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管理范文網
當前位置:工作總結 > 總結大全 > 學期總結

初二下學期地理工作總結(四篇)

發(fā)布時間:2023-03-23 18:18:10 查看人數:95

初二下學期地理工作總結

【第1篇 初二下學期地理老師工作總結

時間飛逝,轉眼本學期又要結束了。回首本學期的工作,有得失,也有收獲。

在擔任初二的地理教學工作中,我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結合本校實際條件和學生實際,勤懇,敬業(yè),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F(xiàn)對本學期工作做如下總結如下:

一、本學期的工作

1、認真?zhèn)湔n、上課,備學生而、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實際,設計課型,擬定教學方法,認真寫教案。每課都“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在教學工作中,注意學生能力培養(yǎng),把傳授知識技能和發(fā)展智力、能力結合,在知識層面注入思想情感教育因素,發(fā)揮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效的發(fā)展和培養(yǎng)。

2、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盡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盡量多。

3、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提高教學效果。因為八年級上冊地理,需要理解的內容多,知識的空間概念強,根據八年級學生的特點,我利用了多媒體教學,增強課堂教學的直觀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對知識的理解力,提高教學效果。

4、積極認真參加學校及教研組的教研活動。研究探討課程教法、學法,虛心請教其他老師。在教學上,有疑必問。積極征求其他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克服自己的不足,改進工作。

二、本學期取得的成績

本學期在我和全體學生的合作和努力下比較圓滿的完成了教育教學任務。地理主要是掌握學科知識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規(guī)律,懂得自學地理的方法,教會學生閱讀地圖,并熟悉它們,為學生今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打下基礎。初中地理第三冊主要從中國區(qū)域地理的角度,用事實材料,使學生認識不同地區(qū)的居民,如何利用當地的自然條件,發(fā)展生產和促進社會進步,以及不同的地區(qū)所出現(xiàn)的程度不同的環(huán)境、資源、人口等問題。故此,我抓住學生的這種心理狀態(tài),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學。使大多數學生基本上掌握了學習區(qū)域地理的基本方法,為高中階段進一步學習地理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存在的不足

當然,在工作上我還是存在某些不足。譬如,課堂上不能及時地關注到每個學生,讓每個人都真正參與到課堂當中;因為教的班級多,不能把每個學生的學習效果都落實到位。還如學習困難生的轉化工作,一節(jié)課下來,總覺得原來會的還會,不會的還不會。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1.加快教學方法研究,在教學中認真吸收別人先進的教學方法,大膽嘗試,加以變通,并從理論的角度,加以深華。

2.以學生為主體,注意基礎知識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3.重視地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教學方法,重視地理知識的應用。

總之,我要不斷改進工作方法,更好的完成地理教學工作??偨Y經驗,查找不足,爭取在新的一年,取得更好成績。

初二下學期地理老師工作總結【二】

地理學科在初中是一門非中考的科目,但它與人們的學習、生活、成長有密切的聯(lián)系。初中地理課程標準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提出了明確要求。作為一名教師就要認真地、積極地落實。一學期來,我為此做了一些工作,現(xiàn)總結反思如下:

一、加強學習,提高素質

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政治學習,和教育法律法規(guī)的學習。做到有記錄、有心得。積極參加繼續(xù)教育和骨干教師培訓,努力提高業(yè)務素質。積極參加校本研究,自覺進行新課標、新教材、新教法、新教育思想的學習、運用與實踐。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聽評課和區(qū)教研室組織的研究活動。

二、深入分析,制定計劃

開學初,根據學校教務處的計劃安排并結合八年級實際情況,制定好本學期八年級地理教學計劃。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認真落實,及時發(fā)現(xiàn)情況,及時解決,及時修正。

三、構建和諧,形成合力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對待學生民主平等、公正合理、嚴格要求、耐心教導;對待同事團結協(xié)作、互相尊重、友好相處;對待家長主動協(xié)調,積極溝通;對待自己嚴于律已、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四、精心準備,講求效率

1、認真研究課標、教材和學生,悉心查閱資料,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思想和方法。做到周前備課、課前再備課,積極利用網絡和配套教學光盤,查找、整合課程資源,為上好一節(jié)課作有效的準備。

2、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思考課文中提出的問題和現(xiàn)象,并自行設計或補充一些學生較熟悉和感興趣的地理問題和事象,以展示地理課內容的豐富多彩和智力價值,初步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把需要記憶的地理知識編成順口溜,好記好背,減輕學生負擔。

3、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把重點放在互動探究和思維方法、學習方法的指導上。密切聯(lián)系生產生活的實際與地理環(huán)境的關系,重視讀圖、用圖、利用圖表分析的能力訓練,加強學生間的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努力提高課堂學習實效。教學反饋當堂完成,對突出問題及時予以糾正、指導。

4、耐心細致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分層次,關注后進生,適時提問引導。對成績差的同學的作業(yè),認真仔細批閱,給出激勵性的評語,要讓他們真實的感受到老師的關愛。盡管成績不盡人意,但我從不放棄希望。以積極的心態(tài),堅持談話輔導,堅信會考一定有個好結果。

5、指導課外地理活動小組開展活動,培養(yǎng)學生地理學習能力。本學期開展了閱讀地理課外書、寫地理小論文、辦地理報、開展天象觀測等。在活動過程中,學生獲得收集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辯證的思維方式及其表述能力;動手實踐實踐能力等。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具有活躍的思維,從而達到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目。

五、取得成績,存在不足

本學期在我和全體學生的合作和努力下,比較圓滿的完成了教育教學任務。所教學生基本上具備了初中階段的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學生今后繼續(xù)學習、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打下基礎。絕大多數學生基本上掌握了學習區(qū)域地理的基本方法,地理分析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能初步認識地理環(huán)境與人類活動的相互關系,增強了學生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念。

地理會考成績是:良好率為80.6%;合格率為98.7%;結果令人滿意。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存在著不足。主要表現(xiàn)在:在組織學生課堂分組討論交流時,不能做到收放自如,課堂給人亂糟糟的感覺,學生在討論中時常偏離主題,由討論變爭論。因為教的學生多,對一些學生不是很了解,尤其是一些中等生,因此不能把每個學生的學習效果都落實到位。在轉化后進生中,雖然下了功夫,可在有的學生身上效果不是很明顯。

六、面向未來,繼續(xù)拼搏

1、加強教學方法研究,在教學中認真吸收別人先進的教學方法,大膽嘗試,加以變通,并從理論的角度,加以深化升華。

2、加強學習,在課件制作水平上還要提高。

3、保持成績,克服不足,再上一層樓。

初二下學期地理老師工作總結【三】

本人任教八年級一二班地理教學工作,轉眼間,一學期已經結束了。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本人就這學期的工作作如下小結。

一、思想方面

本人能夠認真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擁護黨中央的領導,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不斷提高處理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熱愛學生,關心學生,為人師表,做好學生的表率。不歧視學生,不體罰學生,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人格。教育時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在這過程中,我越來越深地體會到教書育人的神圣與崇高,力爭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我的能力,力爭能無愧于黨和人民,無愧于我的學生們。

二、教學方面

本學期我任八年級兩個班的地理教學工作。這學期地理進入復習階段。如何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提高復習效率。在這方面,我做到如下幾點:

1、深入細致的備好每一節(jié)課。在備課中,我認真研究教材,力求準確把握重點,難點。

2、認真上好每一節(jié)課。上課時注重學生主動性的發(fā)揮,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的嚴謹性及邏輯性,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思維素質。保證每一節(jié)課的質量。

3、認真及時批改作業(yè),注意聽取學生的意見,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有目的的對學生進行輔導。

4、堅持聽課,注意學習組里老師的教學經驗,努力探索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對自己的教學促進很大。

通過自己的努力,在領導和同行們的幫助下,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成績,得到學生及家長的好評.

三、遵守紀律方面

本人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不遲到、不早退、有事主動請假。在工作中,尊敬領導、團結同事,能正確處理好與領導同事之間的關系。平時,勤儉節(jié)約、任勞任怨、對人真誠、熱愛學生、人際關系和諧融洽,從不鬧無原則的糾紛,處處以一名人民教師的要求來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毫不松懈地培養(yǎng)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四、存在的問題或不足

由于本人年齡較大,對于輔導有時不太及時,這學期一定盡量做好輔導工作,另外,對于班級多媒體教學中只會用簡單的投影和PPT的播放.對于其它強大的功能都還不會用,這學期一定好好學學,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作用,服務于教學活動.

五、今后努力方向

本已經結束,為了能繼續(xù)提高自己各個方面的能力。在搞好教學的同時。我經常找一些關于新課改的書籍看看,并記下一些心得體會,同時把它用到教學實踐中,以便提高教學質以上是我對本學期的總結,如有哪方面做的不到之處,望領導批評指正,以便今后更好的工作。

初二下學期地理老師工作總結【四】

這學期我擔任八年級整個年級的教學任務。現(xiàn)將一學期的工作作如下幾個方面的總結

一、認真分析、制定合理的學期教育教學計劃

本學期八年級所使用的教材是義務教育課程地理教材。其內容主要是中國地理第一至四單元。包括“居民與人口”、“自然環(huán)境”、“自然資源”、“經濟與文化”等。我希望學生通過一學期的學習,基本了解中國的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方面的初步知識,認識我國的基本國情,并進一步掌握學習地理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樹立科學的人地觀念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

當我第一次走進教室的時候,通過提問我才發(fā)現(xiàn)學生的地理基礎知識十分薄弱。于是,我通過與各班主任老師、部分學生代表進行溝通,了解同學們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通過上期的期末檢測成績,分析同學們的學習效果。同時,從與同學們的交流、交談中,深入到他們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的真實呼聲和感受,為他們打開一扇心靈的窗口。

在此基礎上,根據我校明年地理學科要參加統(tǒng)考的實際情況,決定從本學期開始培養(yǎng)學生的備考意識,并在教學時數、教學進度上提前安排。據此,本學期除完成八年級地理上冊的教學任務外,還將組織學生學習下冊課本的部分內容,為復習奠定基礎。

二、自覺落實教學常規(guī)

1、 由于自己是一名“非專業(yè)”的地理老師,要真正具備相應的學科教學能力,就必須付出比別人多的時間和精力。為此,我認真研究教材及學生,悉心查閱資料,學習時新的教育教學思想和方法。有時,為了備好一節(jié)課,不厭其煩地向同學科老師請教,吸取他們的經驗。平日里,積極利用網絡和配套教學光盤,查找、整合課程資源,為上好一節(jié)課作有效的準備。

2、教學中我力爭做到精講,把重點放在知識體系、結構、聯(lián)系和思維方法上,避免面面俱到、拖泥帶水等一些問題的出現(xiàn)。課堂上,積極引導學生熟悉教材文本,重視讀圖訓練,加強學生間的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掌握學習方法的基礎上,努力提高課堂學習實效。訓練題力求讓學生當堂完成,對突出問題及時予以糾正、指導。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認真對待每個同學的作業(yè),因材批閱,為每位同學的發(fā)展指明了方向。每一個班級的學生數都在六十人以上,每批改一次作業(yè)就是一項沉重的工作。每次面對堆積如山的作業(yè)本,我覺得它不是負擔,而是一種責任、一種使命。對成績差的同學的作業(yè),我更顯得認真仔細,要讓他們真實的感受到老師的關愛。因為,作業(yè)是與他們最多的交流、與溝通方式。像《5》班的譚家杭同學,上學期期末地理考試不及格,而本學期他對地理產生了新的興趣,作業(yè)做得認真了,成績也提高了,每一次測驗都在及格以上。這與我對他的激勵和“作業(yè)交流”是分不開的。在學生的作業(yè)本上我基本上不劃“×”,針對錯題我或畫上一個圓圈,或在題的旁邊劃上一個“?”,有時也給一些提示性的評語,告知學生應該怎樣避免錯誤。

4、除教學隨堂評價外,力求適時進行單元形成性檢測,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雖然有時成績不盡人意,但我沒有放棄希望。因為許多同學不僅僅是地理基礎薄弱的問題,還有學習態(tài)度、學習興趣等方面的問題,要在短時間內從根本上解決,顯然還有些難度。盡管如此,我仍然以積極的心態(tài),堅持培優(yōu)輔差。且盼望期末有一個好結果。

三、積極參加校本研究

1、自覺進行新課標、新教材、新教法、新教育思想的學習、運用與實踐。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聽評課、優(yōu)質課競賽、教育技術能力大賽等校本研究活動。雖然自己的水平和能力比不上許多優(yōu)秀教師,偶爾也遇到了一些困難,但我并不氣餒。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在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我仍將一如既往的“激情飛揚”。

2、學以致用,積極探索教育教學的新模式。運用學校先進的教學設備,自己動手制作課件,合理進行地理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摸索最佳的教育教學方法。利用可利用的時間,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轉變?yōu)橐环N有聲有形、師生互動、快速便捷、及時反饋的教學模式,力求實現(xiàn)最優(yōu)化的教學目標。

“心若在,夢就在”。勤奮學習,努力工作,是我永不改變的目標與追求。

初二下學期地理老師工作總結【五】

本學期教學的是八年級地理下冊,共六個章節(jié)。如果按照正常教學速度計算,至少需要十七課時以上的時間才能完成教學。考慮到五月份的地理結業(yè)會考在即,從學期伊始,我就充分思考了教學進度、學生知識的構建、課程改革及地理會考的備考等之間的關系。制定了合理的教學與活動計劃,并有序地進行教學。最后得以按時完成教學任務,并取得了教學改革與結業(yè)會考方面的一些成果。以下把教學的成果及經驗歸結為:

一、 建合理的知識框架

為應對結業(yè)會考,本學期的教學不得不快速度、少時多量的進行。根據地理課程標準中“必須變革‘學科中心’‘知識本位’下的地方志式的地理課程,努力創(chuàng)設一種以區(qū)域地理和鄉(xiāng)土地理作為學習載體的地理課程”在教學中,我主要采取教材與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教學;化難為易、刪繁就簡教學;歸納框架知識,構建鏈式知識教學等,使教學更貼近生活,使知識要點更易于掌握,更利于識記。這樣,也使得大部分學生樂于學習,勤于學習,收到了意料不到效果。

二、 以課改理念教學

地理課程標準的六個理念告訴我們:新課程改革下的地理教學,不再是盲目的教學教材,傳授知識要點。而是要教授對學生的生活及 終身發(fā)展有利的地理知識。另外,在教學中還得注意方法的指導和學習方式的變革。為此,本學期在教授基本地理知識的同時,更多地滲透生活中的地理常識,通過探討學習,切實地為學生發(fā)展著想,讓學生學有所用。

另外,在教學中我還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使地理學習變?yōu)橐环N學生感興趣的、樂于參與探究并獲取知識的活動或方式。這樣的教學即可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協(xié)作、探究精神,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家鄉(xiāng)的感情,增強愛國、“愛家”意識。

三、 會考工作落實

在完成教學教材之后,即進入了緊張的會考備考和應考工作。復習過程中,我把中國地理作為復習重點,指導學生以強化練習作為主要手段,以提綱復習為輔,并抓住對基礎知識的識記,通過反復識記、理解與運用,實現(xiàn)對知識點的識記。經過師生的共同努力,結業(yè)會考取得較為顯著的成果:會考及格率為60%、補考及格率為100%。

誠然教學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如:有部分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成績難以提高、學生探究學習意識不顯著、會考成績不盡人意等,這些現(xiàn)狀都值得在今后的很長時間里去不斷完善和提高。但是,相信只要有不懈努力的恒心和毅力,今后的教學定會取得更加顯著的成效。

【第2篇 初二下學期地理知識點總結

第五章 中國的地理差異

一、地理差異顯著

1.自然環(huán)境差異顯著:

(1)氣溫:自南往北,緯度逐漸升高,氣溫逐漸降低。

(2)降水: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3)地勢:自西向東,呈階梯狀分布,逐級下降。

2.人文環(huán)境差異顯著:

農業(yè)具有西牧東耕、南稻北麥的分布特點;人口、城市、交通線表現(xiàn)為東密西疏的分布特點;經濟發(fā)展水平東部高,西部低。

二、四大地理區(qū)域

代號

區(qū)域界線

主導因素

西北與北方: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界線

降水

青藏與其他地區(qū):地勢一、二級階梯界線吻合

地勢或地形

南方與北方:秦嶺—淮河

氣溫、降水(或氣候)

秦嶺——淮河一線代表的地理意義:

⑴1月0℃等溫線經過的地方 ⑵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

⑶800毫米等降水量線經過的地方 ⑷濕潤地區(qū)與半濕潤地區(qū)的分界線

⑸旱地農業(yè)與水田農業(yè)的分界線 ⑹亞熱帶季風氣候與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

⑺北方地區(qū)與南方地區(qū)的分界線

第六章 北方地區(qū)

一、自然特征

1.黑土地 、黃土地:

(1)位置:北方地區(qū)大體位于大興安嶺、青藏高原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秦嶺-淮河以北,東臨渤海和黃海。

(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東北平原被稱為“黑土地”,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被稱為“黃土地”。

(3)氣候:地跨中溫帶和暖溫帶,大部分屬溫帶季風氣候,屬于半濕潤區(qū)。

2.重要的旱作農業(yè)區(qū):

(1)發(fā)展優(yōu)勢:平原面積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連片。

(2)農作物糧食作物:小麥、玉米、谷子;經濟作物:甜菜、棉花、大豆

(3)黃土地農業(yè)發(fā)展

制約條件

措施

發(fā)展方向

灌溉水源不足,春旱嚴重

跨流域調水如南水北調等

節(jié)水農業(yè)

華北地區(qū)春旱的主要原因(1)春季少雨;(2)春季升溫快,蒸發(fā)量大;(3)春季正值華北地區(qū)冬小麥返青和玉米、棉花出苗,農業(yè)用水量較大。

二、“白山黑水”——東北三省

1.自然環(huán)境

(1)位置、范圍:東北三省包括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

(2)地形:以山地和平原為主。 “山環(huán)水繞、沃野千里”

(3)氣候:冷濕。大部分地區(qū)冬季漫長嚴寒,夏季短促溫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較多

2.農業(yè)發(fā)展——從“北大荒”到“北大倉”:

(1)發(fā)展條件

有利: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雨熱同期的氣候

不利:春秋季節(jié)易發(fā)生低溫凍害

(2)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3)主要農作物:盛產小麥、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國機械化程度、提供商品糧最多的糧食生產基地。

(4)問題與措施:墾荒擴大耕地,造成濕地面積銳減、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為此停止開荒、建立自然保護區(qū)。

3.我國的重工業(yè)基地:

三、世界的黃土堆積區(qū)——黃土高原

1.文明的搖籃:(1)位置、范圍:東起太行山脈,西至烏鞘嶺,北連內蒙古高原(大致以長城為界),南抵秦嶺;主要包括山西省和陜西省的大部分,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的南部,甘肅省的東南部。

(2)富有特色的“黃土風情”:如傳統(tǒng)民居是窯洞;信天游是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陜北民歌等

2.風吹來的黃土:

(1)黃土的來源:多種假說中得到廣泛認同的是“風成說”,黃土來自中亞、蒙古高原和我國西北部內陸地區(qū)。

(2)黃土地貌景觀:黃土塬、黃土峁、黃土梁、川地

3.嚴重的水土流失:

(1)原因

自然原因

人為原因

黃土土質疏松,許多物質易溶于水

過度放牧、

開墾農田、

修路、

采礦

地表_露,缺乏植被保護

氣候: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地形:溝谷斜坡多

(2)危害:土壤肥力下降,破壞了農田和村莊,自然災害加劇,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泥沙下泄導致河流含沙量劇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庫,給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困難。

4.水土保持:

(1)生物措施:植樹種草(2)工程措施:建梯田、修擋土壩。

(3)合理安排生產活動。例如,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合理放牧。

四、祖國的首都——北京

1.基本概況:

(1)地理位置:位于華北平原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

(2)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

(3)城市職能:北京是全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

2.歷史悠久的古城:

(1)北京舊城:格局形成于元、明兩代,方方正正,布局均衡對稱。

(2)旅游名勝:長城、明清故宮、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頤和園、天壇等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另外還有四合院、胡同、牌樓等。

3.現(xiàn)代化的大都市:

(1)重點功能區(qū):中央商務區(qū)、中關村科技園區(qū)、金融街、王府井商業(yè)街。

(2)現(xiàn)代化交通網:北京已經形成了航空、公路、鐵路四通八達的現(xiàn)代化立體交通網絡;市區(qū)形成了環(huán)形加放射狀的快速道路網,是全國的鐵路交通樞紐和國際航空港。

(3)建設目標:“國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第七章 南方地區(qū)

1.氣候濕熱的紅土地:

(1)位置:南方地區(qū)位于_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東面和南面分別瀕臨東海和南海。

(2)地形:復雜多樣,東西差異明顯。西部以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有交錯分布的平原_、低山和丘陵,沿江是平原和三角洲。

(3)氣候:屬于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暖濕潤是該地區(qū)氣候的主要特征。

2.重要的水田農業(yè)區(qū):

(1)發(fā)展條件:氣候濕熱,發(fā)展農業(yè)的水熱條件優(yōu)越,耕地多為水田;平原地區(qū),地勢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條件良好

(2)農作物 主要糧食作物:水稻

經濟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膠

水果:柑橘、香蕉、菠蘿

二、“魚米之鄉(xiāng)”——長江三角洲地區(qū)

1.江海交匯之地:

(1)位置、范圍:長江三角洲地區(qū)位于長江的下游地區(qū),瀕臨黃海和東海;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蘇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地區(qū)。

(2)位置的重要性:地處江海交匯之地,依托長江干支流發(fā)達的水運,可以聯(lián)系廣大的內陸地區(qū);同時又是我國南北海上航運的中樞,并通過遠洋航線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得天獨厚的江海之利,為長江三角洲地區(qū)的發(fā)展提供了優(yōu)越的條件。

2.我國的城市群:

(1)目前,長江三角洲地區(qū)是我國城市分布最密集、經濟發(fā)展水平的地區(qū),是我國的城市群。

(2)上海市:①特點: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我國的城市,最重要的綜合性工業(yè)城市;②對經濟發(fā)展的作用:不僅對長江三角洲地區(qū),而且對長江流域乃至全國都有輻射帶動作用。

3.水鄉(xiāng)的文化特色與旅游:

(1)文化特色:

①馳名中外的名勝古跡,如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蘇州園林、杭州西湖等;

②別具特色的水鄉(xiāng)風貌,如江蘇的周莊、同里,浙江的烏鎮(zhèn)、西塘等;

③傳統(tǒng)的戲曲文化、茶文化、絲綢文化和飲食文化等。

(2)旅游業(yè)發(fā)展的有利條件:

①豐富的人文旅游資源;②便捷的交通;③較為完善的服務設施。

三、“東方明珠”——香港和澳門

2.港澳與祖國內地的密切聯(lián)系:

(1)經濟發(fā)展條件:

①不利條件:地狹人稠、自然資源匱乏。

②有利條件:發(fā)揮地理位置優(yōu)勢,依托祖國內地強有力的支持。

(2)經濟特點——經濟繁榮,被譽為“東方明珠”。

①香港: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信息服務中心及航運中心。

②澳門:_旅游業(yè)是支柱產業(yè)。

項目

香 港

澳 門

位置

珠江口東側,與廣東省深圳市相鄰

珠江口西側,與廣東省珠海市相鄰

組成

由_新界、九龍_、香港島和附近很多島嶼組成

由澳門半島、氹仔島、路環(huán)島組成

回歸時間

1997年7月1日

1999年12月20日

政治制度

我國政府制定了“一國兩制”政策,祖國內地實行社會主義制度,港澳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香港地狹人稠,城市建設用地擴展方式:

(1)“上天”——建設高層建筑;(2)“下?!薄詈T斓?/p>

四、祖國的神圣領土——臺灣省

1.自然地理概況:

(1)范圍:包括a臺灣島以及附近的b澎湖列島、c釣魚島等許多小島。

(2)地理位置:

①緯度:北回歸線穿過中南部,地跨亞熱帶和熱帶。

②海陸:北臨東海,東臨太平洋,南臨南海,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

(3)地形:山地占2/3,平原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區(qū)。地勢中部高,東西低。

氣候:屬于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夏秋多臺風和暴雨。

河流:短急,水能豐富

2.人口、城市

(1)分布特征: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區(qū)。

(2)主要城市:①臺北②臺中③高雄。

3.外向型經濟:

(1)發(fā)展過程:

20世紀50年代

以農業(yè)和農產品加工為主

20世紀60~90年代

出口加工工業(yè),形成“外向型”型經濟

20世紀90年代以來

以電子工業(yè)為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yè)

(2)外向型經濟發(fā)展的有利條件:

①大量受過教育和培訓的勞動力;②海島多港口;③吸收外資;

④大力建設出口加工區(qū)。

第八章 西北地區(qū)

一、自然特征

1.草原和荒漠

(1)位置:位于我國地勢的第二級階梯。

(2)范圍:大興安嶺以西,長城和昆侖山—阿爾金山以北。

(3)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東部是內蒙古高原。西部自北向南依次是阿爾泰山、準噶爾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侖山。

(4)氣候:降水稀少,是我國干旱面積最廣的地區(qū)。原因是:距海較遠,且被重重山嶺阻隔,濕潤氣流難以到達。

(5)河流:多為季節(jié)性河流,是我國內流河的主要分布區(qū)。

(6)植被:以草原、荒漠為主。

降水自東向西逐漸減少,植被由草原逐漸過渡為荒漠草原、荒漠

2.牧區(qū)和灌溉農業(yè)區(qū)

(1)牧業(yè)

牧區(qū)

新疆牧區(qū)

內蒙古牧區(qū)

畜種

新疆細毛羊、伊犁馬

三河馬、三河牛

成因

降水稀少,地表多戈壁、沙漠,山地降水較多,形成高山牧場

降水較多,地表水資源豐富

草場

高山草場

呼倫貝爾草原、錫林郭勒草原等大型優(yōu)質草場

(2)灌溉農業(yè)。

灌溉農業(yè)區(qū)

天山山麓

河西走廊

寧夏平原

河套平原

灌溉水源

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

黃河水

發(fā)展農業(yè)有利條件

夏季氣溫高,光照強,晝夜溫差大

特色作物

瓜果(如:哈密瓜、葡萄等)、長絨棉

引水工程

坎兒井

二、干旱的寶地——塔里木盆地

1.沙漠和戈壁廣布:

景觀

自然景觀

人文景觀

特征

沙漠和戈壁廣布,極端干旱

城鎮(zhèn)、交通線分布于盆地邊緣的綠洲

成因

位置

深居內陸、距海較遠

靠近水源,帶動了城市和經濟的發(fā)展,方便了人們生活

地形

群山環(huán)抱、地形閉塞

2.油氣資源的開發(fā):

(2)西氣東輸

起點--終點

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輪南油氣田---上海

意義

西部

發(fā)揮西部資源優(yōu)勢,增加財政收入,增加就業(yè)機會。

東部

緩解東部地區(qū)能源短缺,改善了東部地區(qū)的環(huán)境

開發(fā)條件:①有利條件:油氣資源豐富,天然氣的儲量占全國陸上天然氣總儲量的1/4左右。②不利條件:氣候嚴酷,交通不便。

第九章 青藏地區(qū)

一、青藏地區(qū)

1.自然特征:

(1)世界屋脊

①地理位置:位于我國西南部,橫斷山脈以西,昆侖山脈—祁連山脈以南,南至國界。

②地形地勢:地勢高聳,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的大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稱,顯著特征是“,遠看是山,近看是川”。

③氣候特征:獨特的高寒氣候,冬寒夏涼,年溫差小,日溫差大。

④河流:是長江、黃河、瀾滄江、雅魯藏布江等眾多大江大河的發(fā)源地。

(2)高寒牧區(qū)和河谷農業(yè)區(qū)

①高寒牧業(yè)。

牧場類型

特殊高原環(huán)境

優(yōu)良畜種

高寒牧場

高寒、缺氧、低氣壓等

牦牛、藏綿羊、藏山羊

②河谷農業(yè)。

a.主要農業(yè)區(qū):雅魯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b.優(yōu)越條件:地勢較低,氣溫較高;土質肥沃。c.主要農作物:青稞和小麥。

③生活習慣。

a.飲食:糌粑、牛羊肉、青稞酒。 b.服飾:藏袍。

c.民居:牧民居住帳篷,農區(qū)和城鎮(zhèn)多見平頂碉房

點睛青藏地區(qū)由于海拔高,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烈,因此很多藏族朋友臉上都有可愛的“高原紅”。青藏地區(qū)突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因此制約其種植業(yè)發(fā)展的因素是熱量。

2.高原濕地——三江源地區(qū):

(1)位置范圍: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長江源區(qū)、黃河源區(qū)、瀾滄江源區(qū)的總稱,被譽為“中華水塔”。

(2)補給水源: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湖泊和沼澤是三江源地區(qū)重要的調蓄器。

(3)環(huán)境問題與保護。

①問題:全球氣候變暖,導致補給水源減少,湖泊、濕地面積縮小。不合理的人類活動:過度放牧、亂采濫挖,導致水土流失、草地沙化、蟲鼠猖獗、野生動物銳減等生態(tài)問題突出。

②措施:采取退耕還草(林),全面禁獵、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實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場保護工程等措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環(huán)境持續(xù)惡化的趨勢。

第十章 中國在世界中

1.舉世矚目的發(fā)展成就:進入21世紀,經濟持續(xù)高速增長,自2023年起,國內生產總值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2.發(fā)展中面臨的挑戰(zhàn):

(1)人地關系不和諧。我國人口、資源、環(huán)境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協(xié)調人地關系,建設生態(tài)文明,走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是應對挑戰(zhàn)的正確選擇。

(2)區(qū)域發(fā)展不平衡。主要表現(xiàn)為東、中、西部發(fā)展極不平衡,沿海與內地以及城鄉(xiāng)之間經濟發(fā)展差距較大。我國正大力實施西部大開發(fā)、振興東北地區(qū)等老工業(yè)基地、促進中部地區(qū)崛起、推動城鄉(xiāng)一體化等重大戰(zhàn)略決策。

(3)海洋權益面臨嚴峻挑戰(zhàn)。

3.做負責任的大國:

(1)我國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養(yǎng)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

(2)我國堅定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的信念,積極參與國際事務。

(3)我國政府提出的“和諧世界”理念,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響應。

【第3篇 初二下學期地理教學工作總結

初二下學期地理教學工作總結

初二下學期地理教學工作總結

本學期教學的是八年級地理下冊,共六個章節(jié)。如果按照正常教學速度計算,至少需要十七課時以上的時間才能完成教學??紤]到五月份的地理結業(yè)會考在即,從學期伊始,我就充分思考了教學進度、學生知識的構建、課程改革及地理會考的備考等之間的關系。制定了合理的教學與活動計劃,并有序地進行教學。最后得以按時完成教學任務,并取得了教學改革與結業(yè)會考方面的一些成果。以下把教學的成果及經驗歸結為:

一、 建合理的知識框架

為應對結業(yè)會考,本學期的教學不得不快速度、少時多量的進行。根據地理課程標準中“必須變革‘學科中心’‘知識本位’下的地方志式的地理課程,努力創(chuàng)設一種以區(qū)域地理和鄉(xiāng)土地理作為學習載體的地理課程”在教學中,我主要采取教材與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教學;化難為易、刪繁就簡教學;歸納框架知識,構建鏈式知識教學等,使教學更貼近生活,使知識要點更易于掌握,更利于識記。這樣,也使得大部分學生樂于學習,勤于學習,收到了意料不到效果。

二、 以課改理念教學

地理課程標準的六個理念告訴我們:新課程改革下的地理教學,不再是盲目的教學教材,傳授知識要點。而是要教授對學生的生活及 終身發(fā)展有利的地理知識。另外,在教學中還得注意方法的指導和學習方式的變革。為此,本學期在教授基本地理知識的同時,更多地滲透生活中的地理常識,通過探討學習,切實地為學生發(fā)展著想,讓學生學有所用。

另外,在教學中我還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使地理學習變?yōu)橐环N學生感興趣的、樂于參與探究并獲取知識的活動或方式。這樣的教學即可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協(xié)作、探究精神,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家鄉(xiāng)的感情,增強愛國、“愛家”意識。

三、 會考工作落實

在完成教學教材之后,即進入了緊張的會考備考和應考工作。復習過程中,我把中國地理作為復習重點,指導學生以強化練習作為主要手段,以提綱復習為輔,并抓住對基礎知識的'識記,通過反復識記、理解與運用,實現(xiàn)對知識點的識記。經過師生的共同努力,結業(yè)會考取得較為顯著的成果:會考及格率為60%、補考及格率為100%。

誠然教學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如:有部分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成績難以提高、學生探究學習意識不顯著、會考成績不盡人意等,這些現(xiàn)狀都值得在今后的很長時間里去不斷完善和提高。但是,相信只要有不懈努力的恒心和毅力,今后的教學定會取得更加顯著的成效。

初二下學期地理教學工作總結

地理學科在初中是一門非中考的科目,但它與人們的學習、生活、成長有密切的聯(lián)系。初中地理課程標準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提出了明確要求。作為一名教師就要認真地、積極地落實。一學期來,我為此做了一些工作,現(xiàn)總結反思如下:

一、加強學習,提高素質

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政治學習,和教育法律法規(guī)的學習。做到有記錄、有心得。積極參加繼續(xù)教育和骨干教師培訓,努力提高業(yè)務素質。積極參加校本研究,自覺進行新課標、新教材、新教法、新教育思想的學習、運用與實踐。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聽評課和區(qū)教研室組織的研究活動。

二、深入分析,制定計劃

開學初,根據學校教務處的計劃安排并結合八年級實際情況,制定好本學期八年級地理教學計劃。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認真落實,及時發(fā)現(xiàn)情況,及時解決,及時修正。

三、構建和諧,形成合力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對待學生民主平等、公正合理、嚴格要求、耐心教導;對待同事團結協(xié)作、互相尊重、友好相處;對待家長主動協(xié)調,積極溝通;對待自己嚴于律已、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四、精心準備,講求效率

1、認真研究課標、教材和學生,悉心查閱資料,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思想和方法。做到周前備課、課前再備課,積極利用網絡和配套教學光盤,查找、整合課程資源,為上好一節(jié)課作有效的準備。

2、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思考課文中提出的問題和現(xiàn)象,并自行設計或補充一些學生較熟悉和感興趣的地理問題和事象,以展示地理課內容的豐富多彩和智力價值,初步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把需要記憶的地理知識編成順口溜,好記好背,減輕學生負擔。

3、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把重點放在互動探究和思維方法、學習方法的指導上。密切聯(lián)系生產生活的實際與地理環(huán)境的關系,重視讀圖、用圖、利用圖表分析的能力訓練,加強學生間的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努力提高課堂學習實效。教學反饋當堂完成,對突出問題及時予以糾正、指導。

4、耐心細致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分層次,關注后進生,適時提問引導。對成績差的同學的作業(yè),認真仔細批閱,給出激勵性的評語,要讓他們真實的感受到老師的關愛。盡管成績不盡人意,但我從不放棄希望。以積極的心態(tài),堅持談話輔導,堅信會考一定有個好結果。

5、指導課外地理活動小組開展活動,培養(yǎng)學生地理學習能力。本學期開展了閱讀地理課外書、寫地理小論文、辦地理報、開展天象觀測等。在活動過程中,學生獲得收集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辯證的思維方式及其表述能力;動手實踐實踐能力等。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具有活躍的思維,從而達到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目。

五、取得成績,存在不足

本學期在我和全體學生的合作和努力下,比較圓滿的完成了教育教學任務。所教學生基本上具備了初中階段的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學生今后繼續(xù)學習、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打下基礎。絕大多數學生基本上掌握了學習區(qū)域地理的基本方法,地理分析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能初步認識地理環(huán)境與人類活動的相互關系,增強了學生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念。

地理會考成績是:良好率為80.6%;合格率為98.7%;結果令人滿意。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存在著不足。主要表現(xiàn)在:在組織學生課堂分組討論交流時,不能做到收放自如,課堂給人亂糟糟的感覺,學生在討論中時常偏離主題,由討論變爭論。因為教的學生多,對一些學生不是很了解,尤其是一些中等生,因此不能把每個學生的學習效果都落實到位。在轉化后進生中,雖然下了功夫,可在有的學生身上效果不是很明顯。

六、面向未來,繼續(xù)拼搏

1、加強教學方法研究,在教學中認真吸收別人先進的教學方法,大膽嘗試,加以變通,并從理論的角度,加以深化升華。

2、加強學習,在課件制作水平上還要提高。

3、保持成績,克服不足,再上一層樓。

初二下學期地理教學工作總結

【第4篇 初二下學期地理教師教學工作總結

星轉斗移,轉眼一個的結束,回顧本學期的,有的喜悅,也有失敗的教訓,為使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現(xiàn)如下。

一、初二地理學科目的要求

地理主要是掌握學科知識的基本、原理和規(guī)律,懂得地理的,教會學生閱讀地圖,并熟悉它們,為學生今后參加打下基礎。地理第三冊主要從區(qū)域地理的角度,用事實,使學生不同地區(qū)的居民,如何利用當地的條件,發(fā)展生產和促進社會進步,以及不同的地區(qū)所出現(xiàn)的程度不同的、資源、人口等問題。

二、學生

本學期初二_個班共有學生___人,由于學生信息閉塞,知識面狹窄,對外界了解甚少,加上基礎又是不在同一平線上。給學生地理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從__市質檢的統(tǒng)測來看,平均分僅為54分,及格123人,教學成績仍不夠,還需多多努力。

三、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針對學生實際,我在教學中認真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加緊學習大綱,貫徹大綱,進一步轉變觀念,素質教育,開展對教材的研究,解決問題,深化教學改革。

2、加緊對自身素質的提高,做到認真?zhèn)湔n,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傳授知識和技能。

3、加快教學方法研究,在教學中認真吸收別人的教學方法,大膽嘗試,加以變通,并從理論的角度,加以深華。

4、加快教學手段革新,教學中繼承和發(fā)展傳統(tǒng)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合理部分,利用語音室教學手段于教學。

四、取得的成績

針對近年來地理統(tǒng)考的研究、分析,及時組織復習,先后模擬測試3次,估計平均分在75分左右。

五、存在的問題

本學期進入復習以來,加之在學生前期,耽誤了最為寶貴的復習階段的,沒有能組織系統(tǒng)的復習,不可避免會給教學工作帶來了較大的影響。

六、今后的努力目標

今后的教學工作,應以素質教育為突破點,培養(yǎng)學生技能。

初二下學期地理工作總結(四篇)

第五章中國的地理差異一、地理差異顯著1.自然環(huán)境差異顯著:(1)氣溫:自南往北,緯度逐漸升高,氣溫逐漸降低。(2)降水: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3)地勢:自西向東,呈階梯狀分布,逐級…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相關初二下學期地理信息

  • 初二下學期地理工作總結(四篇)
  • 初二下學期地理工作總結(四篇)95人關注

    第五章中國的地理差異一、地理差異顯著1.自然環(huán)境差異顯著:(1)氣溫:自南往北,緯度逐漸升高,氣溫逐漸降低。(2)降水: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3)地勢:自西向東,呈階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