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
第1篇地理上學期教學個人工作總結 第2篇八年級地理上學期末教學的工作總結 第3篇地理上學期教學工作總結 第4篇八年級地理上學期期末的教學工作總結 第5篇八年級地理上學期末的教學工作總結 第6篇八年級的地理上學期末教學的工作總結 第7篇高一地理上半學期計劃總結 第8篇八年級地理上學期末教學工作總結 第9篇初一地理上學期知識點總結2023 第10篇高三地理上學期知識點總結 第11篇高一地理上學期工作總結
【第1篇 地理上學期教學個人工作總結
一個學期就要結束了,所有工作也進入了最后階段,回首這一學期,收獲頗多,現將這學期的教學做個總結,既是對過去經驗教訓的整理,也是對未來的提醒。
本學期我擔任了七個班級的地理教學工作,任務不算太重也不輕松,由于本學期節(jié)多事多,課時不多,各班進度稍有不同,但最后總算能按時完成教學任務,各項教學活動開展井井有條,復習工作順利進行,不負學校期望?,F將一學期的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積極認真參與教研活動與備課活動
每周一次的教研和備課活動,大家共同探討教學策略,研究教學效果,反思學生情況,組織練習工作,交流各自的教學進度,安排下一階段的教學任務。有目的,定時定量的活動讓本學期的教學工作得以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協調統(tǒng)一順利地開展下去,同時也使我獲益不少,每經一次活動就成長一次。
二、積極參加新教師培訓
根據統(tǒng)一安排,我與其他學校的老師在泉州師院參加了為期一周的新教師培訓,通過培訓,對《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進行了解讀;相關方面老師介紹了有關教師法律法規(guī)知識,如何追求有效的課堂,新課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學等。科學的培訓使我們對國家新一輪高中課程改革的背景、理論、目標、策略、步驟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認識,理論學習的加強是走進新課程的第一重要關口。
三、認真完成本職工作
備課認真,盡量發(fā)揮新人特色,做到敢想敢做,有新意。在教學中我較多的使用多媒體課件,在備課過程中,我積極尋找各種素材,包括各種圖片和動畫,視頻,力求做到形象生動,讓學生更容易接受,結果反映不錯,學生對地理的興趣有很大的提高。除了教授課內的知識,還注意幫助學生拓寬視野。在授課過程中,適時地插入相關課外知識,既聯系了生活實際,又引發(fā)了學生地理探究的興趣。一直認為學習是求知的過程,從本身的需求出發(fā)更容易讓人接受,所以,在教學中注重聯系實際,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問題,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四、認真做好教學反思
作為新教師,對教學情況的掌握還不夠熟悉,這就需要不斷的做好教學反思。不僅對自己的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情況進行反思,還要積極深入學生群體,了解教學效果,接受學生反映情況,做得好的堅持,做不好的改進。教學是一種雙向的過程,是雙方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過程,一方做得好能促使另一方做好,從而使整個教學效果得到不斷加強,反之,則不斷減弱,最后可能導致學生對該學科失去信心,因此,教學反思必不可少。
同時,我也存在著許多不足,包括:對學生的要求不夠嚴格,有治學不嚴謹之嫌。如對課堂上聽講不認真或表現反常的學生,有時沒有及時談心交流;對沒有交作業(yè)或作業(yè)做得不認真甚至有可能是抄襲的學生,不是每次都過問,這些都是我今后的教學中必須要注意改進的問題。
【第2篇 八年級地理上學期末教學的工作總結
八年級地理上學期末教學的工作總結
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6個班的地理課教學。由于中途接手這些班級,在有限的時間里,我多方面了解學生情況,根據學生實際,認真鉆研課程標準,結合備課組的教學計劃,積極完成了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具體總結如下:
一、 學習新課程標準,以當前先進的教學理念為指導,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初中地理課程的總目標是要求學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獲得地理技能,發(fā)展地理思維能力,掌握學習和探究地理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技術手段;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huán)境觀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在教學中進行目標的細化,從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角度進行落實。即不但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識和學習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時還要求學生掌握獲得知識的方法或了解知識獲得的過程,為了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主義現代公民,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的人地關系、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及愛國情感。
教學中,要視學生為知識的創(chuàng)造者,而不僅把學生當作一個知識的接受者培養(yǎng)。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只有學生學會了學習,教學才變得有意義和有希望。要實現這一教學理念,教學手段要靈活多樣,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在班級教學中,班級之間有差別,學生個體也有差異,教學中我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采用分層教學,以先帶后,承包互幫,展現學生個性風采,凸現團隊式學習,建立學習型小組。遵循進步就是優(yōu)秀的原則,突出過程性評價,提高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
二、結合學生實際,加強學生的地理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思維。
這批學生大部分在初一沒有學好地理,地理基礎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識也不具備,更不用說養(yǎng)成地理思維和方法,在觀念上他們把地理當作副科、次科,對地理學習不重視。對初二的學生來說,由于地理是綜合科科目,在中考中所占的分數不多,學生也輕視地理學習。我們的學生在初一階段成績也很差,從小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缺乏自信。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學習不認真,練習作業(yè)應付了事。針對這些情況,我在課堂上時刻通過激趣是學生保持注意,重點要求學生掌握地理基礎知識。多從初中生活,地理學習等方面給以方法的指導,在教學中滲透先進的學習觀念,讓學生體驗成功,培養(yǎng)自信;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突出強化地理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三、抓緊、抓好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搞好常規(guī)教學,開展多樣化的學習形式
由于初中地理強調對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說“理”,難度較大。因此,我在備課前,認真研究教學標準,綜合各種版本教材,結合學生實際,適當增加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深度。平時多收集一些相關的時事材料,如“地震”,火山,神舟五號成功返回,臺風事件等,結合本地的自然環(huán)境和經濟建議成就,注重生活與所學知識內容的聯系,以生活中的材料作為知識興趣的切入點,把握好每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認真?zhèn)浜妹恳还?jié)課,寫出較好完整而詳細的教案。
在備好課的基礎上,講好每一節(jié)課,提高課堂45分鐘的教學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學成績的關鍵。在課堂上準確無誤的向學生傳授教材知識,經常啟發(fā)學生思維,注重教學語言的生動性、趣味性,分析問題深入淺出,列舉學生喜聞樂見的事例剖析難點,創(chuàng)設寬松的課堂氣氛,師生互動,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掛圖,圖片,標本,有時借助多媒體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過程,如:地形剖面圖、鋒面雨的形成等。讓學生增強了感性認識,加深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讀圖能力,課堂效率有較大提高。第三,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有關章節(jié)內容,對全體學生進行環(huán)境保護方面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境意識,如大氣污染,自然環(huán)境,自然資源利用與生態(tài)破壞等。
我在教學中嘗試開展多樣化的學習形式,培養(yǎng)學生地理學習能力,如開展研究性學習,地理小論文,野外考察,調查報告等。在學習過程中使學生獲得收集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利用地圖,綜合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辯證的思維方式及其表述能力等。通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具有活躍的思維,從而達到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目的。
四、不足之處
(1)過程與方法的結合有待提高。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角色的分工應細化,特別是組內的弱者應真正在其他同學的帶動下有所提高,課堂不應總是尖子生唱主角,應使教學真正面向學生。
(2)師生的交流的平等性應加強。在提出問題時,應站在學生的角度,從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實際出發(fā),而不是一味把學生的思路往自己設計的路上引,問題的設計不宜太大,應站在學生的認知角度剖析。
總之,在課程改革的今天,對老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探索,運用符合學生自身發(fā)展特點的教育教學方法,才能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才能適應當今教育的要求。
【第3篇 地理上學期教學工作總結
一學期來,本人認真學習并貫徹新課程改革理念,認真?zhèn)湔n、上課、聽課,向指導老師和同教研組的其他老教師學習,逐漸充實自己和彌補新老師存在的一些不足。同時,本人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fā)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并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仡櫛緦W期的工作,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敗的教訓,為使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現總結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本人在思想上嚴于律己,熱愛黨的教育事業(yè)。對自己要求更為嚴格,力爭在思想上、工作上在同事、學生的心目中樹立好的印象。地理作為一文即理工科又人文學科的兼容學科,本身即有非常豐富的價值觀與情感態(tài)度上的教育意義。本人在教學過程中,較為自然貼切地引入一些當前比較熱點的問題,如人地關系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等思想,從而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觀念,進而保證學生能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能通過自身的作用來影響和帶動周圍的人群一起來維護人類共有環(huán)境。
二、教育教學方面
1、 努力上好課。
為了上好課,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課前準備備好課。 ①認真鉆研新課程標準和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②因為是新老師的關系,在教學經驗上存比較多的不足,所以經常聽課,聽指導老師和同教研組老師的課成為我備課的一個重要窗口。③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2)課堂上的情況。 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wěn)定性,同時,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對于個數比較調皮搗蛋的同學,基本能做到課后及時交流,了解情況,對于能夠自己解決問題自己處理,對于一些比較嚴重的問題,向所在班的班主任及時反映。
(3)課后反思。 本人共擔任5個班級的地理教學工作,在教學工作過程中,由于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師生互動形成,所以在實施教學的課堂上,往往會不經意在冒出一些比較新穎的想法,這些想法大部分能夠讓教與學更為和諧自然,所以本人在課后進行及時地整理并形成課后教學反思。
2、經常下班級。
高一地理必修1部分的內容涉及更多的是自然地理方面的知識,也是整個高中地理的難點部分,對于高一的學生來說,學習該部分知識會顯得十分的吃力。所以經常到班級走走,一來可以幫助學習解答疑難問題,二來也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對當天課程的掌握情況,便于下一節(jié)課難度和進度的控制。其次,可以利用夜自修下班的時間,有利用課堂的狀況,有選擇性地找一些學生交談,了解他們的處境、想法,并有針對性地對他們所說的問題進行解答和給出一定的建議,幫助他們及早走出學習的困惑。
3、利用圖書館、網絡等手段,不斷擴寬知識面,為教學內容注入新鮮血液。
現在是新課程實驗階段,無論知識、教學經驗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我平時注意鉆研教材、認真閱讀課程標準,經常到圖書館、網上查閱相關資料,力求在符合課標教學的同時,給學生適當充電并且相應有所減負。
同時,地理教學對地理教師來說是一種挑戰(zhàn),能否在課程上用比較新穎的觀念和有趣的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決定了學生是否感興趣,是否能達到教與學的互動共贏的目的。所以瀏覽新聞,翻閱各方面的資料來充實自己的知識結構,是贏得學生,促進教學相長的重要途徑。
4、教有所獲。
1).本學期使大多數學生對地理很感興趣,期末考試地理成績考得比較優(yōu)秀。及格的比例基本與其他班級持平,沒有太大的差距。優(yōu)秀生的培養(yǎng)工作進行得比較順利,上80和90分段的學生均能保持在一定的比例。
2).不足:①對于優(yōu)生過于相信,檢查的力度不夠。對于待進生的教育和督促由于本人的教學班級達到5個班,300多位同學,所以在這一方面沒有做到兼顧每一個班,兼顧每一位。②教學方法方式較為傳統(tǒng),不能充分體現新課程理念對學生主體地位的提高。
三、今后努力方向
1、充分學習新課程標準,轉變觀念,做到多與指導老師多與同組或不同教研組的其他老師交流,學習;
2、爭取更多更有效地與學生包括不同層次的學生交流,與之建立朋友關系,使之能夠完全信任老師,及時反饋教學信息和存在的問題。嘗試在學生興趣的基礎上,組織完成教學,使教在學生感興趣的基礎上,變被動為主動,由要我學,變?yōu)槲乙獙W,使學更有動力。
3、通過向其他老師學習,向同在高一年教學的其他老師交流學習,互通過有無,取長補短,豐富自我。
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社會對教師的素質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fā)揚優(yōu)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為美好的明天奉獻自己的力量。
【第4篇 八年級地理上學期期末的教學工作總結
八年級地理上學期期末的教學工作總結
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6個班的地理課教學。由于中途接手這些班級,在有限的時間里,我多方面了解學生情況,根據學生實際,認真鉆研課程標準,結合備課組的教學計劃,積極完成了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具體總結如下:
一、 學習新課程標準,以當前先進的教學理念為指導,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初中地理課程的總目標是要求學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獲得地理技能,發(fā)展地理思維能力,掌握學習和探究地理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技術手段;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huán)境觀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在教學中進行目標的細化,從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角度進行落實。即不但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識和學習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時還要求學生掌握獲得知識的方法或了解知識獲得的過程,為了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主義現代公民,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的人地關系、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及愛國情感。
教學中,要視學生為知識的創(chuàng)造者,而不僅把學生當作一個知識的接受者培養(yǎng)。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只有學生學會了學習,教學才變得有意義和有希望。要實現這一教學理念,教學手段要靈活多樣,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在班級教學中,班級之間有差別,學生個體也有差異,教學中我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采用分層教學,以先帶后,承包互幫,展現學生個性風采,凸現團隊式學習,建立學習型小組。遵循進步就是優(yōu)秀的原則,突出過程性評價,提高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
二、結合學生實際,加強學生的地理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思維。
這批學生大部分在初一沒有學好地理,地理基礎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識也不具備,更不用說養(yǎng)成地理思維和方法,在觀念上他們把地理當作副科、次科,對地理學習不重視。對初二的學生來說,由于地理是綜合科科目,在中考中所占的分數不多,學生也輕視地理學習。我們的學生在初一階段成績也很差,從小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缺乏自信。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學習不認真,練習作業(yè)應付了事。針對這些情況,我在課堂上時刻通過激趣是學生保持注意,重點要求學生掌握地理基礎知識。多從初中生活,地理學習等方面給以方法的指導,在教學中滲透先進的學習觀念,讓學生體驗成功,培養(yǎng)自信;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突出強化地理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三、抓緊、抓好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搞好常規(guī)教學,開展多樣化的學習形式。
由于初中地理強調對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說“理”,難度較大。因此,我在備課前,認真研究教學標準,綜合各種版本教材,結合學生實際,適當增加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深度。平時多收集一些相關的時事材料,如“地震”,火山,神舟五號成功返回,臺風事件等,結合本地的自然環(huán)境和經濟建議成就,注重生活與所學知識內容的聯系,以生活中的`材料作為知識興趣的切入點,把握好每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認真?zhèn)浜妹恳还?jié)課,寫出較好完整而詳細的教案。
在備好課的基礎上,講好每一節(jié)課,提高課堂45分鐘的教學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學成績的關鍵。在課堂上準確無誤的向學生傳授教材知識,經常啟發(fā)學生思維,注重教學語言的生動性、趣味性,分析問題深入淺出,列舉學生喜聞樂見的事例剖析難點,創(chuàng)設寬松的課堂氣氛,師生互動,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掛圖,圖片,標本,有時借助多媒體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過程,如:地形剖面圖、鋒面雨的形成等。讓學生增強了感性認識,加深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讀圖能力,課堂效率有較大提高。第三,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有關章節(jié)內容,對全體學生進行環(huán)境保護方面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境意識,如大氣污染,自然環(huán)境,自然資源利用與生態(tài)破壞等。
我在教學中嘗試開展多樣化的學習形式,培養(yǎng)學生地理學習能力,如開展研究性學習,地理小論文,野外考察,調查報告等。在學習過程中使學生獲得收集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利用地圖,綜合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辯證的思維方式及其表述能力等。通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具有活躍的思維,從而達到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目的。
四、不足之處。
(1)過程與方法的結合有待提高。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角色的分工應細化,特別是組內的弱者應真正在其他同學的帶動下有所提高,課堂不應總是尖子生唱主角,應使教學真正面向學生。
(2)師生的交流的平等性應加強。在提出問題時,應站在學生的角度,從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實際出發(fā),而不是一味把學生的思路往自己設計的路上引,問題的設計不宜太大,應站在學生的認知角度剖析。
總之,在課程改革的今天,對老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探索,運用符合學生自身發(fā)展特點的教育教學方法,才能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才能適應當今教育的要求。
【第5篇 八年級地理上學期末的教學工作總結
八年級地理上學期末的教學工作總結范文
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6個班的地理課教學。由于中途接手這些班級,在有限的時間里,我多方面了解學生情況,根據學生實際,認真鉆研課程標準,結合備課組的教學計劃,積極完成了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具體總結如下:
一、 學習新課程標準,以當前先進的教學理念為指導,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初中地理課程的總目標是要求學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獲得地理技能,發(fā)展地理思維能力,掌握學習和探究地理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技術手段;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huán)境觀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在教學中進行目標的細化,從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角度進行落實。即不但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識和學習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時還要求學生掌握獲得知識的方法或了解知識獲得的過程,為了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主義現代公民,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的人地關系、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及愛國情感。
教學中,要視學生為知識的創(chuàng)造者,而不僅把學生當作一個知識的接受者培養(yǎng)。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只有學生學會了學習,教學才變得有意義和有希望。要實現這一教學理念,教學手段要靈活多樣,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在班級教學中,班級之間有差別,學生個體也有差異,教學中我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采用分層教學,以先帶后,承包互幫,展現學生個性風采,凸現團隊式學習,建立學習型小組。遵循進步就是優(yōu)秀的原則,突出過程性評價,提高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
二、結合學生實際,加強學生的地理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思維。
這批學生大部分在初一沒有學好地理,地理基礎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識也不具備,更不用說養(yǎng)成地理思維和方法,在觀念上他們把地理當作副科、次科,對地理學習不重視。對初二的學生來說,由于地理是綜合科科目,在中考中所占的分數不多,學生也輕視地理學習。我們的學生在初一階段成績也很差,從小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缺乏自信。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學習不認真,練習作業(yè)應付了事。針對這些情況,我在課堂上時刻通過激趣是學生保持注意,重點要求學生掌握地理基礎知識。多從初中生活,地理學習等方面給以方法的指導,在教學中滲透先進的學習觀念,讓學生體驗成功,培養(yǎng)自信;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突出強化地理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三、抓緊、抓好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搞好常規(guī)教學,開展多樣化的學習形式
由于初中地理強調對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說“理”,難度較大。因此,我在備課前,認真研究教學標準,綜合各種版本教材,結合學生實際,適當增加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深度。平時多收集一些相關的時事材料,如“地震”,火山,神舟五號成功返回,臺風事件等,結合本地的自然環(huán)境和經濟建議成就,注重生活與所學知識內容的聯系,以生活中的材料作為知識興趣的切入點,把握好每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認真?zhèn)浜妹恳还?jié)課,寫出較好完整而詳細的教案。
在備好課的基礎上,講好每一節(jié)課,提高課堂45分鐘的教學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學成績的關鍵。在課堂上準確無誤的向學生傳授教材知識,經常啟發(fā)學生思維,注重教學語言的生動性、趣味性,分析問題深入淺出,列舉學生喜聞樂見的事例剖析難點,創(chuàng)設寬松的課堂氣氛,師生互動,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掛圖,圖片,標本,有時借助多媒體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過程,如:地形剖面圖、鋒面雨的形成等。讓學生增強了感性認識,加深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讀圖能力,課堂效率有較大提高。第三,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有關章節(jié)內容,對全體學生進行環(huán)境保護方面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境意識,如大氣污染,自然環(huán)境,自然資源利用與生態(tài)破壞等。
我在教學中嘗試開展多樣化的學習形式,培養(yǎng)學生地理學習能力,如開展研究性學習,地理小論文,野外考察,調查報告等。在學習過程中使學生獲得收集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利用地圖,綜合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辯證的思維方式及其表述能力等。通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具有活躍的思維,從而達到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目的。
四、不足之處
(1)過程與方法的結合有待提高。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角色的分工應細化,特別是組內的弱者應真正在其他同學的帶動下有所提高,課堂不應總是尖子生唱主角,應使教學真正面向學生。
(2)師生的交流的平等性應加強。在提出問題時,應站在學生的角度,從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實際出發(fā),而不是一味把學生的思路往自己設計的路上引,問題的設計不宜太大,應站在學生的認知角度剖析。
總之,在課程改革的今天,對老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探索,運用符合學生自身發(fā)展特點的教育教學方法,才能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才能適應當今教育的要求。
【第6篇 八年級的地理上學期末教學的工作總結
八年級的地理上學期末教學的工作總結范文
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6個班的地理課教學。由于中途接手這些班級,在有限的時間里,我多方面了解學生情況,根據學生實際,認真鉆研課程標準,結合備課組的教學計劃,積極完成了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具體總結如下:
一、 學習新課程標準,以當前先進的教學理念為指導,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初中地理課程的總目標是要求學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獲得地理技能,發(fā)展地理思維能力,掌握學習和探究地理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技術手段;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huán)境觀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在教學中進行目標的細化,從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角度進行落實。即不但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識和學習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時還要求學生掌握獲得知識的方法或了解知識獲得的過程,為了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主義現代公民,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的人地關系、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及愛國情感。
教學中,要視學生為知識的創(chuàng)造者,而不僅把學生當作一個知識的接受者培養(yǎng)。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只有學生學會了學習,教學才變得有意義和有希望。要實現這一教學理念,教學手段要靈活多樣,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在班級教學中,班級之間有差別,學生個體也有差異,教學中我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采用分層教學,以先帶后,承包互幫,展現學生個性風采,凸現團隊式學習,建立學習型小組。遵循進步就是優(yōu)秀的原則,突出過程性評價,提高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
二、結合學生實際,加強學生的地理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思維。
這批學生大部分在初一沒有學好地理,地理基礎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識也不具備,更不用說養(yǎng)成地理思維和方法,在觀念上他們把地理當作副科、次科,對地理學習不重視。對初二的學生來說,由于地理是綜合科科目,在中考中所占的分數不多,學生也輕視地理學習。我們的學生在初一階段成績也很差,從小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缺乏自信。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學習不認真,練習作業(yè)應付了事。針對這些情況,我在課堂上時刻通過激趣是學生保持注意,重點要求學生掌握地理基礎知識。多從初中生活,地理學習等方面給以方法的指導,在教學中滲透先進的學習觀念,讓學生體驗成功,培養(yǎng)自信;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突出強化地理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三、抓緊、抓好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搞好常規(guī)教學,開展多樣化的學習形式
由于初中地理強調對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說“理”,難度較大。因此,我在備課前,認真研究教學標準,綜合各種版本教材,結合學生實際,適當增加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深度。平時多收集一些相關的時事材料,如“地震”,火山,神舟五號成功返回,臺風事件等,結合本地的自然環(huán)境和經濟建議成就,注重生活與所學知識內容的聯系,以生活中的材料作為知識興趣的切入點,把握好每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認真?zhèn)浜妹恳还?jié)課,寫出較好完整而詳細的教案。
在備好課的基礎上,講好每一節(jié)課,提高課堂45分鐘的教學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學成績的關鍵。在課堂上準確無誤的向學生傳授教材知識,經常啟發(fā)學生思維,注重教學語言的生動性、趣味性,分析問題深入淺出,列舉學生喜聞樂見的事例剖析難點,創(chuàng)設寬松的課堂氣氛,師生互動,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掛圖,圖片,標本,有時借助多媒體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過程,如:地形剖面圖、鋒面雨的形成等。讓學生增強了感性認識,加深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讀圖能力,課堂效率有較大提高。第三,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有關章節(jié)內容,對全體學生進行環(huán)境保護方面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境意識,如大氣污染,自然環(huán)境,自然資源利用與生態(tài)破壞等。
我在教學中嘗試開展多樣化的學習形式,培養(yǎng)學生地理學習能力,如開展研究性學習,地理小論文,野外考察,調查報告等。在學習過程中使學生獲得收集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利用地圖,綜合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辯證的思維方式及其表述能力等。通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具有活躍的'思維,從而達到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目的。
四、不足之處
(1)過程與方法的結合有待提高。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角色的分工應細化,特別是組內的弱者應真正在其他同學的帶動下有所提高,課堂不應總是尖子生唱主角,應使教學真正面向學生。
(2)師生的交流的平等性應加強。在提出問題時,應站在學生的角度,從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實際出發(fā),而不是一味把學生的思路往自己設計的路上引,問題的設計不宜太大,應站在學生的認知角度剖析。
總之,在課程改革的今天,對老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探索,運用符合學生自身發(fā)展特點的教育教學方法,才能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才能適應當今教育的要求。
【第7篇 高一地理上半學期計劃總結
高一地理上半學期計劃總結
本學期地理教學的主要任務計劃如下:
一、做好初、高中地理教材的銜接工作
高中地理是在初中地理的基礎上進行的,初中地理知識的缺乏必然會影響到高中地理的學習。通過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將這些舊知識逐步復習,從而克服初中地理知識不足的問題。
二、科學制定地理教學進度
教學進度的安排體現出教學時間利用的科學性與實效性,關系到本學期教學工作的成敗。參照教參,結合本學期工作實際情況,在組內進行廣泛的討論后,制定出教學進度表。
三、有計劃、有步驟地完成各階段性目標
本學期學校共安排三次大型考試。第一次為月考,這一階段的主要目標是引導學生對地理學科的入門,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樹立起學好地理的自信心。因而在授課過程中要突出“雙基”,特別是識記性知識要求要到位,月考時也以識記性知識作為考查的重點,對理解性知識暫不作較高要求,以免挫傷學生的自信心,月考成績要盡可能高一些,要出現相當比例的高分成績。第二次為期中考試,此階段進一步鞏固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地理的興趣,并逐步引導學生在識記性知識的'基礎上努力探討理解性知識,考查中仍以識記性知識為主,增加一定比例的理解性知識,創(chuàng)造一定的挑戰(zhàn)性題目,使一部分優(yōu)等生脫穎而出。第三次為期末考試,此階段應繼續(xù)鞏固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并且有計劃地指導個別學困生提高成績。知識上識記與理解并重,通過典型習題的處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綜合運用知識能力和應試素質,確保期末取得好成績。
四、切實加強集體備課的組織實施,促進地理課堂教學改革
每周組織好集體備課工作,首先確定備課內容和中心發(fā)言人,然后由中心發(fā)言人進行說課,說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確立教學目標,指出突破難點的方法,科學設置習題。在此基礎上,組內成員進行廣泛的討論,作出有益的補充,最后達到最佳效果,真正做到“七備”“四同”。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創(chuàng)新,積累有益的經驗,互相交流,提高效率,大面積提高學習成績。
五、收集有效信息,科學處理教材
教師通過研討新課標和教材,查閱各種各樣的資料,將知識歸納整理形成體系,將具體的知識目標通過各種有效的方法進行講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減輕學生學業(yè)負擔,使學生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擺脫“題?!?,節(jié)省大量時間,更好地提高各科成績。
六、教學上應做好的幾項工作
1.學習方式的變革,是本次課程改革的核心。新課標強調探究學習、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尊重學生、相信學生、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學生的發(fā)展,切實將以教師為中心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中心,將先講后練的傳統(tǒng)學習模式轉變?yōu)橄葘W后導的新學習模式。培養(yǎng)學習興趣,訓練學習方法,形成地理能力,強化地理意識,落實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三維課程目標。
2.重視地理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利用與整合。
課程資源是本輪課程改革明確提出的嶄新概念,沒有課程資源的廣泛支持,再美好的課程改革設想也很難變成中小學的實際教育成果。因此我們理應積極投身于地理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利用與整合中。例如,選取課程資源成功利用的案例,進而找出其一般規(guī)律,形成特定的利用風格。再如,積極參與開發(fā)地理課程資源,形成具有學校特色和符合學生特點的學校課程資源庫,進而實現校內共享、校際共享乃至城際共享。教學實踐已經證明,選有區(qū)域特色的地方課程資源,挖掘生活中的地理課程資源,《高一地理上學期教學計劃》一文來自!http://
既是實現地理課程目標的重要途徑,又能激發(fā)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養(yǎng)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提高地理審美情趣,增強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3.重視信息技術的應用
在備課的過程中,以大量地理信息為基礎,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地理教學信息資源,積極利用網絡中的地理信息資源、電子地圖和信息技術優(yōu)化地理教學。
4、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關注學生的需要,始終樹立“為了每位學生發(fā)展”的基本理念,在教學過程中要起到引導者的作用,要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要倡導學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要注重與培養(yǎng)學生的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總之,要把教學的重心放在如何促進學生的“學”上,從而真正實現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真正地實現“授之于漁”。
【第8篇 八年級地理上學期末教學工作總結
八年級地理上學期末教學工作總結范文
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6個班的地理課教學。由于中途接手這些班級,在有限的時間里,我多方面了解學生情況,根據學生實際,認真鉆研課程標準,結合備課組的教學計劃,積極完成了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具體總結如下:
一、 學習新課程標準,以當前先進的教學理念為指導,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初中地理課程的總目標是要求學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獲得地理技能,發(fā)展地理思維能力,掌握學習和探究地理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技術手段;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huán)境觀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在教學中進行目標的細化,從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角度進行落實。即不但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識和學習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時還要求學生掌握獲得知識的方法或了解知識獲得的過程,為了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主義現代公民,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的人地關系、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及愛國情感。
教學中,要視學生為知識的創(chuàng)造者,而不僅把學生當作一個知識的接受者培養(yǎng)。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只有學生學會了學習,教學才變得有意義和有希望。要實現這一教學理念,教學手段要靈活多樣,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在班級教學中,班級之間有差別,學生個體也有差異,教學中我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采用分層教學,以先帶后,承包互幫,展現學生個性風采,凸現團隊式學習,建立學習型小組。遵循進步就是優(yōu)秀的原則,突出過程性評價,提高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
二、結合學生實際,加強學生的地理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思維。
這批學生大部分在初一沒有學好地理,地理基礎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識也不具備,更不用說養(yǎng)成地理思維和方法,在觀念上他們把地理當作副科、次科,對地理學習不重視。對初二的學生來說,由于地理是綜合科科目,在中考中所占的分數不多,學生也輕視地理學習。我們的學生在初一階段成績也很差,從小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缺乏自信。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學習不認真,練習作業(yè)應付了事。針對這些情況,我在課堂上時刻通過激趣是學生保持注意,重點要求學生掌握地理基礎知識。多從初中生活,地理學習等方面給以方法的指導,在教學中滲透先進的'學習觀念,讓學生體驗成功,培養(yǎng)自信;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突出強化地理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三、抓緊、抓好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搞好常規(guī)教學,開展多樣化的學習形式
由于初中地理強調對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說“理”,難度較大。因此,我在備課前,認真研究教學標準,綜合各種版本教材,結合學生實際,適當增加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深度。平時多收集一些相關的時事材料,如“地震”,火山,神舟五號成功返回,臺風事件等,結合本地的自然環(huán)境和經濟建議成就,注重生活與所學知識內容的聯系,以生活中的材料作為知識興趣的切入點,把握好每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認真?zhèn)浜妹恳还?jié)課,寫出較好完整而詳細的教案。
在備好課的基礎上,講好每一節(jié)課,提高課堂45分鐘的教學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學成績的關鍵。在課堂上準確無誤的向學生傳授教材知識,經常啟發(fā)學生思維,注重教學語言的生動性、趣味性,分析問題深入淺出,列舉學生喜聞樂見的事例剖析難點,創(chuàng)設寬松的課堂氣氛,師生互動,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掛圖,圖片,標本,有時借助多媒體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過程,如:地形剖面圖、鋒面雨的形成等。讓學生增強了感性認識,加深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讀圖能力,課堂效率有較大提高。第三,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有關章節(jié)內容,對全體學生進行環(huán)境保護方面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境意識,如大氣污染,自然環(huán)境,自然資源利用與生態(tài)破壞等。
我在教學中嘗試開展多樣化的學習形式,培養(yǎng)學生地理學習能力,如開展研究性學習,地理小論文,野外考察,調查報告等。在學習過程中使學生獲得收集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利用地圖,綜合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辯證的思維方式及其表述能力等。通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具有活躍的思維,從而達到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目的。
四、不足之處
(1)過程與方法的結合有待提高。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角色的分工應細化,特別是組內的弱者應真正在其他同學的帶動下有所提高,課堂不應總是尖子生唱主角,應使教學真正面向學生。
(2)師生的交流的平等性應加強。在提出問題時,應站在學生的角度,從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實際出發(fā),而不是一味把學生的思路往自己設計的路上引,問題的設計不宜太大,應站在學生的認知角度剖析。
總之,在課程改革的今天,對老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探索,運用符合學生自身發(fā)展特點的教育教學方法,才能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才能適應當今教育的要求。
【第9篇 初一地理上學期知識點總結2023
一、地球和地圖
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個球體。
②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船隊首次實現了人類環(huán)繞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周長4萬千米,赤道半徑6378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平均半徑6371千米。
2.緯線和經線
①緯線:與地軸垂直并且環(huán)繞地球一周的圓圈。
緯線是不等長的,赤道是的緯線圈。
②經線:連接南北兩極,并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
經線是等長的。
3.緯度和經度
①緯度的變化規(guī)律:由赤道(0°緯線)向南、北兩極遞增。的緯度是90度,在南極、北極。
②赤道以北的緯度叫北緯,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緯度叫南緯,用“s”表示。
③以赤道為界,將地球平均分為南、北兩個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經度的變化規(guī)律:由本初子午線(0°經線)向西、向東遞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度叫東經,用“e”表示;本初子午線以西的經度叫西經,用“w”表示。
⑥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160°e組成的經線圈。
20°w以西到160°e屬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東到160°e屬于東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運動
①地球運動 繞什么轉 方向 周期 產生的自然現象
自轉 地軸 自西向東 約24小時 晝夜交替
公轉 太陽 自西向東 一年 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與南半球的季節(jié)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帶的劃分:北寒帶(66.5°n--90°n)、北溫帶(23.5°n--66.5°n)、熱帶(23.5°n--23.5°s)、南溫帶(23.5°s--66.5°s)、南寒帶(66.5°s--90°s)
寒帶:有極晝極夜現象 熱帶:有陽光直射現象
溫帶:既無陽光直射現象,又無極晝極夜現象,四季變化明顯
④低緯:0°--30°;中緯:30°--60°;高緯:60°--90°
⑤自西向東撥動地球儀,從北極上空看,地球儀按逆時針方向轉;從南極上空看,地球儀按順時針方向轉。
5.地圖
①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
②比例尺類型:線段比例尺、數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斷: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圍小,表示內容詳(如東臺市地圖)
小比例尺,表示范圍大,表示內容略(如江蘇省地圖)
⑤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稱為海拔。將海拔高度相等的點連接成線就是等高線。用等高線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第10篇 高三地理上學期知識點總結
導語與高一高二不同之處在于,此時復習力學部分知識是為了更好的與高考考綱相結合,尤其水平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學生,此時需要進行查漏補缺,但也需要同時提升能力,填補知識、技能的空白。高三頻道為你精心準備了《高三地理上學期知識點總結》助你金榜題名!
1.高三地理上學期知識點總結
地形區(qū)界線
(1)內蒙古高原和東北平原界線:大興安嶺
(2)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界線:太行山脈。
(3)四川盆地和長江中下游平原界線:巫山。
(4)云貴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線:橫斷山脈。
(5)準格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線:天山山脈。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線:昆侖山脈。
(7)黃土高原和漢水谷口地界線:秦嶺。
(8)河西走廊和柴達木盆地界線:祁連山脈。
(9)四川盆地和漢水谷地界線:大巴山脈。
(10)內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界線:古長城。
(11)長江中下游平原和華北平原界線:淮河。
地勢階梯界線
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界線:西起昆侖山脈,經祁連山脈向東南到橫斷山脈東緣。
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的界線:由東北向西南依次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氣候界線
(1)1月0℃等溫線(也是__帶與暖溫帶及高原氣候區(qū)分界線):大體沿著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向東經過秦嶺~淮河一線。
(2)800毫米等降水量線(濕潤區(qū)和半濕潤區(qū)界線):沿著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向東經過秦嶺~淮河一線。
(3)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半濕潤區(qū)和半干旱區(qū)界線):從大興安嶺西坡經過張家口、蘭州、拉薩附近,到喜馬拉雅山脈東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線(半干旱區(qū)與干旱區(qū)界線):大致通過陰山、賀蘭山、祁連山、巴顏喀拉山到岡底斯山一線。
河流界線
(1)外流區(qū)和內流區(qū)的界線:北段大體沿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祁連山(東端)一線,南段比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線。
(2)長江水系與黃河水系分水嶺:巴顏喀拉山脈~秦嶺。
(3)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的分水嶺:南嶺。
(4)瀾滄江與怒江的分水嶺:怒山。
(5)長江流域與東南沿海諸河流域的分水嶺:武夷山。
2.高三地理上學期知識點總結
一、氣候方面
1.秦嶺—淮河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線的界限。秦嶺—淮河以南降水量大于800毫米;秦嶺—淮河以北降水量小于800毫米。
2.秦嶺—淮河南北雨季長短差異。秦嶺—淮河以北雨季集中而短促,主要在7、8月份;秦嶺—淮河以南雨季要長得多。
3.秦嶺—淮河是濕潤和半濕潤地區(qū)的分界線。
4.秦嶺—淮河是1月0℃等溫線的界限。秦嶺—淮河以南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冬季基本上不結冰;秦嶺—淮河以北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冬季一般結冰。
5.秦嶺—淮河是暖溫帶和__帶分界線。
6.秦嶺—淮河是__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夏季,秦嶺—淮河以南和以北都是高溫多雨。冬季,秦嶺—淮河以南溫和少雨,秦嶺—淮河以北寒冷干燥。
二、植被方面
秦嶺—淮河以南為__帶常綠闊葉林;秦嶺—淮河以北為溫帶落葉闊葉林。所以有“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之說。
三、河流水文方面
秦嶺—淮河以南河流流量豐富,季節(jié)變化小,含沙量少,汛期長,冬季不結冰;秦嶺—淮河以北流量較小,季節(jié)變化大,含沙量多,汛期短,冬季結冰。
四、地形、土壤、礦產方面
1.地形:秦嶺—淮河以南以丘陵為主;秦嶺—淮河以北以平原、高原居多。
2.土壤:秦嶺—淮河以南漸以紅壤為主;秦嶺—淮河以北以黃壤或棕壤為主,東北以黑土為主,西北多白色沙質土。
3.礦產:秦嶺—淮河以南以有色金屬居多,工業(yè)上以有色金屬冶煉及出口加工等輕工業(yè)為主;秦嶺—淮河以北以煤、鐵、石油為主,工業(yè)方面以重工業(yè)占的比例較大。
五、農業(yè)方面
1.耕地類型:秦嶺—淮河以南以水田為主;秦嶺—淮河以北以旱地為主。
2.糧食作物:秦嶺—淮河以南以水稻為主;秦嶺—淮河以北以小麥為主。
3.油料作物:秦嶺—淮河以南以油菜為主;秦嶺—淮河以北以花生、大豆為主。
4.糖料作物:秦嶺—淮河以南以甘蔗為主;秦嶺—淮河以北以甜菜為主。
5.作物熟制:秦嶺—淮河以南一年二至三熟;秦嶺—淮河以北兩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六、其他人文地理方面
1.秦嶺—淮河以南聚落分散,沿河帶狀分布居多。房屋墻體較薄,屋頂坡度較陡,以通風散熱為主。私家園林建筑規(guī)模較小,布局精巧,以黑白為主色調,色彩素淡,包括傣族的竹樓、侗族的鼓樓等都比較淡雅,與水鄉(xiāng)風光、濕潤的氣候特點融為一體。秦嶺—淮河以北聚落集中。房屋墻體較厚,有院落,防風保暖?;始覉@林建筑以紅黃為主色調,既顯示出皇權的尊容富貴,又與寬闊整齊的地形、多藍天白云的氣候特點相互輝映。
2.秦嶺—淮河以南水路運輸占很大比重;秦嶺—淮河以北以陸路運輸為主。
3.秦嶺—淮河以南交通不便,使交流受阻,方言較多。秦嶺—淮河以北多地勢平坦的高原和平原,交通聯系方便。老百姓交往、交流的機會多,彼此融合,因而語言差異不大,方言較少。
4.秦嶺—淮河以南人體平均身高較矮,男子聰明智慧,善于經商;女子婀娜多姿,心靈手巧。秦嶺—淮河以北人體平均身高較高,男子粗獷豪放,女子英姿颯爽。
5.秦嶺—淮河以南民族服飾以藍、青等素淡顏色為主,夏天的炎熱使得南方人更偏向白色和杏色。秦嶺—淮河以北民族服飾以紅、白、黑、綠等顏色居多。
3.高三地理上學期知識點總結
分析要素:水位、流量、含沙量、結冰期、水能蘊藏量、汛期等
1、流量(米3/秒)--------反映水資源的多少
(1)流量的大小
總流量:河流主要補給形式;流域面積的大小
分段流量:上游來水;附近支流匯入情況;其他因素
(2)流量的變化
河流主要補給形式、季節(jié)變化、日變化
2、水位(米)變化
流量的大小----決定于河流的補給類型。分布在潤濕地區(qū)、以雨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水位變化由降水特點決定;分布在干旱地區(qū)、以冰川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水位變化由氣溫變化決定;
其他因素:人類活動
3、汛期長短及出現的時間(氣候)
4、有無結冰期
影響因素:氣溫
無結冰期,最冷月均溫>;0℃;有結冰期最冷月均溫<0℃
凌汛形成的條件
有結冰期;低緯流向高緯;結冰和融冰時期。
凌汛產生的危害—冰壩抬高水位,浮冰沖擊河岸導致洪澇災害的發(fā)生。
5、水能蘊藏量
河流落差大(解釋為什么),水量大(解釋為什么)
水量大小取決于流域內降水量(大氣環(huán)流、地形、洋流、海陸位置等);水系特點;流域面積;
6、含沙量(克/米3)
(1)河流總體含沙量大?。合聣|面、地形、土質狀況、植被狀況人類活動
(2)某一河段:流速、人類活動(水利工程)
7、航運價值:流量、地形、經濟發(fā)展水平等
4.高三地理上學期知識點總結
世界各大區(qū)域沙漠分布:
一、東亞:
中國西北部:塔克拉瑪干沙漠;
二、南亞:
印度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處:印度沙漠(塔爾沙漠);
三、中亞:
1、土庫曼斯坦境內的卡拉庫姆沙漠;
2、烏茲別克斯坦境內中部地區(qū);
3、哈薩克斯坦西部與俄羅斯交界處和中東部一小部分;
四、西亞:
1、西亞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
2、沙特阿拉伯境內大部分地區(qū):北部內夫得沙漠、南部魯卜哈利沙漠;
五、非洲:
撒哈拉沙漠(世界上的沙漠);
六、大洋洲:
澳大利亞西部維多利亞大沙漠;
5.高三地理上學期知識點總結
1.經度的遞變:向東度數增大為東經度,向西度數增大為西經度。
2.緯度的遞變:向北度數增大為北緯度,向南度數增大為南緯度。
3.緯線的形狀和長度:互相平行的圓,赤道是最長的緯線圈,由此往兩極逐漸縮短。
4.經線的形狀和長度:所有經線都是交於南北極點的半圓,長度都相等。
5.東西經的判斷:沿著自轉方向增大的是東經,減小的是西經。
6.南北緯的判斷:度數向北增大為北緯,向南增大為南緯。
7.東西半球的劃分:20°w往東至160°e為東半球,20°w往西至160°e為西半球。
8.東西方向的判斷:劣弧定律(例如東經80°在東經1°的東面,在西經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與圖示范圍:相同圖幅,比例尺愈大,表示范圍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圍愈大。
10.地圖上方向的確定:一般情況,“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的箭頭指向北方;經緯網地圖,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11.等值線的疏密:同一幅圖中等高線越密,坡度越陡;等壓線越密,風力越大;等溫線越密,溫差越大。
12.等高線的凸向與地形: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的地方為山谷,向低處凸出的地方為山脊。
13.等高線的凸向與河流:等高線凸出方向與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溫線的凸向與洋流:等溫線凸出方向與洋流流向相同。
【第11篇 高一地理上學期工作總結
平山中學 黃麗純
時間很快,一個學期就要結束了,所有工作也進入了最后階段,回首這一學期,收獲頗多,現將這學期的教學做個總結,既是對過去經驗教訓的整理,也是對未來的提醒。
本學期我擔任了七個班級的地理教學工作,任務不算太重也不輕松,由于本學期節(jié)多事多,課時不多,各班進度稍有不同,但最后總算能按時完成教學任務,各項教學活動開展井井有條,復習工作順利進行,不負學校期望。現將一學期的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積極認真參與教研活動與備課活動
每周一次的教研和備課活動,大家共同探討教學策略,研究教學效果,反思學生情況,組織練習工作,交流各自的教學進度,安排下一階段的教學任務。有目的,定時定量的活動讓本學期的教學工作得以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協調統(tǒng)一順利地開展下去,同時也使我獲益不少,每經一次活動就成長一次。
二、積極參加新教師培訓
根據統(tǒng)一安排,我與其他學校的老師在泉州師院參加了為期一周的新教師培訓,通過培訓,對《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進行了解讀;相關方面老師介紹了有關教師法律法規(guī)知識,如何追求有效的課堂,新課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學等??茖W的培訓使我們對國家新一輪高中課程改革的背景、理論、目標、策略、步驟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認識,理論學習的加強是走進新課程的第一重要關口。
三、認真完成本職工作
備課認真,盡量發(fā)揮新人特色,做到敢想敢做,有新意。在教學中我較多的使用多媒體課件,在備課過程中,我積極尋找各種素材,包括各種圖片和動畫,視頻,力求做到形象生動,讓學生更容易接受,結果反映不錯,學生對地理的興趣有很大的提高。除了教授課內的知識,還注意幫助學生拓寬視野。在授課過程中,適時地插入相關課外知識,既聯系了生活實際,又引發(fā)了學生地理探究的興趣。一直認為學習是求知的過程,從本身的需求出發(fā)更容易讓人接受,所以,在教學中注重聯系實際,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問題,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四、認真做好教學反思
作為新教師,對教學情況的掌握還不夠熟悉,這就需要不斷的做好教學反思。不僅對自己的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情況進行反思,還要積極深入學生群體,了解教學效果,接受學生反映情況,做得好的堅持,做不好的改進。教學是一種雙向的過程,是雙方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過程,一方做得好能促使另一方做好,從而使整個教學效果得到不斷加強,反之,則不斷減弱,最后可能導致學生對該學科失去信心,因此,教學反思必不可少。
同時,我也存在著許多不足,包括:對學生的要求不夠嚴格,有治學不嚴謹之嫌。如對課堂上聽講不認真或表現反常的學生,有時沒有及時談心交流;對沒有交作業(yè)或作業(yè)做得不認真甚至有可能是抄襲的學生,不是每次都過問,這些都是我今后的教學中必須要注意改進的問題。