很大的進步!數(shù)學課上,我能認真聽講,記筆記。并在期末階段認真進行復習工作。 語文課上,在知道我的文言文方面知識不是很牢固時,我也很認真的復習了。
因為在高一的磨練中,我更深一步的了解到了“學無止境”這四個大字的深意,并且在過去的一年里受到了老師的教育,思想上對自己學業(yè)的認識也更加的深刻了。首先,我能做到合理安排時間,調整好作息時間,分配好學習、工作、娛樂的時間。時間是搞好學習的前提與基礎,效率和方法更為重要。其次,要保質保量的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一般是她多年教學經驗的總結,具有很高的價值,應認真完成。認真對待考試,考前認真復習。另外,積極閱讀有關書籍和資料,擴大自己的知識面;經常提出問題,與同學討論,向老師請教;搞好師生關系,師生相處得融洽和睦;抓住點滴時間學習一些其它專業(yè)領域的知識,知識總是有用的。在這學期的期中考試中,盡管取得一些成績,但離心中的目標還很遠,仍需繼續(xù)努力,抓緊自己的學習。知識無止境,探索無止境,人的發(fā)展亦無止境,我還有很多的知識需要學習。
總的來說,我認為這個學期我的總體表現(xiàn)還是不錯的,但是在下個學期我相信自己還會有個實質性的飛躍。
但是,在這個學期里,仍然我能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例如是數(shù)學的作業(yè)有時候忘了改錯,英語的默寫個別時候會出差錯,下的功夫不夠大。語文文言文的默寫錯別字出現(xiàn)頻繁。
總之,這一切都歸于我的一個一直有的大毛病——粗心。但是在磨練中我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所以我相信總有一天,我會能夠踏踏實實的學習。
這個學期總體表現(xiàn)不錯。在下個學期里,我打算著重的復習英語和數(shù)學。英語和數(shù)學都是我的弱項。所以,我想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可以達到我的目標。
【第5篇 第二學期期末學習總結
隨著整合,排練的緊張有序進行,大一的第二個學期即將結束,回顧一個學期以來的表演課學習,感觸頗深。
首先來談談本學期我本人的主創(chuàng)作品。這個學期按照教學計劃,每位同學要交三個作品,即完成三輪中國中長篇小說片段。我的三個作品是《來來往往》(池莉),《遠山野情》(賈平凹),《開花的土地》(吳國恩),其中《遠山野情》作為匯報參加期末考試和大二上學期的藝術實踐月展演。
《來來往往》這個片段是由我和許孟潔同學共同完成的。康偉業(yè)由我飾演,林珠由許孟潔飾演。當時出現(xiàn)了嚴重的舞臺事故,在開場3分鐘后,由于道具擺放不平穩(wěn),出現(xiàn)了道具柜在場上倒塌的嚴重舞臺事故,導致演出無法繼續(xù)進行,演員直接跳戲笑場。這是很不應該的,因為在表演素質基本訓練的時候明確提出過,無論出現(xiàn)多么大的舞臺事故,演員都應該保持真實感和信念感,努力適應事故,而不是輕易受其影響。對于作品本身來講,我和許孟潔與小說中描寫的人物性格,形象都相差甚遠,沒有把握好整個小說的基調。對主人公的生活時代,背景,心理過程都很欠思考和挖掘,導致在舞臺上心里發(fā)空,沒有人物的基本形象感覺。
《遠山野情》這個片段是由我,丁瑩瑩,楊益,張淏共同完成的。吳三大由我飾演,黃香香由丁瑩瑩飾演,王有財由楊益飾演,掌柜的由張淏飾演。這個劇本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整個結構的編排上,選擇的片段內容沒有充分的將吳三大的人物性格特點和邏輯思維表現(xiàn)出來,而注重了其他三個人物的刻畫和展現(xiàn)。我在扮演吳三大時的真實感和信念感是有的,但不充分,導致緊張,形體動作不自然不協(xié)調,在舞臺上站不住腳。
《開花的土地》這個片段是我最喜歡的片段,無論從小說的內容還是各個人物的生活,情感和命運,都深深吸引和打動著我,對于主人公根子的一生遭遇,從主觀態(tài)度上我是表示同情和憐憫的,但在刻畫人物和塑造人物的時候,恰恰被主觀想象所迷惑,丟失了人物真正的原型,即人物的性格特點和心理動作,所以在舞臺上一開場就慌了手腳,對人物外部形象的塑造也沒有了自信和真實感。尤其是與對手妮兒(姜志華飾)的交流有些時候段了線,沒有很好的感受對方的刺激,在比較激情的動作上也顯得很不自然,導致了見事不見人的結果。
這學期除了以上三個主創(chuàng)作業(yè)外,我一共參與演出了十二個片段,分別是《月牙》中的嫖客,《阮玲玉》中的張四達,兩部《一地雞毛》中的瘸老頭,《蹉跎歲月》中的邵大山,《白蓮花》中的田吉,《零作坊》中的魯大鵬,《野娘們》中的村民,《偵探迷》中的錢大寶,《青衣》中的團長,《黑氏》中的小男人,《天狗》中的天狗。
通過這些人物的塑造,我逐步了解了應該如何塑造人物。對于演員要飾演的一個角色來說,拿到劇本首先要大致的瀏覽一遍,初步摸清整個事件的過程,從事件中找每個人物的性格特點,然后在進一步通過閱讀整部小說去理解人物內心和外部的潛在東西。一個人的性格特點的東西直接表現(xiàn)在他外部的神態(tài),語言和行為上,因此演員需要從各個方面去把握人物的基調,無論從臺詞的處理,心理的活動還是肢體的行動上來說,都要精益求精,要把人演活,而不是簡單的去表現(xiàn)一個人。
劇本和小說都是文字,那么如何從文字向形象感轉化呢?這就要求演員本身要有較高的文學修養(yǎng)和文化底蘊,通過認真反復的研讀劇本和小說,從中找細節(jié),找關系到人物性格和形象塑造的一切東西,如背景,經歷,以及大事小情等等,從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東西中可以挖掘很多人物需要劇本的東西。
上學期我們主要是通過閱讀小說,提煉細節(jié),然后組織成小劇本。從小說向劇本轉化也是個比較難的過程。一部小說在手,首先要弄清基本的人物關系,并且分清人物的主次。一部優(yōu)秀的小說絕不會只有一個事件來描寫的,因此就需要創(chuàng)作者本身從整體把握小說的脈絡,提煉精華,從而組織成好的劇本片段。上學期好多同學都選擇了《許三觀賣血記》這部小說,但改編后的作品都未能抓住整個小說的中心事件,所以浪費和丟失了好多可以深入挖掘和創(chuàng)造的元素。
下面就要談排練。排練是一個演員一生都在進行的一個基本訓練,在排練中找人物的性格和感覺,在排練中鍛煉自己的真實感,信念感和與對手適應交流的能力。小說劇本的排練與上學期觀察生活自編自導自演的排練是不同的,因為我們要尊重和把握小說的基本格調,不能夸張,也不能過分拘謹,要根據(jù)小說的細節(jié)描寫進行人物的二度創(chuàng)作。在排練中,與對手的交流是至關重要的,一旦一個細節(jié)沒有接上,整個結構就會亂了陣腳,導致前后不應,影響小說片段的舞臺呈現(xiàn)。上學期,我們好多同學都沒有充分利用好排練的寶貴時機,而是機械性的去排,不懂編排和理解,更不懂得用想象力進行再創(chuàng)作,這都是值得反思和改進的問題。
職業(yè)道德。學戲先學做人,這是好多老師都在向學生們傳授的一個基本道理,而上升到更高層面上講,就是職業(yè)道德。上學期在職業(yè)道德操守方面,我們所有同學做的都不盡人意,特別是最后一天期末表演考試時候的那次“嗑瓜子事件”,再一次將我們平時的壞毛病暴露出來。作為一個專業(yè)從事表演學習和實踐的人,我們應該時刻要求自己,對待專業(yè),對待自己,對待觀眾都要時刻高要求高標準。
最后再來談談觀演關系。演員作為劇中的一份子,一定要為劇中所飾演的人物(角色)
服務,但還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對待觀眾,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觀演關系。無論在舞臺還是影視屏幕上,演員的作品都要接受觀眾的檢驗,那么就要注意一個觀演關系的問題。在舞臺前,一定不要過分去渲染氣氛,要跟著這部作品的感覺和基調去走,更不應受臺下觀眾的影響而跳戲,這都不是一個好演員所應該做的事情。在影視鏡頭前,演員最要注意的就是千萬不可以失真!一旦失真去演戲,就會造成觀眾對這部作品的偏差理解以及對演員演技功底的質疑。
大一就這樣過去了,其實還有好多值得我們去探討和反思的問題。在以后的表演專業(yè)學習中,我會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多排練,多實踐,戲從人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